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蛋宝宝 主题活动
可爱的蛋宝宝(小班) 作者不详
一、主题由来:
一天下午,午点吃蛋,我无意听到了小孩在争论着:“这是鸡蛋来的”,“不,是鸭蛋,鸭也会生蛋的”,“也有恐龙蛋的”,“不是的,恐龙的蛋是很大的”,“小猫不会生蛋的”??,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我走上前,告诉他们这是鸡蛋,他们马上有产生了很多的疑问:“有没有恐龙蛋吃的?”“小猫是不是不会生蛋的?”“鹌鹑蛋是鸡生的吗?”??。原来孩子们对“蛋”这么感兴趣,我决定尝试展开方案教学活动——可爱的蛋宝宝,尝试让孩子深入认识“蛋”,了解它的结构、营养价值等,并通过“蛋”初步认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让孩子尝试与家长共同收集资料,培养他们好奇、好问,积极探索的情感。
二、主题网络图:(附)
三、预期掌握目标:
1、知道蛋的基本形状,及其组成部分。
2、知道蛋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懂得不挑吃。
3、初步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激发幼儿探索的精神。
4、知道几种常吃的蛋的外形特征,及其味道;对各种蛋及其烹调方法感兴趣。 5、初步认识熟蛋能竖立旋转,而生蛋不能;增强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喜欢观察的习惯。
6、喜欢参与观察实验活动,并能大胆说出观察及实验结果。
四、预设活动内容: 观看录像《海龟生蛋》;观看录像《蛋里的宝宝》;蛋的秘密;我们吃过的蛋;会跳舞的蛋;蛋的营养高;鸭妈妈找蛋;七彩蛋;煎蛋;迷路的蛋宝宝;??
五、活动指导:
观看录像《海龟生蛋》 预设目标:
通过观看录像,掌握海龟蛋的外形特征,初步懂得海龟生蛋的过程;懂得要保护动物。
准备:记录影片——海龟 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二、播放影片,幼儿欣赏。 提问幼儿:“海龟在哪里生蛋的?”“为什么海龟妈妈要把它的蛋宝宝藏起来?它是怎样藏它的蛋宝宝的?” 三、播放影片第二遍。
提问:“海龟蛋是怎样的?它和鸡蛋有什么不同?”“海龟是怎样从蛋里出来的?”
四、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通过观看录像,幼儿知道海龟使卵生动物,初步懂得了它的产卵过程。能说出几种常见的卵生动物名称,如鸡、鸭??。对卵生动物产生了兴趣,激发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迷路的蛋宝宝 预设目标:
初步学习按物品的大小进行分类;能区分鸡蛋与海龟蛋,巩固认识两种蛋的外形特征。
准备:操作材料若干 过程:
一、教师出示几只有大有小的蛋,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 二、教师演示分类方法,幼儿仔细看。 三、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动手操作。 四、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鸭妈妈找蛋 预设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及故事的大概内容。通过故事,巩固认识鸭蛋的外形特征。 2、知道做事不要丢三拉四,不要粗心。要学习小动物那样关心、帮助别人。 准备:请几名中班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故事角色头饰若干。 过程:
一、教师与几位中班幼儿表演故事,请幼儿欣赏。 二、提问幼儿:故事的名称 故事里面有谁? 发生了什么事?
三、表演故事第二遍
提问幼儿:鸭妈妈的蛋宝宝是怎样的? 蛋宝宝真的不见了吗?
四、表演故事第三遍,请幼儿跟着小动物讲“我的蛋是白色的,圆圆的,一头大一头小”的对白。
五、激发幼儿要向鸡大哥、羊姐姐和熊伯伯那样,关心帮助别人。 六、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通过欣赏故事,孩子们更深一步认识了蛋的外形特征。懂得要学习故事中的鸡大哥、羊姐姐和熊伯伯那样,热心帮组别人,知道要于同伴们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大母鸡下蛋 预设目标:
1、知道歌曲名称及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通过学习歌曲,增强对认识蛋的兴趣。 过程:
一、教师扮演大母鸡,让幼儿猜猜大母鸡的宝宝是谁。(引导幼儿懂得小鸡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
二、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
三、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名称及内容。
四、教师演唱歌曲第二遍,请幼儿轻声跟唱。重点指导幼儿掌握“咯咯哒,咯咯哒,咯哒咯咯哒;咯咯哒,咯咯哒,咯哒咯咯哒”的节奏。
五、教师带领幼儿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准“咯咯哒,咯咯哒,?”的节奏。 六、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幼儿已基本掌握歌曲的旋律,理解了歌词内容。重点部分掌握较好。通过学习歌曲,懂得鸡是卵生动物,知道了母鸡是鸡蛋宝宝的妈妈。
七彩蛋
预设目标:继续巩固涂色技能的掌握,学习画圆;增强对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认识蛋的兴趣。
准备:油滑棒若干;画纸若干;教师示范画。 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起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示范画圆的方法,幼儿仔细观看。重点指导幼儿在画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圆滑。
三、请幼儿徒手学习。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画圆时注意线条的圆滑,提醒幼儿涂色时要均匀,不要涂出界。 五、欣赏评价作品,收拾整理。
观看录像《蛋里的宝宝》
预设目标:初步懂得小鸡在蛋里的生长过程,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 准备:记录影片——小鸡的成长 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二、播放影片,幼儿欣赏。
三、提问幼儿:“小鸡是在哪里长出来的?” “小鸡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 四、播放影片第二遍,幼儿欣赏。
提问幼儿:“小鸡在密封的蛋里能呼吸吗?” “小鸡在蛋里的成长过程是怎样的?”
