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2017年版 修改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2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造成事故的,领导者不负领导责任。(×)

222.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 √)

22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责任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22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责任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22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责任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26.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责任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227.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责任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228.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范围。(×)

229.安全指标是对某一种职业活动、某一系统运行风险的最低容许限度。(×) 230.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 (×)

23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

232.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33.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

234.危险源是控制事故隐患的安全措施的失效。(×)

235.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和安全措施。(√)

236.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237.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要求企业实现安全生产自我约束、自负责任。(√)

238.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之前进行的。(×)

239.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系统、工程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

240.危险点指尘、毒、噪声等物理化学有害因素严重、容易产生职业病和恶性中毒的场所。 (×)

241.危害点指可能发生事故,并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设备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生产现场。 ( ×)

242.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排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243.所有矿井采区避灾路线上均应敷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m。(√)

244.距掘进工作面30—50m范围内,应安设电话;距采煤工作面两端10—20m范围内,应分别安设电话;采掘工作面的巷道长度大于1000m时,在巷道中部应安设电话。 ( √)

245.煤矿应建立健全“六大系统”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值班人员和维护人员等。(√)

246.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247.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248.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249.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X)

250.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251.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252.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53.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25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255.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256.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10年)和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

257.煤矿发现与矿井防治水有关系的河道中存在障碍物或者堤坝破损时,应当及时清理障碍物或者修复堤坝,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相关部门。(√)

258.开采底板有承压含水层的煤层,应当保证隔水层能够承受的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查,报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259.煤矿的主要负责人对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全面负责。(√)

260.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煤矿,其主要负责人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煤矿的矿长 (×)

261.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62.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263.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可以根据生产情况进行处理。(×)

264.从业人员依法获得劳动安全生产保障,是劳动者应享有基本的权利。(√) 265.煤矿企业必须建立矿井安全避险系统,对井下人员进行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援培训,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266.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设置压风自救系统,明确发生冲击地

压时的避灾路线。(√)

第三章 煤矿地质与安全

267.煤矿企业、矿井应当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不—定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268.小型煤矿,可不装备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 269.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

270.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271.当暴雨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立即停产撤出井下全部人员,只有在确认暴雨洪水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272.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273.矿井井口及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地面标高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应当修筑堤坝、沟渠或者采取其他可靠防御洪水的措施。不能采取可靠安全措施的,应当封闭填实该井口。(√)

274.煤矿发现与矿井防治水有关系的河道中存在障碍物或者堤坝破损时,应当及时清理障碍物或者修复堤坝,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相关部门。(√)

275.矿井防隔水煤(岩)柱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并通报相邻矿井。(√) 276.采取了防护措施后,可以在防隔水煤柱中采掘。( ×)

277.在水淹区域应标出探水线的位置,采掘到探水线位置时,必须探水前进。(√)

278.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情况危急时,矿调度室及有关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井下撤人,确保人员安全。(√)

279.受水淹区积水威胁的区域,必须在排除积水、消除威胁后方可进行采掘作业;如果无法排除积水,开采倾斜、缓倾斜煤层的,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专项开采设计。(√)

280.严禁在水体下、采空区、水淹区域下开采急倾斜煤层。(√)

281.在未固结的灌浆区、有淤泥的废弃井巷、岩石洞穴附近采掘时,应当按照受水淹积水威胁进行管理。(√)

282.开采水淹区域下的废弃防隔水煤柱时,应当彻底疏干上部积水,进行可行性技术评价,确保无溃浆(沙)威胁。严禁顶水作业。(√)

283.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284.矿井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应当采用钻探方法,由专业人员和专职探放水队伍使用专用探放水钻机进行施工。(√)

285.煤层顶板存在富水性中等及以上含水层或其他水体威胁时,应实测垮落带、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进行专项设计,确定防隔水煤(岩)柱尺寸。(√)

286.开采底板有承压含水层的煤层,应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

287.矿井建设和延深中,当开拓到设计水平时,只有在建成防、排水系统后,方可开始向有突水危险地区开拓掘进。(√)

288.煤系顶、底部有强岩溶承压含水层时,主要运输巷和主要回风巷必须布

置在不受水威胁的层位中,并以石门分区隔离开采。(√)

289.在矿井有突水危险的采掘区域,应当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

290.严禁开采地表水体下、强含水层下、采空区水淹区域下且水患威胁未消除的急倾斜煤层。(√)

291.矿井主要泵房应当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

292.矿井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和副仓,水仓容量最小能够容纳8h正常涌水量。(×)

