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孤独 ——浅析《山路》
S3C7 白桐
走在自己的路途,踏下历史的长途漫漫。旅程中或孑然一身,或有人相伴,亦或充满劲敌。龙应台在《目送》中的“山路”一文中,便由蔡琴的演唱会一事,以山路为喻,引出了人本是孤独的,人的情绪、感受并不相通这一道理,无数的起起落落都要独自面对。作者表达出了对这样的命运的无奈与感慨,更表达出了一种坦然接受的态度:那就随它去吧,毕竟在人生的长途中,他们只是一小部分,只是短暂同行。
本文的选材以小见大,以蔡琴的歌声贯穿全文。作者龙应台从观众开始着笔,描写了群众们欣赏音乐的场景,“和着歌曲,哼唱,哼唱时陶醉”,“人们报以狂热的掌声”,群众们陶醉在蔡琴的歌声里,这样的歌声陪伴了他们一代人,可他们却并不知晓蔡琴的人生,他们只是在欣赏歌。这里,可以体现出群众们与蔡琴着实是感受互不相通的。然后,作者写了媒体们,他们“涌向舞台前,镁光灯闪烁个不停”。与群众不同的是,媒体们并不是为了听歌的,他们也并不真正了解蔡琴的人生,他们只是因有料可挖来深究一二。 他们是另一种人,与群众、与歌手都不相通感受的一类人。接下来,作者写了蔡琴,写她的心事。“一个曾经爱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但却又讲,“但是人生,除了自己,谁可能知道?”这是讲蔡琴的孤独表现了出来。作者又写了胡志强与妻子的恩爱举动,“两个人的手掌合起来鼓掌”,这是两个人的相濡以沫,外人是不曾理解的。作者又写另一个前排观众,“马英九”,他拥有无数的政治对手,人生也不曾有回头路,他亦是孤独的。作者还写了沈君山独自一人在病房内的孤独。通过挑选这些任务,作者自然的展现了在各界人们所受的苦难,表现出了同代人中,人生背景中的孤独是类似的,引出了接下来的感慨:在人生的山路上,同代的人们“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同代的人们背景或有不同,在政治界、文艺界…,但每个人的人生背景中,总有些许孤独,总有些路是一个人走的,总有些许无奈。这既是一种悲伤,也是一种释然,是人们在学会面对孤独并且接受孤独的过程。沧桑岁月、不可知的路途,这是人生的一部分,作者龙应台便是在表达要坦然面对这样的人生。
本文的结构形散神聚,随着作者的视线转移,以时间顺序写了演唱会中的众人,使读者仿佛真的置身于作者所在的场景,更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作者先是写了观众与媒体的反应:观众只是欣赏歌声,并不在乎蔡琴的人生经历;媒体只是在乎今晚的头条有没有爆点。蔡琴是孤独的,她只能在人群闪耀的背后隐藏起自己的悲伤;作者目光转向了胡志强夫妇,纤弱与粗壮的手合在一起,是患难情深,也是不能交融的命运的悲伤,预示性写出了二人不能久伴的无奈;马英九的政治生涯从未停止奔波,他更是孤独的,与观众们格格不入。最后,随着歌声“难以开口道再见就让一切走远”,作者想到了场外的沈君山——一个人在加护病房里的孤独。这样一场演唱会,蕴藏着这一代人的记忆、悲伤与孤独。“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作者潸然泪下,让读者为之动容。条理清晰的结构将作者的情感与道理表达的淋漓尽致:每个人的旅途中都必然会充满着孤独与无奈,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的面对这些情感,并接纳它们,将它们变成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包括了烘托与对比。首先,第一段中运用了环境描写来烘托本文气氛,作者描写了天空中的月亮,说它一点也不特别,只是随意的被挂在天上,这样对于月亮的描写,使得场景一下阴郁了起来;又说这是寻常的一天,暗示着“人不只是这一天孤独,而是每时每刻,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就是孤独的。”,其次,作者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写到“这里有五万人幸福的欢唱……照亮了粉红色的天空。”,写出了整座城市中的欢乐气氛。又在之后去写沈君山“一个人在加护病房里”,由此更加凸显了沈君山的孤独、凄清。此外,作者所选的每位人物的特殊性形成了对比,表现出了无论是什么身份背景,命运都具有的孤独性的本质,是孤独的普遍性的反映。
本文的语言十分凝练,与本文低沉的气氛相符合,同时兼具了柔情。作者大多使用白描,使得整篇文章显得更加沉重。同时,作者用了许多像诗的语言,如“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等,还有对于歌词的运用“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却都没有哭泣”,使得情感的抒发更加直接,对于主题的表达更加明朗,也使得读者更能理解。在写蔡琴的心绪时,作者便用了排比的手法,多次重复了“那一首歌,是在”,表达了作者对蔡琴心情的猜测,更是强调了蔡琴的孤独感,是爱人死去的沉重心情。在最后两段中,反复出现了
“一个人”,即是在强调沈君山的凄冷,又是在借他的口道出人生的真理:“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此外,这篇文章还多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当晚的月亮 像一个用手掰开的大半边葡萄柚”,“歌声像一条柔软丝带,伸进黑洞一点一点诱出深藏的记忆”。这两处比喻十分生动形象,并传达出了细腻的情感,渲染出了时代厚重感的气息。这样的修辞的使用使得本篇文章的语言更加流畅、细腻。
总而言之,本篇文章通过对演唱会内外的人描写,以山路为喻,道出了这代人在历史长路中孤独行走的命运,表达了要面对并接纳这种人生的道理。
接受孤独——浅析《山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