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条件致病菌致病的主要原因是()。 A、机体免疫亢进 B、正常菌群的毒力增强
C、大量使用抗生素,致病菌被抑制 D、寄居部位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被打破,形成生态失调而导致疾病。这样,原来在正 常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条件致病菌。这种特定的条件主要有寄居部位的改变等。 2、连续毛细血管通常分布于()。 A、肌组织 B、脾
C、中枢神经系统 D、肝 【答案】AC
【解析】根据内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毛细血管可分为三种: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连续毛细 血管的特点是内皮细胞较薄,无孔,胞质内有许多吞饮小泡。主要分布在结缔组织、肌组织、外分泌腺、 肺、脑和脊髓等处。故选AC。 3、属于临床诊断伦理原则的有()。 A、及时诊断原则 B、生命至上原则 C、有效原则 D、准确诊断原则 【答案】AD
【解析】及时诊断原则、准确诊断原则是临床诊断伦理原则。生命至上原则、有效原则是临床治疗伦理原 则。故选AD。
4、下述哪种情况属于生理性萎缩()。 A、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 B、小儿麻痹引起的下肢萎缩
1
C、垂体坏死引起的乳腺退缩 D、青春期胸腺萎缩 【答案】D
【解析】其他选项均为疾病导致的器官或组织萎缩,属于病理性萎缩,仅有“青春期胸腺萎缩”为正常的生 理萎缩。
5、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的表现是()。 A、肺泡腔内大量红细胞 B、纤维素渗出达到高峰
C、渗出物种肺炎双球菌大多数被消灭 D、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答案】AD
【解析】一般与发病后的第3-4天,肿大的肺叶充血呈暗红色,质地变实,切面灰红,似肝脏外观,故称红 色肝样变期。镜下可见肺泡间隔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而肺泡腔内充满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其间夹杂少量 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其中纤维素可穿过肺泡间孔与相邻肺泡中的纤维素网相连,有利于肺泡巨噬细胞吞 噬细菌,防止细菌进一步扩散。此期渗出物中仍能检测出多量的肺炎链球菌。故选AD。 6、下列哪种细菌一般不用革兰染色法()。 A、铜绿假单胞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大肠埃希菌 【答案】C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常用抗酸染色法。 7、使脉压增大的情况是()。 A、射血期延长 B、体循环平均压降低 C、外周阻力增大 D、大动脉的可扩张性减少 【答案】D
【解析】大动脉的可扩张性减少(例如大动脉硬化)时,对血压的缓冲作用下降,收缩压将增加而舒张压将 降低,导致动脉脉搏压增大。 8、漏出液的蛋白含量为()。 A、25-35g/L B、30-40g/L
2
C、40-50g/L D、<25g/L 【答案】D
【解析】漏出液特点是积液中蛋白质定量小于25g/L,渗出液积液蛋白质定量大于30g/L。故选D。 9、在直立姿势下,不能由于重力作用而引流的鼻旁窦是()。 A、额窦 B、蝶窦 C、上颌窦 D、筛窦 【答案】C
【解析】上颌窦因开口位置较高,分泌物不易排出,窦腔积液时,应采用体位引流,不能由于重力作用而引 流。故选C。
10、关于蒸发散热的叙述,错误的是()。 A、指水汽化时吸收体热而散热的一种散热方式 B、发生在皮肤或粘膜表面
C、水分直接透出皮肤聚集成水滴后被蒸发,称为不感蒸发 D、汗液聚成汗滴后被蒸发称为可感蒸发 【答案】C
【解析】蒸发散热是指水分从体表汽化时吸收热量而散发体热的一种方式,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形 式。不感蒸发是指体内的水从皮肤和黏膜(主要是呼吸道黏膜)表面不断渗出而被汽化的过程。发汗是指汗 腺主动分泌汗液的活动,通过汗液蒸发可有效带走大量体热,发热可被意识到,又称可感蒸发。故选C。 11、下列哪一种药物不可经由气管进入人体()。 A、利多卡因 B、肾上腺素 C、碳酸氢钠 D、地塞米松 【答案】C
【解析】碳酸氢钠进入肺毛细血管,使局部碳酸氢钠浓度升高,不利于换气。 12、下列选项中,对肾脏基本无毒性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是()。 A、头孢噻肟 B、头孢噻吩 C、头孢唑啉 D、头孢胺苄
3
花垣县人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