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免疫学检验试题——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免疫学检验试题——

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

一、单选题

1.日本学者Tonegawa最初证明BCR在形成过程中() A.体细胞突变; B.N-插入;

C.重链和轻链随机重组; D.可变区基因片段随机重排; E.类别转换

2.属于TCRγ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是() A.D基因; B.Cμ基因; C.J基因; D.Cγ基因; E.Cδ基因

3.BCR的VH基因片段数是() A.27; B.65; C.6; D.12; E.15

4.TCRα链基因重排发生在() A.V-D-J; B.V-D-J-C; C.V-J-C; D.V-J; E.V-J-D-C

5.体细胞突变主要主要发生在() A.B细胞发育阶段; B.T细胞分化阶段; C.成熟T细胞阶段

D.B细胞介导免疫应答阶段; E.淋巴样造血干细胞阶段

6.有关BCR和抗体描述正确的是()

A.1个B细胞的BCR和分泌的抗体特异性不同; B.二者编码的基因相同; C.不具有类别转换;

D.基因重排发生于免疫应答阶段; E.二者可变区不同

7.经各种机制作用,一个个体内可产生的BCR多样性可高达() A.1010; B.1012;1013; C.1014; D.1015; E.1016

8.细胞膜型Ig合成中恒定区基因所连接的外显子是() A.Cμ; B.SC; C.MC; D.σ; E.Cγ

9.TCR、BCR可变区基因重排的机制是( ) A.7-12-9与7-12-9环出; B.7-23-9与7-23-9环出; C.7-12-9与7-23-9环出; D.7-12-9与9-23-7环出; E.内含子之间环出

10.BCR基因表达区别于TCR最大的特点是() A.同种异型排斥; B.共显性; C.同种型排斥; D.具有更多的N-插入; E.高频率体细胞突变 二、多项选择题

1.编码TCRβ链可变区的基因片段包括有() A.V基因; B.Cμ基因; C.Cγ基因; D.D基因; E.J基因

2.第14号染色体上的编码抗原受体的基因有()

A.BCRκ链基因; B.BCRH链基因; C.TCRα链基因; D.TCRβ链基因; E.TCRδ链基因

3.属于BCR多样性的机制是() A.可变区基因片段的随机重排; B.轻重链随机配对; C.N插入;

D.模板序列连接多样性; E.体细胞高频率突变

4.编码抗原受体重链CDR3区的基因有() A.VH; B.VL; C.DH; D.JL; E.JH

5.属于TCR多样性的特点不包括() A.编码V区基因的随机重排; B.具有类别转换; C.高N区插入频率; D.体细胞突变率高;

E.J基因多于BCR,可再进行重排

6.B细胞表达Ig时,决定是膜型还是分泌型的关键因素是 A.C区基因的转换,V区基因组合不变; B.由MC外显子决定是细胞膜型; C.同种型排斥现象决定; D.等位排斥决定;

E.SC外显子表达即为分泌型 7.等位排斥现象可发生于() A.BCR的V基因表达; B.κ基因表达; C.λ基因表达; D.HLA-Ⅰ类基因表达; E.TCR的V区基因表达

8.假设编码抗原受体的重链有200个V区基因片段,10个D片段,5个J片段,轻链有100个V基因片段,5个J片段,则可有() A.10000种H链特异性;

最新免疫学检验试题——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

免疫学检验试题——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一、单选题1.日本学者Tonegawa最初证明BCR在形成过程中()A.体细胞突变;B.N-插入;C.重链和轻链随机重组;D.可变区基因片段随机重排;E.类别转换2.属于TCRγ链可变区的编码基因是()A.D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k1em031vj3ef8l940oa3cwgi893aj006g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