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业绩评价
【思维导图】
第一节 业绩评价概述
【知识点1】业绩、业绩计量与业绩评价
业绩计量,是指业绩信息的获取、搜集和加工处理过程。其中,业绩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信息来源。业绩计量涉及指标的选择和数量的确定。
企业业绩评价是企业为了衡量其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个人对目标实现的贡献程度的一个评判过程。
第1页
【知识点2】业绩评价层次与评价角度
【知识点3】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业绩评价指标】
1.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的质量取决于财务报告的质量,而财务报告质量又受到会计准则和会计师技能与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即使财务指标是令人满意的,它也只能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过去的财务成功不能保证未来的财务成功,因此,需要引入非财务指标进行补充。
非财务指标被认为是能反映未来业绩的指标,凭借良好的非财务指标非常有可能实现未来的财务成功。非财务指标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通常包括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员工管理、市场能力和顾客服务方面的表现。 2.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非财务指标可以是定量的,用数字来计量,例如消费者投诉数量,也可以是定性的,无法用数字来计量,例如销售代表所反馈的客户意见。
业绩指标是必须要量化的,目标不量化就会形同虚设。实务中通常会采用量化的指标替代定性指标,例如,用客户投诉数量作为衡量产品质量或客户满意度的替代指标,用保修单数量作 为衡量产品可信度的替代指标。 3.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绝对指标能够反映评价客体业绩的总量大小,例如某销售部门的年销售收入预算目标。 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指标的比率结果,例如,该市场销售部门的销售费用率,是年销售费用预算目标与年销售收入预算目标的比率。
【提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在企业的业绩评价中相互补充,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业绩评价的参照物,也就是评价客体的业绩指标需要与什么相比较。如果没有比较,就无法判断优劣。企业通常使用的业绩标准包括历史标准、预算标准、外部标准等。 (一)历史标准
①在明显缺乏外部比照对象的情况下,例如,在市场上企业属于领先者,尚未出现竞争对手时,为了衡量业绩,企业往往会使用历史标准,即采用历史的业绩作为参照物。
第2页
②历史标准的运用方式有三种,包括与上年实际比较、与历史同期实际比较、与历史最好水平比较。
(二)预算标准
企业通常会将长期的战略目标截取为阶段性的预算目标。预算控制的机制在于将实际业绩结果与预算目标进行比较,求出并分析差异,针对差异及时修正目标或实施改进措施。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有预算管理的传统和习惯,但是工作仅仅停留在预算的编制阶段,耗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而没有将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挂钩,没有提高预算管理的水平。 (三)外部标准
为了保证可比性,通常会选择同行业的标准,包括行业均值标准或行业标杆标准,以及跨行业标杆标准等。标杆法,就是将企业自身的产品、服务或流程与标杆对象的最佳实务和经验相比较以达到持续改进,提升业绩的目的。
【知识点4】业绩评价的功能
企业业绩评价具有价值判断、预测、战略传达与管理、行为导向四大功能。
【知识点5】业绩评价的程序
第二节 分权管理与责任中心认定
第3页
【知识点1】分权管理与分部设立
【知识点2】责任中心的类型及其认定
按照责任对象的特点和责任范围的大小,责任中心可以分为成本(费用)中心、收入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一)成本中心
含义 中心 考
是指只发生成本(费用)而不取得收入的责任中心。任何只发生成本的责任领域都可以确定为成本①只是考核成本,而不考核其他内容。②成本中心只能对其可控成本负责。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是核 相对而言的 成本中心包括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两类。 分类 ①标准成本中心,是指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稳定而明确,并且已经知道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投入量的成本中心。 ②费用中心,是指那些产出物不能用财务指标来衡量,或者投入与产出之间没有密切关系的内部单位
(二)收入中心 含收入中心只对产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负责。在企业实践中,销售部门可以被认定为收入中心。 义 【提示】在多数情况下,销售部门对产品并没有最终定价权,或者价格超出部门经理人所控制的范围, 第4页
在这种情形下,对收入中心的业绩评价,只能用“销售数量”差异来替代。 关“收入中心”在实践中并不多见,其原因在于:(1)只强调收入中心的收入实现责任,并不利于企注 业最终利润的实现。(2)销售部门则可被重新定义为利润中心。
(三)利润中心
含义 是指对利润负责的责任单位。 ①自然利润中心:直接面对市场,向市场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并最终取得利润。 类②人为利润中心:一般不直接对外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是依据企业内部价值链及业务流程等,型 按照内部设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对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提供产品或服务,并取得“内部利润”或“结算利润”。 ①在共同成本难以合理分摊或无须共同分摊的情况下,人为利润中心通常只计算可控成本,而不分注担不可控成本; 意 ②在共同成本易于合理分摊或者不存在共同成本分摊的情况下,自然利润中心不仅计算可控成本,也应计算不可控成本。
(四)投资中心
含义 是指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 ①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它拥有最大的决策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 注意 ②投资中心经理人则拥有投资决策权。投资中心业绩评价则侧重于投资决策与投资效果。 ③投资中心通常都是独立的法人。
第三节 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
【知识点1】业绩指标设计的原则
企业的最高管理层要设计好各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指标,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与战略相关。以战略目标为起点。
2.均衡互补。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定性与定量指标均衡互补。 3.目标一致。避免局部与整体的冲突。
4.系统性。若干个指标从不同角度进行衡量。 5.可操作性。
【知识点2】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指标
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指标是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
第5页
04章 业绩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