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唱歌基本功-发声练气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唱歌基本功——发声练气

第一章 张口

唱歌就要张口,但这个张口不是我们平常说话、吃饭这种生活上的张口。唱歌要求大张口,小舌要往上提。这种张口增大了口腔的空间,俗称膛。大张口时,鼻腔通道扩张,鼻腔里有窦口,经细小通道,与头腔各共鸣区相连。大张口时,也有助于窦口张开。小舌提起也有助于后咽壁上的鼻咽口扩开。这样能使声音容易进入头部各共鸣区。头部具体各共鸣区构造请参看邹本初老师《歌唱学》一书第10-13页。张口具体方法如下:

1 打哈欠

上口盖打开,下巴不要用力,深吸气,后咽壁有凉凉的感觉。由于是刻意地打哈欠,所以脸部肌肉可能会紧张,面部表情也不自然。这都没关系,练习久了,熟能生巧。上颌骨,也就是靠近耳朵那个关节就会松动、灵活,张口动作就会轻松自然。张口动作每天都得练,每次练七八下。这算一单元。每天不得少于100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段练习。练的时候得悠着点,要防止下巴掉下来,俗称掉环。

2 望天花板

人垂直站立,两臂自然下垂,头缓慢往后仰,同时口慢慢张开,最后头仰的角度和天花板呈水平状态,然后头慢慢再恢复到原来位置,与此同时口也慢慢闭上。这个方法是让上口盖张开,下巴不用力往下扯。这个方法不适合老年人和有颈椎病的人。

3 下巴支茶几张口

第三种办法比较笨,但是容易找到上口盖打开的感觉,具体方法如下:找一个高低适中的小柜,站立,半蹲或全蹲,把下巴支在小柜上,慢慢张口然后再慢慢闭上。这种办法是强迫上口盖打开,下巴不用力往下扯。这就像打开一口箱子,是把箱盖打开,而不是把箱身往下拉,这个动作也得天天练,练了一段时间,张口就会自然了。我们还可练咬苹果、啃骨头动作找打开上口盖的感觉。因为咬苹果、啃骨头是不会下巴用力去咬、去啃。练习时,上口盖要尽量张开,小舌尽量提起,让口腔里面张得很大。避免口腔前部张得很大、后部张不开的剪刀叉形状。还可做辅助动作练习,即张口后把后咽壁肌肉尽力往上拉动。

这几种练习方法,可根据自身条件自行选择。个人认为第三种方法更实用。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竖着张口,嘴角几乎成两条直线,千万不要把嘴横向裂开。

唱歌时除了上口盖轻松张开外,下巴还要轻松放下来。从张口动作启发,即上颌骨关节要轻松灵活,经常有意识地往下扯动下巴,没过多久,下巴就能自然下垂了。一般人唱歌,若下巴用力,那口腔,脸部肌肉都会随之紧张,这样歌不可能唱得轻松自如。

第二章 呼吸

1

呼吸在歌唱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沈湘教授说过,唱歌就是唱呼吸、唱共鸣。我想他是在强调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唱歌没有足够的气息支持,不可能完整地唱好一首歌。有时声音还会摇晃、颤抖,所以如果没有好的呼吸基本功,也就谈不上唱好歌了。唱歌中的呼吸和生活中的呼吸是不一样的,唱歌要求腹式呼吸,这样气能吸得深,吸得多。 具体练习方法如下:

1 身体弯腰成九十度,双手自然下垂。然后深呼吸。

这时很自然地就用腹部呼吸了。人体两肋部位一直到腹部都是膨胀的。吸了气之后,尽量憋住气,让身体保持膨胀状态,憋不住了,再把气自然地呼出,这算一次练习。一天至少练一百次,可分段练习,即每次练几十次,经过几个月训练,腰部、腹部才能锻炼出足够力量,将来唱歌时,能保持一个好的呼吸状态。

2 吐“嘶”字训练

身体弯腰成九十度,深吸气,口微微张开,舌尖抵下齿背,然后说出“嘶”字。发“嘶”声时,要尽量少出气,慢慢地,均匀地把气吐出来,身体尽量保持吸气膨胀状态,当气慢慢吐完了,身体也不可能保持膨胀状态了,于是再迅速深吸气,又再做第二次练习。雷老师说过,唱歌时,身体里有两种肌肉的力量在对抗。吸气时,身体是膨胀状态,肌肉是紧张用力的。呼气时,另一部份肌肉又要放松下来,在这种紧张、松弛中保持平衡。吐“嘶”字训练是为了将来唱歌时,气息稳定能均匀地吐气。