293.每年年初,必须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 294.井筒开凿到底后,应当先施工永久排水系统,并在进入采区施工前完成。永久排水系统完成前,在井底附近必须设置临时排水系统。(√)

295.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后可不需要进行探水。(×)

296.安装钻机进行探水前,应在探放水打钻地点或其附近安设专用电话,同时保证人员撤离通道畅通。(√)

297.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拔出钻杆。(×)

298.钴孔放水时,如果水量突然变化,应当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

299.排除井筒和下山的积水及恢复被淹井巷前,应当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被水封住的有毒、有害气体突然涌出。(√)

300.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

301.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标高,应当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

302.防水闸门应当灵活可靠,并保证每年进行2次关闭试验,其中1次在雨季前进行。 (√)

303.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304.《煤矿防治水规定》中规定的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达到300m3/h几以上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突水事故。(√)

305.矿井主要泵房通到井底车场的出口通路内,应当设置易于关闭的既能防水又能防火的密闭门 (√)

306.矿井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当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应当清理1次。(√)

307.对新掘进巷道内建筑的防水闸门,必须进行注水耐压试验。(√)

308.突水征兆中辨别“挂汗”现象真伪的方法是剥去煤岩层表面,观察新面是否存在潮气,若煤岩潮湿则是透水征兆。(√)

309.接近顶部采空区或冲积层开采工作面压力明显增大,顶板来压、片帮,局部冒顶或冒顶次数增加,有淋水或水中有砂,应考虑有溃水、溃砂的可能。(√)

310.岩层厚度是指岩层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311.通常向斜构造比背斜构造对瓦斯保存有利。(√)

312.位于矿区或矿区附近的地表水体,往往可以成为矿井充水的重要水源。(√)

313.在降水量大的地区,矿井充水往往较弱。(×) 314.老空水含铁质变成红色,酸度大,水味发涩。(√) 315.冲积层水水色发黄,往往夹有砂子。(√)

316.在煤矿井下透水事故的抢救中,首先要通知泵房人员,要将水仓水位降到最低程度,以争取较长的缓冲时间。(√)

317.发生透水事故时,应沿来上班的路线撤退。(×)

318.当放水钻孔流量突然变小或突然断水,表明水基本放净。(×) 319.探放水设计中应首先标出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三条线.(√) 320.承压水具有随深度增加,其水压、水量减小的特征。(×)

321.对于防治老空老窑水而言,最好的防治水策略应该是以堵为主。(×) 322.矿山岩石按其生成原因不同,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煤层的顶板和底板多是由沉积岩组成。(√)

323.石灰岩容易被水溶解形成溶洞。(√)

324.褶曲轴部或转折端通常变形强烈,煤岩层破碎、裂隙发育、强度降低,是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

325.陷落柱对煤矿安全生产不会造成影响。(×)

326.在褶曲构造中,向斜轴部的残存应力要比背斜轴部的大,因此,有瓦斯突出的矿弗,向斜轴部是瓦斯突出的重点防治区域。(√)

327.采煤工作面与顶板主要裂隙面互相平行时,工作面顶板不易垮落。(×) 328.采掘工作面接近相邻矿井,预测前方无水的情况下,可不进行探水。(×) 329.地表防治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治地表水或大气降水的渗透补给。(√) 330.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

331.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

332.矿井水的形成一般是由于巷道揭露和采空区塌陷而波及到水源所致。(√)

333.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时,由测量人员进行标定。负责探放水工作的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的方位、倾角、深度和钻孔数量. (√)

334.对于煤层顶、底板带压的采掘工作面,应当提前编制防治水设计,制定并落实开采期间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335.新建矿井揭露的水文地质条件比地质报告复杂的,应当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及时查明水害隐患,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井下探放水应当采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探放水队伍进行施工。(√)

336.井口附近或塌陷区内外的地表水体可能溃入井下时,采取措施后,可以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煤柱。(×)

337.有地热问题的矿井,地下水温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煤壁的温度和空气的温度也升高。(√)

338.透水预兆中,顶板“挂汗”多呈尖形水珠,有“承压欲滴”之势。(√) 339.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不必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340.采掘工作面需要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制定安全措施后,不必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

341.顶板淋水加大,原有裂隙淋水突然增大,应视为透水征兆。(√)

342.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在地下水压的作用下,顶底板弯曲变形,有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题库(2017年版 修改版)

22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造成事故的,领导者不负领导责任。(×)222.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22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责任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io9p1ejuo7g2499ip734mu7526k9200fs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