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2* 清贫 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2* 清贫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崇高精神。

3.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

重点难点:

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讲述方志敏的故事。(注重他在狱中的经历,强调他的为人品质。)

2.方志敏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何谓“清贫”?

学生先尝试解释,然后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讨论,确定“清贫”的意思。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指名读课文,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相机进行矫正。 (2)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课文的主体是“一桩趣事”,是详细介绍的。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是总体介绍自己的观点和情况。

三、品味语言,加深理解 (一)学习2-8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2-8自然段。简要说出这部分写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我”与“士兵”的对话内容,同桌分角色朗读。 3.点评:读得怎样?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教师要指导学生体会国民党士兵的凶恶、贪婪,体会方志敏的从容、淡定和对国民党士兵的蔑视。

4.圈划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心理的语句,说说它们的作用。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体会重点词句。可以从以下角度来体会:

(1)体现国民党士兵贪婪的; (2)体现国民党士兵凶狠的; (3)体现方志敏从容镇定的; (4)体现方志敏清廉为公的; (5)体现方志敏对敌人蔑视的。 (二)学习首尾段

1.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让学生谈谈感受。

课件展示学习提示:从课文的第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联系有关的语句来谈一谈。

学生谈感受时可以从方志敏的角度来谈,也可以从革命者的角度

来谈,还可以从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对比的角度来谈。

2.品读课文的第9自然段,思考:对方志敏“家底”的补充叙述有什么表达作用?。

3.品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练习前面的内容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

教师注意让学生关注这样几个点:

(1)方志敏的“清贫”与“洁白朴素”,体现在哪些地方? (2)“战胜困难”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三、升华认识,拓展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

方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意义?

有人说方志敏烈士“清”而不“贫”,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郭沫若盛赞方志敏烈士的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2* 清贫 教案

12*清贫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方志敏的崇高精神。3.学习运用语言、神态和动作表达人物身份特征和思想感情的方法。重点难点: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1.讲述方志敏的故事。(注重他在狱中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jbho0d3xj6h1tx45d7638ccg96mxg0073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