3 快吸快呼

还是弯腰成九十度深呼吸练习,大约在五秒内进行五次吸气吐气练习,以后把吸气、吐气速度尽量加快。这样经过几个月训练,将来唱歌时,能快速换气。

4 “狗喘气”呼吸法

这种方法是腹部不停地膨胀、收缩,与此同时不停地吸气、呼气。这个方法练好了,就具备瞬间换气的能力了。

5 侧卧式呼吸方法

弯腰练腹式呼吸,很实用,但对某些人而言,可能并不合适。那就可以用侧卧式方法。我发现人在躺着睡眠时,是用腹式呼吸,只是用的力量小罢了。于是我就想到了侧卧练腹式呼吸。侧卧式呼吸方法,完全和弯腰九十度一样,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关于呼吸,有多种说法,但共同点就是要深吸气。只是有的人强调肋骨两侧部位用力往外扩张,有的人强调腹部更用力。

6 抬重物练深呼吸

2

抬重物练深呼吸更强调气息沉底,身体下部用力,这对唱高音来说尤为重要。我没教学生闻花香来练呼吸,因为不少人在刻意闻花香时,气也吸不深,而且肩膀不停地耸动。前面的具体方法只是一种过渡手段,是为了将来唱歌能站着也用腹式呼吸,而养成腹式呼吸习惯也不是几天功夫,要长期地练,练三个月到半年可能才有效果,所以得有毅力有恒心。

第三章 降低喉节方法

降低喉节唱歌,也就是用声带唱歌,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我发现叹气时,喉节是处在低位置,于是我就做自然叹气练习。练了一段时间,似乎没有任何成效,这是什麽原因呢?中国人的喉节一般比外国人位置高,所以讲话的声音偏高偏细。中老年人身体各部份机能衰退,肌肉机能也在萎缩,可能喉节位置又稍偏高些,一般的自然叹气训练,喉节不能下降到足够低的位置、声带和气不能有力相碰,发出好的声音来。一句话,一般自然叹气不能解决中老年人喉节下降的问题,于是我在训练中老年人时,加大叹气力度。叹气时,必须尽量用力往深里叹。刚开始,即使用力也是叹不深的。但通过一步步练习,最终会做到的。这种方法经过多年、多人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我一教一个准,一般说来半年会初见成效。

1 哑音叹气训练

先张口,下巴自然垂下,用正常速度不出声地连续用力叹气,叹气时只能听见哑哑的气声,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气体往腔里走,不要从嘴里冒出来。如果叹气时,想咳嗽,就只管咳就是了,因为深咳嗽时,喉节是处在低位置上的,在用力深叹气时,会感到脖子里的肌肉在扯动,有时喉部肌肉会痒痒,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2 出声叹气

出声叹气方法与哑音叹气一样,只是要用本嗓,在叹气时发出“嗨”字的声音。练了一段时间,发出的“嗨”字会有共鸣声,随着喉节位置的降低,发声会越来越好,最后会感到“嗨”字在胸腔以下发出。

3 用假声叹气

当能用本嗓在深处叹气,就可用假声叹气。因为用假声叹气非常用力,喉部肌肉非常紧张,所以练七八次叹气,就得做喉部放松练习,具体方法就是在喉部轻松哈哈大笑。

4 吐舌练习深叹气

把舌头尽量往外、往下伸出,然后叹气,这个练习也分哑音、本嗓、假声。吐舌是不让咽部发声,迫使声带发声。这种方法训练时,力度较大,所以一定得松紧相结合。 当叹气练习到一定程度时,发出的声音有很好的共鸣,同时声音是从胸腔以下发出时,我们可加快叹气速度。

3

5 快速叹气

5.1 先用本嗓在五秒内叹气七-八次,然后逐渐加快速度。 5.2 用假声快速叹气

5.3 用假声深叹气两次,第三次用正常速度拖三拍。

前面讲过,降低喉节用声带唱歌对中老年人来说很困难,所以在这个章节的练习,要特别花功夫,练习虽然枯燥乏味,但是你真的能降低喉节,用声带唱歌,你会发现自己有了很好的嗓音,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

练完“嗨”字后,可练“喝”字。方法与练“嗨”字一样,有了“嗨”基础,练“喝”字就容易多了。同时可练“呼”字。练“呼”字时,脖子往外扩张,气往体腔里走,身体膨胀,这样气息和声音可在身体里上下贯通流动。

