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4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模拟练习
物理试卷(A卷)
考生注意:
本试卷共9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六大题,第一、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第三大题为多项选择题,第四大题为填空题,第五大题为实验题,第六大题为计算题。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本卷g均取10m/s2。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关物理学史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卢瑟福最早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
(C)安培最早发现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D)奥斯特最早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并发现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2.从下列物理规律中演绎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这一结论的规律是( ) (A)机械能守恒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
美好的未来不是等待,而是孜孜不倦的攀登!为自己加油!
(C)牛顿第二定律
(D)牛顿第三定律
3.关于天体及其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色的恒星温度最高 大而增大
(C)红巨星最终一定会变成中子星 中子星
4.某种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能正确反映这些同位素的质量数A与中子数N关系的图是( )
(D)超新星爆发后会形成
(B)恒星的寿命随其质量的增
(A) (B) (C) (D)
5.如图所示,电子束经过窄缝后,穿过特制的晶体材料,在涂有荧光的底板上观察到明暗相间
的圆环。这是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完成的非常著名的实验,二人因此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关于此项实验的论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明暗相间的圆环是电子形成的衍射条纹 (B)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小的地方
美好的未来不是等待,而是孜孜不倦的攀登!为自己加油!
(C)此项实验证实了电子具有粒子性 (D)电子所具有的波动性与机械波没有区别
6.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
0 F c a e b d r 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B)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C)若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若两个分子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越来越大
7.如图是观察水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B和CD是两块挡板,BC是两块挡板之间的空隙,O为水波的
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附近区域波的传播情况,实线波纹表示波峰。关于水波经过BC空隙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B)水波经过空隙BC后波纹间距变小
(C)若保持波源的频率不变,而增大空隙BC的宽度,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美好的未来不是等待,而是孜孜不倦的攀登!为自己加油!
(D)若保持空隙BC的宽度不变,而增大波源的频率,可以观察到更加明显的衍射现象
8.一个质量为1kg、初速度不为零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大小分别为1N、3N和5N的三个水平方向的共点力作用,则该物体( )
(A)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加速度的大小不可能是
(C)不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2m/s2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9.晶体内部的分子有序排列为如图所示的空间点阵,图中AB、AC、AD为等长的三条直线,小黑点表示晶体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处的晶体分子可以沿三条直线发生定向移动
(B)三条直线上晶体分子的数目相同,表明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
(C)三条直线上晶体分子的数目不同,表明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0.飞机在水平地面上空的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每隔相等时间投放一个物体。如果以第一个物体a的落地点为坐标原点、飞机飞行方
美好的未来不是等待,而是孜孜不倦的攀登!为自己加油!
B C D A 向为横坐标的正方向,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是第5个物体e离开飞机时,抛出的5个物体(a、b、c、d、e)在空间位置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的是( ) ...
(A)
(B) (C) 美好的未来不是等待,而是孜孜不倦的攀登!为自己加油!
(D)
2024—2024年最新上海市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