③立即向本单位责任人报告;
④成立专门的善后小组,走访受损的居民和用户,进行赔偿,减少负面影响 ; ⑤)对现场进行治理整顿,保证后期施工安全 ;
(提供管线与预防措施的责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 56. 施工索赔程序及计算 (管理教材)、管理教材 索赔程序:
①索赔事件发生后28d内,承包人向监理人提交索赔意向书,逾期未提出索赔意向,丧失该事件的索赔权利; ②提交索赔意向书28d内,提交索赔报告,逾期未提交索赔报告,丧失该事件的索赔权; ③持续影响事件,承包人每隔28d向监理人提交中间索赔报告,并于索赔事件终了28d内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④监理人在接到报告后的14d内完成审核并上报发包人;
⑤发包人自监理人收到报告后28d内审批,逾期未批准,视为已批准。 索赔计算:管理教材 57. 工程变更程序
58. 时标网络 左精编
①承包人接到变更指令后14d内,向监理人提出变更估价申请;
②14d内未提出变更价款估价报告,视为该变更工程不涉及价款变更; ③监理人及时审核,并报告发包人审批;
④发包人自监理人收到报告后的14d内审批,或提出修改意见;
⑤14d内未批准未审批又未提出异议,视为已批准承包人提出的变更工程估价报告。 59. 不可抗力 ★ (1)责任分担:
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承包人 机械损坏 按约定比例承担停工损失 永久工程损坏
待用于永久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损坏 发包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第三方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发包人 施工方人员的必要开支 工程照管、清理、修复费用 按合同约定承担停工损失 工期损失 (2)处理程序: 1)、通知: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后,及时通知监理人和发包人; 2)、采取措施:承包人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防治损失扩大,因采取合理措施而增加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未采取措施而导致扩大损失部分不能要求发包人承担; 3)、持续影响事件:承包人每隔一定的期限报告一次费用和工期损失,并于事件终止后的一定期限内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60. 造价信息法(人工上涨、材料上涨超出约定如何定价) 61. 材料ABC
62. 因素分析法 -114(管理教材) 63. 横道图法 -317 64. 挣值法 -315 65. 施工企业劳务用工合同内容
建筑劳务企业必须依法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资标准(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合同终止条件、 双方责任 66. 劳务作业分包评定内容
劳务分包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要符合工程项目施工的要求;管理人员及劳动力相对稳定;工程实体质量控制能力能够满足实现质量目标的要求;企业信誉良好;无不良行为和诉讼记录。 67. 劳务管理:佩戴胸卡,胸卡包含内容:姓名、工种、所属企业、身份证信息 68. 招标人具备什么条件方可组织施工招标
(1)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
(2)初步设计及概算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的,已经批准;
(3)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应当履行核准手续的,已经核准; (4)有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5)招标所需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 69. 投标人应具备条件
1)具有招标条件要求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安全施工许可证,并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2)承担过类似建设项目的相关工作,并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履约记录; 3)财产状况良好,没有处于财产被接管、破产或其他关、停、并、转状态; 4)在最近3年没有骗取合同以及其他经济方面的严重违法行为;
5)近几年有较好的安全纪录,投标当年内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和特大安全事故; 6)荣誉情况。
~~~~~~~~~~~~~~~~~~~~~~~~~~~~~~~~~~~~~~~~~~~~~~~~~~~~~~~~~~~~~~~~~~~~~~~~~~~~~~~~~ 70. 总分包关系 1)、专项施工方案:除了特殊(起重机械安拆、深基坑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可由专业分包组织编制外,其余均由总包组织编制; 2)、专家论证:由总包组织 3)、事故报告:分包→总包→相关部门 4)、档案资料:分包→总包→建设单位→档案馆 5)、索赔:分包→总包→建设单位
6)、分包工程款与总包工程款:两份合同无任何关系 7)、验收:总分包同时参与 71. 分包原则/违法分包
分包原则:①工程分包必须经建设单位同意 ②主体结构必须由施工单位自行完成 ③分包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 ④分包工程不能再次分包
违法分包:①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 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②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③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 质条件的单位的;④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 72. 大气污染及防治 、管理 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管理教材) ①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②高大建筑物清理施工垃圾时,要使用封闭式的容器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严禁凌空随意拋撒。 ③施工现场道路应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形成制度,防止道路扬尘。
④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扬尘。 ⑤车辆开出工地要做到不带泥沙,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⑥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⑦机动车都要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⑧工地茶炉应尽量采用电热水器。若只能使用烧煤茶炉和锅炉时,应选用消烟除尘型茶炉和锅炉,大灶应选用消烟节能回风炉灶,使烟尘降至允许排放范围为止。
⑨大城市市区的建设工程已不容许搅拌混凝土。在容许设置搅拌站的工地,应将搅拌站封闭严密,并在进料仓上
方安装除尘装置,采用可靠措施控制ID地粉尘污染。 ⑩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适当洒水,防止扬尘。 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实务教材)
①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 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釆取防止扬尘措施。
②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应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 清拜完毕。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的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拋掷。
③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 措施。混凝土搅拌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措施。
④除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施工现场内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73. 水污污染物的防治 、管理 1)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2)施工现场废水,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
3)现场存放油料要进行防渗处理,以免污染水体
4)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设置简易的隔油池 5)工地厕所、化粪池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污染水体和环境 6)化学品、外加剂防止污染环境
施工现场污水排放要与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政管理部门签署污水排放许可协议,申领《临时排水许可证》。雨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经沉淀处理后二次使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现场泥浆、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湖泊、池塘。
74. 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抓好项目文化建设。
(2)规范场容,保持作业环境整洁卫生。 (3)创造文明有序安全生产的条件。 (4)减少对居民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75.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1)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降低材料损耗率;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 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应就地取材,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撒;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2)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案,装饰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 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资源损耗。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
(3)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并减少材料浪费。
(4)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釆用外墙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
(5)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建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76.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
(1)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 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2)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3)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的绿色植被。 (4)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5)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77. 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内容
(1)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地形状况;
备考2024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案例考试冲刺资料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