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

一.填一填。(每空

1分,共20分)

1.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时,要先确定( ),再确定( )。 2.确定物体位置时,一定要找准( )。 3.以学校为参照点,说一说其他场所的具体位置。

(1)超市在学校( )偏( )( )方向( )m处。 (2)图书馆在学校( )偏( )( )方向( )m处。 (3)少年宫在学校( )偏( )( )方向( )m处。 (4)电影院在学校( )偏( )( )方向( )m处。 4.描述路线图时,行走路线的( )是变化的。

二.根据描述标出各建筑物的位置。(每空4分,共16分) 1.电信大厦在家的南偏西40°方向上。 2.中医院在家的北偏西35°方向上。 3.广场在家的东偏北25°方向上, 4.运动公园在家的南偏东20°方向上。

三.根据下面的示意图描述路线图。(每空3分,共42分)

小明从A地向( )偏( )( )方向走( )m到达B地,然后向( )偏( )( )方向走( )m到达C地,再向( )方向走( )m到达D地,最后向( )偏( )( )方向走( )m到达E地。 四.小红家在小伟家东偏北30°方向300m处,小华家在小红家西偏北30°方向300m处,求小华家在小伟家的什么位置?(10分)

五.佩佩放学回家,先从学校出发,向正东方向走200m,再向南偏东30°方向走300m后,向正东方向走400m,最后向北偏东45°方向走100m回到家里。请你根据描述画出佩佩放学回家的行走路线图。(12分) 参考答案

一、1.方向 位置2.参照点

3.(1)西 北 30° 300 (2)北 东 25° 280 (3)南 西 20° 120 (4)东 南 60° 400 4.参照点 二、

三.南 东 20° 400 东 南 30° 300

第1页/共3页

正东 600 北 东 45° 400 四.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

第2页/共3页

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答:如图,小红家在小伟家东偏北30°方向300m处,小华家在小红家西偏北30°方向300m处,小伟家,小红家和小华家的位置连起来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所以,小华家在小伟家正北方向300m处。 五.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第3页/共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1.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时,要先确定(),再确定()。2.确定物体位置时,一定要找准()。3.以学校为参照点,说一说其他场所的具体位置。(1)超市在学校()偏()()方向()m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kxwi1bvot99g5n13tny9pg7z7hdod00t8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