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版)心理生物基础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章 心理的生物基础

1 / 12

后脑:位于脑的后下部(图二)

延脑:位于脊髓上端,与脊髓相连呈细管状,控制呼吸、心跳、吞咽、消化。

脑桥:位于延脑之上,由神经纤维构成的管状体,连接延脑与中

脑。小脑:位于脑桥后,形似两个相连的皱纹半球,控制身体的运动与平衡。

(失去小脑的老鼠无法掌握平衡)

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图一)

前脑:脑最复杂的部分,也是

最重要的部分。

大脑皮质边缘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

脊髓:上接脑部,外连周围神经,31对脊神经分布于它的两侧,活动受脑的控制。(图三)

中脑:位于脑桥之上,处于整个脑的中间,是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

丘脑下丘脑脑垂体

第一节神经系统与神经元

通过传入神经纤维把来自感受器的信息传向中枢神经系统。(图四)

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和

机能

躯体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通过传出神经纤维把中枢神经系统

的命令传向效应器官。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分布于内脏器官、心血管、腺体及其他平滑肌。

结构:细胞体和突起

神经元的结构和机能

特征:兴奋性和传导性(图六)

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图五)

感觉神经元:接受来自体内外的的刺

激,将兴奋传至脊髓和脑。运动神经元:引起肌肉和腺体的活动。

功能

联络神经元:神经元之间机能联系。

2 / 12

特异投射系统:各类感受器以特异的传入路径将神经冲动传送至大脑皮质的特定投射区的一种传入系

统。

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

非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性传入神经束经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然后经过丘脑内侧部弥散性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不产生特定感觉的传入系统。(图七)

感觉传入的皮质投射是交叉的,即一侧的躯体感觉

投射到对侧的大脑皮质的相应代表区

体表感觉代表区

大脑皮质的感觉代表区(图八)

感觉传入的皮质投射是倒置的,即下肢的感觉投射于这一区域的顶部,上肢的感觉投射于这一区域的中部,头颈部的感觉投射于这一区域的下部。大脑皮质代表区的大小与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灵敏

度有关。

感觉机能系统

本体感觉代表区:指肌肉、关节

的运动和位置感觉。视觉代表区:枕叶距状裂两侧。听觉代表区:颞叶的颞横回。

嗅觉和味觉代表区

内脏感觉代表区:一般认为,位于边缘叶。

第二节脑的三大机能系统

对侧支配(右脑支配左手,左脑支配右手)

大脑皮质运动区

运动机能系统

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

具有精细的定位,一定的区域支配身体一定部位的肌肉。

(支配下肢肌肉的神经元受伤后下肢不能活动)

身体不同部位在大脑皮质的代表区的大小和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锥体系统:由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的大椎体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

感觉联络区

锥体外系统:椎体外区下行的传导系统。(图九)

联络机能系统

运动联络区

前额联络区

3 / 12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版)心理生物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基础1/12后脑:位于脑的后下部(图二)延脑:位于脊髓上端,与脊髓相连呈细管状,控制呼吸、心跳、吞咽、消化。脑桥:位于延脑之上,由神经纤维构成的管状体,连接延脑与中脑。小脑:位于脑桥后,形似两个相连的皱纹半球,控制身体的运动与平衡。(失去小脑的老鼠无法掌握平衡)脑: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jxm0874rs77t6k14pg60zn011oo6h01af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