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2024-2024学年中考物理五模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作用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C.火箭喷射高温燃气而升空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符合题意; B.注射器是在人的推力的作用下把药液注入肌肉的,不符合题意; C.火箭向下喷射高温燃气产生向上的推力,与大气压无关,不符合题意; D.热气球升空是因为它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大于竖直向下的重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B.用注射器把药液注入肌肉 D.将热气球放上天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B 【解析】 【详解】
A.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B.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C.枫叶上形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树枝上形成“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3.图甲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图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
A.甲烧杯中的水温度升的比较快,说明比热容比乙杯中的水比热容小; B.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
D.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题可知,甲乙两容器中都是纯净水,且状态相同,则两杯水的比热容相同,故A错误.
B. 实验中,用不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内,加热器放出的热量不同,所以相同时间内两杯水吸收的热量不同,故B错误;
C. 两杯水的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根据△t?Q吸 可知,两杯水升高的温度相同,故C错误; cmD. 由图2可知,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升高的温度相同,且两杯水的质量相同,根据Q吸=cm△t可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故D正确.
4.我们虽然看不到空气,但可以通过它运动产生的效应一一树叶的摆动“观察”到它的存在。这种通过其效应对看不到的事物进行研究,是物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例中用到了这种方法的是 A.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 B.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到牛顿第一定律 C.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D.研究物体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保持质量不变 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是物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例中用到了这种方法的是”可知,本题考查物理方法的
判定。首先明确研究方法的基本含义,然后确定实验过程采用的探究方法,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详解】
题干所描绘的物理方法,通过其效应对看不到的事物进行研究,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A.利用扩散现象研究分子运动,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符合题意;
B.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到牛顿第一定律,该过程有实验、有推理,用到的是实验推理法,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C不符合题意。 D.研究物体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保持质量不变,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
5.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使用,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A.灯泡接在家用电路中
B.用湿手拨开关湿毛巾擦拭开着的灯
C.电线有点破损.可以继续使用
D.用绝缘棒救触电之人
D 【解析】 【详解】
A、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断开开关时,电灯处仍带电,这样是很危险,故A错误; B、水容易导电,用湿手拔热水器的开关,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错误;
C、发现电线绝缘层破损后,导线外露,容易造成漏电,甚至出现触电事故,不可以继续使用,故C错误; D、发现有人触电立即断开开关或用绝缘棒将电线挑开,符合触电急救措施,故D正确.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也为零 B.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C.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C 【解析】 【详解】
A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不可能为零,故AB错;
C.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故C正确; D.压缩冲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质的内能的,故D错.
7.在中国科技馆的展厅里,摆着一个如图所示,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两个并排轨道的起点高度一样,终点高度也一样;一个是倾斜的直轨道,另一个是向下弯曲的弧形轨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时分别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的起点释放,弧形轨道上的乙球先到达终点。若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则关于两小球从起点至终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球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的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的功少 C.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功快 D.甲球的动能一直变大 D 【解析】 【详解】
因为两球的重力相同,最初的高度相同;在下降过程中甲球、乙球的高度不断减小,即势能一直减小,动能一直增大,故A错误、D正确;因为两球的重力相同,在起点处小球甲与小球乙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的重力势能相同,到最低点时重力所做的功相同,故B错误;在下降过程中,乙先到达终点,即乙的速度大,因为两球的重力相同,由P=Fv知道,重力对小球乙做功的功率比对小球甲做功的功率大,故C错误,故选D。
8.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
【解析】 【详解】
A.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故A正确;
B.狗的舌头上的水蒸发时会吸热,能够让狗降温,故B正确;
C.樟脑丸越来越小是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跑掉了,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 D.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D正确; 故选C.
9.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三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小车受到的重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A.仅① B 【解析】
B.②③ C.仅② D.①②③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为小车与物体的重之和,与小车受到的重力不相等,不是平衡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是向左的,遭遇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向右,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都作用于木块,是平衡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方向向左,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使小车向右运动,所以方向向右,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平衡力. 故选B.
10.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上海市奉贤区2024-2024学年中考物理五模考试卷含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