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公开课教案_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

学校名称 课例名称 学段学科 章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初中语文 第三单元 教师姓名 教材版本 年级 人教版 七年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小学到七年级是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初中和小学的教材在教学重点上有所区别,这时老师要做的就是在教学中正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自然过渡,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讲解时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语音要生动形象,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重视启发诱导,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养成他们重视语文,学习语文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探究法;阅读指导法;讲授法;电子白板展示法;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引出本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也都有漂泊江湖之时,这便难免乡情汹涌。王维惦记故园窗前一枝梅花是否开放,思绪漂浮,感慨万千;李白感念故乡流水万里相送,形影相随,情意绵绵;王之涣横笛吹奏幽幽《杨柳曲》,心生愁怨,迁怒春风。游子思乡,乡情如海,游子怀旧,旧念漫天。 岑参随军奔波,辗转南北,有感时局动荡,怀想亲朋好友,遂和泪带血,饱蘸情思,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篇《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教学过程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活动2【讲授】诗人简介 岑参(公元715-770年),唐江陵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 活动3【讲授】介绍此诗时代背景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此诗(岑参所以写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活动4【活动】师生互动,讲授新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2、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 (1)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2)读一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活动5【小组合作】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提出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第一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想要在九月九日去登高,可惜没有人为我送酒。联想到遥远的故园的菊花,到现在无人问津。早知如此,应该开在战场旁边。 第二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过程 能力。 第三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活动6【活动】课堂互动练习,教师参与 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1、岑参除了这样的一首写边塞生活的诗,还有那些诗篇?同学们踊跃回答。 2、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活动7【练习】课堂练习 1、诗中描写了哪些习俗? 答:重阳节习俗: 登高 赏菊 亲朋相聚饮酒作乐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从行文思路上看,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从内容上看,诗人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百姓疾苦的关切。 活动8【活动】课堂小结 此诗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活动9【作业】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节日怀念故国家园的诗句。 3、(1)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请从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方面赏析“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诗。 在本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激励学生强烈的探索爱好和欲望。师生共同参与其中,把握情况,保证了小组学习有效进行。但也存在教师呈现问题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造成了优生一言堂的现象。今后应1、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2、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向“权教学反思 威”说不,要敢于质疑;3、要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锻炼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养成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从不同的思想交流中,吸取更多的知识。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真抓实干的努力,才能逐步走向成功。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公开课教案_3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学校名称课例名称学段学科章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初中语文第三单元教师姓名教材版本年级人教版七年级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2、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k8we3yiob9nplx1m54t1j03v4ivcy00at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