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历史总复习策略研究
关键词:《课程标准》;大学科思想;团队合力;知识网络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阶段历史的考察方向、命题方式随 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试题在主观上具有灵活,生动,直观的特点,大都 通过生动的情景设置,以及文字或是图表的形式呈现,在问题设计上,特 别注意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切入,同时还会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何正确的 把握中考方向,科学有效地开展复习,取得最理想的复习效果。下面就个 人点滴经验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G623. 4 把握信息,明确目标。
1?进入初三复习阶段,我们要认真学习,仔细研读《课程标准》、《考 试大纲》和《中考强化训练》。对考试内容、要点,考查的深度、广度、 难度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指导学生复习时才能够做到目标明确,有 的放矢。
2?深入研究往年各地市的屮考题,尤其是本地区的屮考试题。因为虽 不可能考重题,但试题的考查方向、试题特点、考查的知识倾向性都无疑 会对我们中考的复习工作指明一个方向
3?注意积累一些时事性的知识,热点性的问题,做好与历史知识的接 合,及时通过丿力史知识渗透给学生。
二、 集体研讨,实现共赢。
1 ?集体备课,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 学校教学成绩的好坏,绝不是一两个老师的问题,而是团队精神的体现。 加强交流研讨,共同命制平时的练习题和质量检测题,进行质量分析,学 情交流,探讨改进措施。达到统一进度,统一难度,统一练习。(现今山 于班级数额较少,很多老师都是带一个级部,我们可与初一初二的历史老 师多交流,,因为他们对中国史部分的把握更有感觉)
2.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研讨与交流。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科间的融合 与渗透,树立大学科思想。基于此,中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加大了学科间共 性问题的考察。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教研,尤其 是与政治科老师的交流合作,因为热点的问题,他们最有发言权。
三、 理清丿力史线索、形成知识网络
我们仔细地对屮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进行了梳理,大概冇100多个 考点。但如果在复习中只是一个个的过考点,知识将是支离破碎的。我们 得让学生清楚考点具体在历史线索中的哪一位置,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 影响,这就需要构建知识网络,形成专题。(在“计划周密,安排有序” 一栏中将重点说明)
四、 对学牛要授之以渔,加强复习方法指导。
复习中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 生会复习、会应考。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个新理念 我们都清楚。但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有时就忘了。特别是由于时间紧, 容量大,觉得学生速度慢,就包办代替,讲的太多,导致老师累,学生乏, 效果不好。有一次让学生写复习建议,有一个学生说:“老师给我们留点 时间吧,你也别太累了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
我决定应用教师的“懒” 来换学牛的“勤”。有时测验完,让学牛互相批改,学牛也能通过改别人 的试卷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教给学生的复习方法,使他们知道如何把握 历史知识要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复习的“主 人”八
善于总结规律,提高记忆效率。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善于总结,找规 律,找特点,对比记忆(我们平时的专题复习就是这种方法的应用。)
五、 关注社会热点,注重社会联系。
“以史为鉴,学以致nr是学习历史的一个主要目的。近几年我们枣 庄地区的中考试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当今社会与世界发生的重大热 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所以关注热点问题是备考的重 要内容。这个热点可以归纳为两大方向“一是当今的热点问题:比如金融 危机,人陆台湾的关系变化,考察台湾问题。第二就是周年记的问题,例 如:2008年,值改革开放30周年Z际,我市中考试题就考察了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相关问题。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次中考试题就考察 了行中国成立的相关问题
六、 计划周密、安排冇序。
我们历史学科复习备考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课时少、时间紧、知识量 大。这就要求在复习备考中,要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做到计划周密,合 理有序的安排复习进程。复习可分四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侧重于都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以市编大纲为依据) 注重双基训练,理清历史线索。中考题千变万化,不变的是基础。命制试 题的立足点是最基本的丿力史知识点,传统的双基仍是丿力史考试的重点。只 不过在考查方式上冇所创新而已。所以第一步就是夯实基础。在复习屮引 导帮助学生以“考纲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掌握最基木的史实,按照单 元过关、讲练结合的方法。理清每一单元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阶段特征 及关键史实相互间的内
在联系。
2?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使学生构成知识网络,把孤立的历 史知识依据内在的联系,形成专题,且在对比的前提下加深对专题性知识 的深入理解,扎实掌握,升华突破。在这一阶级段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可 把世界历史分成:近代化进程,世界战争,科技革命,社会主义运动,经 济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化,文化等几个专题。中国史分成:侵略与抗争史, 抗日战争史,社会主义建设史,现代化建设史等几个方面。这样我们把看 似庞杂的历史知识,形成串、连成线、织成网,使学生以几大板块为总抓 手系统的的掌握知识。
3?第三阶段,加强对学生进行模拟题的训练,这个要求我们广大教师 应动脑,多动手。收集,编制。既科学,灵活,多变又考试标准的试题, 通过大题量的训练,使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丿力史知识。养成良好的 做题习惯,积累科学丰富的做题经验,提升做题技巧,从而笑对屮考。
4?第四阶段,回归课木,查缺补漏,在考前2周左右留给学生自己自 山支配的时间。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归教材,把前3轮的复 习成果都融入教材之中,实现“返璞归真”。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考不同,但只要我们把握好信息,明确考 查方向,周密计划,就会以不变应万变,沉着应对中考。
初中阶段历史总复习策略研究.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