“为什么刚从蛋里出来的小鸡是湿湿的?” 五、播放影片第三遍,幼儿欣赏。 六、活动结束,教师评价小结。 活动反思:
幼儿对活动很感兴趣,能认真的观察,积极地回答问题。基本掌握了小鸡在蛋里的生长过程,激发了孩子积极探索的精神。
蛋的秘密 预设目标:
初步认识蛋的组成部分(蛋壳、蛋黄和蛋清),认识蛋白熟了以后会由透明变成白色;能勇于探索,能细心观察事物。 准备:生鸡蛋若干;两杯两个。 过程:
一、教师出示鸡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其外形特征。
二、教师打开鸡蛋,把蛋黄和蛋白分别倒在两个量杯里,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说出蛋黄是黄色的、圆圆的;蛋清是透明的、有点黄) 三、教师把鸡蛋放到沸水里面煮熟。
四、教师剥开蛋壳,让幼儿观察蛋黄和蛋清的变化。(引导幼儿说出蛋清由透明的、有点黄,变成白色了;蛋黄的颜色变浅了) 五、教师将煮熟的鸡蛋切开,让幼儿尝尝味道。 六、活动结束,教师小结评价。 活动反思:
活动中,幼儿能认真观察,大胆说出结果。通过活动,让幼儿更彻底地认识蛋,知道了蛋的组成部分,懂得分辨蛋黄与蛋清,知道了蛋黄与蛋清生与熟时的不同状态。
青蛙的宝宝(欣赏故事)
预设目标:产生听故事的兴趣,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词语:“产卵”、“成群结队”;初步认识青蛙的生长过程。 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二、教师提问:“故事的名称?” “故事里面有谁?”
三、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遍,幼儿欣赏。
四、教师提问:“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小河边做了什么事情?” “青蛙妈妈产的卵,会变成什么?”
五、幼儿再次欣赏故事,理解词语:“产卵”、“成群结队”。 六、活动结束,教师评价小结。
大母鸡下蛋 预设目标:
1、初步学习母鸡摇摆翅膀的律动动作。 2、能按节拍一拍一下地做动作。 准备:已学会歌曲《大母鸡下蛋》 过程:
一、复习歌曲《大母鸡下蛋》。
二、教师示范母鸡走路的律动,幼儿仔细观看。 三、教师随音乐做律动,可请幼儿跟做。
四、教师带领幼儿跟音乐做律动,提醒幼儿注意一拍一下地做。 五、幼儿随音乐,有表情地做律动。
六、活动结束,教师评价小结。 煎蛋
预设目标:初步学习使用水粉颜料进行创作,巩固画圆的技能。 准备:画纸画笔若干;白色黄色水粉颜料 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水粉颜料进行创作,幼儿仔细看清。 三、教师提出主题,示范。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提醒幼儿要注意整洁。 五、收拾整理,欣赏评价作品。
我们吃过的蛋
预设目标:知道几种常吃的蛋的外形特征,及其味道;对各种蛋及其烹调方法感兴趣。
准备:鸡蛋、鸭蛋、咸蛋、皮蛋、鹌鹑蛋、三文鱼子、虾子;烹调用具。 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蛋,说出它的大小及特征。 二、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蛋的名称。
三、教师分别敲开各种蛋,让幼儿观察比较蛋黄、蛋清。
四、教师用煮、煎、炒等不同的烹调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烹调后的变化。 五、 请幼儿随意取食烹调好的蛋,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味道。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认识了几种常见的蛋,通过老师的烹调,让孩子分辨各种蛋在煮熟后有什么变化。在老师的鼓励下,能大胆地发言,说出蛋的变化。
会跳舞的蛋
预设目标:初步认识熟蛋能竖立旋转,而生蛋不能;增强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喜欢观察的习惯。 准备:生鸡蛋若干;烹调工具。 过程:
一、教师出示生鸡蛋,以蛋宝宝为我们表演跳舞导入活动。 二、请幼儿旋转生鸡蛋,引导幼儿观察鸡蛋能否竖立旋转。
三、教师提出尝试熟蛋能否竖立旋转,并马上把另一只鸡蛋煮熟。 四、请幼儿旋转熟鸡蛋,引导幼儿观察鸡蛋能否竖立旋转。 五、教师归纳总结,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能细心观察大胆发言。通过比较,总结了如何分辨生蛋和熟蛋。通过活动,激发了孩子积极探索事物的精神。
小小蛋儿把门开
预设目标: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知道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化出来的。 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起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可爱的蛋宝宝主题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