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八章-核外遗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线粒体的双重遗传控制线粒体遗传装置由线粒体DNA、tRNA、rRNA,核糖体以及有关的酶系组成,能够单独进行复制、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甚至基因重组。这表明线粒体确具有其自主性,尽管如此,线粒体的遗传装置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有其混合起源 。

三、酵母线粒体基因组的物理图谱及其特点

酵母线粒体基因组是周长约26u的环状DNA分子,含84kb。其基因间有大段非编码序列间隔,如核糖体大小亚基的两个rRNA基因即相距约25000bp,这与人类和脊椎动物细胞中线粒体DNA上rRNA基因紧相连接的情况迥然不同。

四、人类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特点

与核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以及细菌基因组比较,人类线粒体基因组具有几个惊人的特点:

1. 基因组结构小而基因排列紧密,除了也有一个与复制起始有关的长约87bpD环之外,几乎所有的核苷酸都是用于编码序列的一部分,或为一个蛋白质编码,或为一个rRNA或tRNA编码,基因内无内含子由于这些序列彼此直接邻接,以致极少空间作为调节DNA序列。 2.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仅有22个tRNA分子用于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常见的密码子—反密码子配对规则在人类线粒体中比较宽松,线粒体基因组的许多tRNA可以识别密码子中第三个位置上4个核苷酸(A、U、G、C)中的任何一个,这样就使得一个tRNA得以与4个密码子中的任何一个配对,从而只需少数的tRNA便能进行蛋白质合成。 3. 对线粒体基因序列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比较表明,和酵母线粒体基因组的情况类同,人类线粒体基因组也有4个密码子的含义不同于核基因组中的相同密码子。这种差异提示线粒体的遗传密码子中可能出现遗传漂变。推测由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极少数蛋白质还能容忍个别含义不同的密码子而产生偶然的变化。

第八章-核外遗传

线粒体的双重遗传控制线粒体遗传装置由线粒体DNA、tRNA、rRNA,核糖体以及有关的酶系组成,能够单独进行复制、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甚至基因重组。这表明线粒体确具有其自主性,尽管如此,线粒体的遗传装置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有其混合起源。三、酵母线粒体基因组的物理图谱及其特点酵母线粒体基因组是周长约26u的环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bh8b4kxkc0daes3y3831emx02sb1m00vs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