有人通过张口吞咽花生米这种方法降低喉节,这对年青人比较适用,对中老年人来说,这种方法力度、强度不够,来得慢,最后还得解决声带和气相碰的问题。

还有人提出咳米粒的方法。当有米粒和异物进入气管后,人会感到很不舒服,会憋气,必须使劲咳嗽,才能把气管里的异物排出。但有些人不会深咳嗽,这个方法也因人而异。

以上提供各种方法来降低喉节。但我认为深叹气方法最有效。它不仅能使喉节降低,还能使声带和气有力相碰,发出好的声音。

对有些中老年歌友来说,尽力深叹气可能会太累,那方法可以变通一下,可以通过渐进的方法逐步把力度加大,加强。比如第一个星期叹气只比自然叹气稍用力,第二个星期力度再加强一点,以此类推,最终达到喉节降低的目的。

第四章 打开喉咙

我们常说引吭高歌。“吭”就是指的喉咙。引吭高歌就是打开喉咙放声歌唱。打开喉咙唱,一方面讲唱歌是用声带。另一方面让喉咙扩开,让气息和声音能畅通流动,使声音上达头腔,下通胸腔。(具体喉部构造请参看邹本初老师的《歌唱学》一书第十页。)中老年歌友若想在唱歌时能很自然打开喉咙,就得做一些具体练习。每天哈哈大笑三次,肯定对发声有好处。打开喉咙的具体方法。

1 扩喉做“哈”字练习

用力把气喷在喉部,即喉节处,脖子向外向前扩张,同时用本嗓连续说出七八个“哈”字,这样反复地练习,每天练一百多次。

2 脖子向两侧扩张练“哈 ”字

双手扶住脖子两侧,气往身体里走,脖子向两侧扩开,同时说出“哈”字,其他方法相同。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发出的声音会有较强的共鸣。再唱歌时,脖子会自然稍稍扩开,喉咙也就打开了。

4

第五章 打开胸腔共鸣

共鸣在歌唱中很重要。唱歌若无共鸣,声音会很小,很单薄,也不好听。共鸣分头腔共 鸣和胸腔共鸣。打开胸腔共鸣的方法如下:

1 扩胸运动

把胸脯挺起,每天做扩胸运动一百次,通过这个练习,以后唱歌会很自然地把胸舒展开,这样扩大了胸腔共鸣的体积。

2 做“哈”字训练

在“打开喉咙”一章里,已经讲过这种训练。这里说的“哈”字训练只是把位置往下移罢了。 2.1 把胸挺起,把气喷在喉节下方凹处,与此同时,用本嗓在正常速度下,连续说出七、八个哈字。反复进行这样的练习,每天练一百次左右。

2.2 再距喉节凹处一个手掌宽的位置上做以上同样的练习。当发出的“哈”字有较强的共鸣声时,再做2.3步练习。

2.3 再把做“哈”字的练习往下移一个手掌宽的距离。方法同上。

2.4 当做第2.3种“哈”字练习发出较强的共鸣声时,第2.4步是用假声做练习,发“哈”时要同样挺胸,气喷在胸口上。

2.5 在第2.4的位置上,先发出两声“哈”字,第三声“哈”字拖三拍,此练习先用本嗓做,等拖拍的哈字有了较强的共鸣声时,再转为用假声做同样练习。

要注意的是,在喉节下降的基础上,再做这个练习就比较容易。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练习,不仅能把胸腔共鸣打开,而且能找到胸口发声的感觉,为将来唱歌又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第六章 做唱歌前的最后训练

前面所有基本功训练,都是为唱歌做准备。就像小孩练写毛笔大字,先把笔划练好,再写字,这样才容易把字写好。现在就讲如何把唱歌的“笔划”连起来。在打开胸腔共鸣一章中,已讲过“哈”字训练,这里还要继续做“哈”字训练。

1 继续哈子练习

1.1 用本嗓发“哈”字。

把胸挺起,把气喷在胸口里,同时说出“哈”字,此时气一直顶住胸口,把“哈”字拖3-4拍,反复做此练习,让胸口出声,同时有很强的共鸣声。 1.2 当上述练习能轻松做出时就用假声做同样的练习。

这两步练习一定要练得很好,才转下一步练习。有人说唱歌也是唱元音,把“哈”字练好,为后来的元音训练打下基础。

以下各元音的训练时和“哈”字一样,要挺胸,声音从胸口发出。

5

唱歌基本功-发声练气

唱歌基本功——发声练气第一章张口唱歌就要张口,但这个张口不是我们平常说话、吃饭这种生活上的张口。唱歌要求大张口,小舌要往上提。这种张口增大了口腔的空间,俗称膛。大张口时,鼻腔通道扩张,鼻腔里有窦口,经细小通道,与头腔各共鸣区相连。大张口时,也有助于窦口张开。小舌提起也有助于后咽壁上的鼻咽口扩开。这样能使声音容易进入头部各共鸣区。头部具体各共鸣区构造请参看邹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blli19zgx1is530731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