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教育资源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信息的种类、特点及来源[连一连]
[解惑] 行为信息是动物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 2.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应用 作用或应用 个体水平: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种群水平: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农产品或者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种类
①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②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2)提高措施
①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
②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1.(必修3 P107资料分析4改编)如图所示,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烟草叶片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教育资源
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种蛾幼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捕食
B.在烟草叶片保护其不受蛾幼虫侵害时起作用的信息类型是物理信息 C.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D.图中所示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是:烟草乙种蛾幼虫甲种蛾幼虫天敌 答案:B 2.思维诊断
(1)判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
①(2016·东北师大附中统考T28B)心猿意马、飞蛾扑火、花香引蝶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②(2016·北京海淀区质检T25C)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物理信息。(√)
③信息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④拟水狼蛛是稻田中卷叶螟、褐飞虱两种主要害虫的天敌,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判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叙述
①(2016·山师大附中期末T21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②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试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提高了该试验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原因是物种丰富度升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升高。(√)
③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高。(√)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生用书P251]
1.类型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来源 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 生物的代谢活动 动物的特定行为特征 传递形式 物理过程 化学物质,如生物碱、有机酸、性外激素等 动物的特殊行为 举例 萤火虫的光、哺乳动物的体温 昆虫的性外激素、狗利用小便气味作标记 蜜蜂跳舞、孔雀开屏 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教育资源
2.范围
3.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其他功能的比较
特点 范围 途径 地位 联系 能量流动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 物质循环 循环运动,反复利用 生物圈 信息传递 往往是双向的 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多种 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动力 生态系统的基础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2016·宿州、亳州一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多种多样。如蝉在夏天的鸣
唱、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地甫鸟的雄鸟在发现天敌后急速起飞,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有人做了一个实验: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很干净无声,但还是引起了其他椿象的逃跑。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以上信息分别属于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
B.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C.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利用信息传递的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 [解析] 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还可以是无机环境,如颜色、湿度、温度、磁力等。 [答案] B
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教育资源
1.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吗? 2.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质,该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吗?
提示:1.不属于 ,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 2.不属于,属于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
1.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过程模式图
阻碍其中的任一环节均不能实现信息的传递。
2.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两种方法
(1)从信息传播的途径判断:涉及声音、颜色、温度等物理因素,可判断为物理信息;涉及的信息载体为化学物质,可判断为化学信息;涉及特殊行为,可判断为行为信息。
(2)从文字表述的着重点判断: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教育资源
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
信息传递的种类、特点及应用分析
1.(2016·山东泰安市高三期末)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解析:选C。A项中的“信息素”、B项中的“化学物质”、D项中的“气味”均能说明其信息传递的类型属于化学信息,而C项中的“低频声波”能说明其信息传递的类型属于物理信息。
2.(2016·河北石家庄市高三统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解析:选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A项正确;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等,B项正确;光照属于物理信息,而不是行为信息,C项错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D项正确。
易错点1 误认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包括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点拨]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包括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而是指种群内部个体之间,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
易错点2 误认为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只来源于环境
[点拨] 物理信息既可以来源于环境,如光、电、波等;也可以来源于生物,如花的颜色、鸟的鸣叫。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的比较 K12学习教育资源
[K12学习]优化方案2017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5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