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环境石材铺装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清理基层→铺装放样、弹线→扫浆→摊铺水泥砂浆结合层→预排、试铺→淋浆→铺设板材→割缝、勾缝、清缝→养护→验收
面层施工工艺主要从样板制作、材料选择、排版放样、粘结层控制、缝宽控制、勾缝技巧、成品保护、重要要节点排版原则、台阶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2、石材铺装工程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样板先行
所有石材样板第一轮样板试铺后,进行材料的重新评估、选择。要与建筑的外立面相协调。
样板多轮试铺及电脑排板示意图。
所有大面积出现的铺装类型,全部制作铺装样板。根据样板制作效果来要求大面积铺装时的施工工艺,并尽可能久的保留制作的铺装样板,以便所有进场的施工班组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工艺要求。
通过样板试铺可以确定各种材质是否协调统一,可以明确具体的施工工艺,如各材质间缝宽大小、凹缝深浅,勾缝剂颜色、效果等的具体要求。如需做石材防护,则需要合理安排工期,适度考虑成本。
(2)施工准备材料筛选
在景观营造过程中,铺装质量控制分为很多环节,从材料选择、基层浇筑、面层铺设、检查验收到成品保护等每一节点,环环相扣,其中材料品质的把控是保证铺装品质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对铺装材料的品质把控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我们称之为“材料把控五步骤”:定样→选材→加工→运输→铺贴。
(3)定样
大面施工开始前的定样、封样,即样板先行制度,这是重要的事前控制手段。这个环节上需要专家、领导、设计师有果断的决策和判断力。原则上大面积采用颜色最为饱和的石材为佳,确保铺装石材的基本基调。
(4)选材
选材主要是指材料进场前的筛选,从源头上加以控制。为了保证项目大面积开工的需要,在石材产地安排专人进行筛选,建立专门的供应渠道,保证石材的供应。
(5)加工
加工环节,是指石材品质把控中石材切割前的控制,由切割工人对工程板进行再次筛选,对品质低、色差大的直接退货处理。
(6)运输
这里的运输指的是从切割好的成品板搬运到铺装现场的过程。虽然这看似非常细小的环节,但是对铺装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石材虽然经过前几轮的筛选,但或多或少还有会有一定的色差,现场切割工人按不同批次切割后集中堆放。如未对搬运过程加以控制,很容易就出现不同色度的石材混杂在一起被搬运到施工现场的现象。
(7)铺贴
最后一步就是铺装工人进行现场筛选,分拣掉质量低、色差大的材料。这样尽最大可能地控制材料的色差,保证铺装的品质。
(8)清理基层(找平层)放样弹线
混凝土基层清理。(基层表面凹凸不平、遗留砂浆等,将容易产生面层下陷而积水)。为精确排版,可在四周墙面上弹出标高控制线或安放标准块,在基层上弹出排版线。
室外环境石材铺装施工工艺 -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