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转化数学学困生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转化数学学困生

作者:蒋邕平 吕德清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01期

【摘要】数学教师要关注数学学困生,要调查研究、分析成因,运用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制订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措施,尤其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激发他们的兴趣,发展一切积极因素,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 【关键词】情感;兴趣;意志;转化;数学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O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25-02 学困生教育,是我们现今的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数学学困生又是其中的一个大群体。数学教学大纲提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的要求。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数学教师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告诫数学教师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要提高学困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重视数学学困生教育,研究和总结数学教育中的学困生转化的方法,杜绝其以低文化、低素质的状态流入社会,对学校、社会、家庭、乃至学生本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数学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转化学困生根本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充分、合理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即运用情感原理、兴趣原理、意志原理开展教育,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以下,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针对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数学学困生,谈一些转化数学学困生的体会,希望能对同行有一些启发。

一、了解学困生,分析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主因是:(1)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2)对数学学习的缺乏兴趣,甚至畏惧;(3)家庭情況不好,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父母无固定收入,忙于生计,生活负担重);(4)群体环境不良,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5)生理、心理上有疾患,甚至人格有缺陷。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学习困难学生,大致归纳为四种类型:(1)基础薄弱型(包括身体有病);(2)厌倦畏惧型;(3)家庭影响型;(4)社会干扰型(包括心理有疾患的,人格有缺陷的)。

具体来说,基础薄弱型学困生的问题是:(1)有学好的愿望,但力不从心;(2)基本运算不过关,基本技能训练缺乏;(3)学法不当,死记硬背,只重视结果,不理解过程;(4)抱怨老师上课没有讲清楚(或太快),方法不当;(5)上课思想不集中,课后又没有及时补上。厌倦畏惧型学困生的问题是:(1)缺乏成功的感受与体验;(2)一碰到困难、遇到挫折,就害怕学习,甚至讨厌学习;(3)教师教法不当,上课枯燥无味,远离实际、难懂。家庭影响型学困生的问题是:(1)家庭环境不好,缺乏文化氛围。如有的家里经常吵闹;有的父母离异,得不到家庭温暖,单亲的另一方不关心自己;(2)家庭收入低,要帮家里干活,耽误学习。社会干扰型学困生的问题是:(1)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影响,如沉迷网吧、手机游戏;(2)混入社会小团伙难以自拔;(3)家长的非民主型管理、教师的偏心、学校与社会的歧视;(4)人格有缺陷(自卑、猜疑、嫉妒、缺乏自我意识)。 二、转化学困生理论依据

多年的教学经历和经验告诉我们,数学学困生中,大部分是由非智力因素(或情感因素)缺陷引起的。在某些类型的数学学困生中,情感因素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是首要的。心理学的情感理论研究指出:人的情感具有启动、定向、维持、强化等功能。(1)启动作用:学生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兴趣的培养,都是靠情感因素来诱发和启动,一旦有了良好的动机,就会将原始的诱因转化为一种心理需求,学生就喜欢数学、热爱数学甚至献身数学;相反,由于引导不当,一些人厌恶数学、害怕数学,这种情感的两极性便形成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马太效应”,导致数学能力的两极分化。(2)维持强化作用:由于数学的严谨性、思维的抽象性和知识的系统性,需要情感支持,更需要强大的意志努力。(3)调节定向作用:数学问题的复杂性,需要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绪。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而失去兴趣或产生自卑心理时,就需要从心理上用情感因素来调节,帮助学生增强信心,培养兴趣;当学习成绩提高产生松懈情绪或骄傲时,也需通过情感因素对其心理进行调节与定向。因此,进行情感教育将是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情感教学是目标教学中“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三大组成部份之一。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感原理,把广大学困生吸引到教师的周围,唤起学习数学的热情。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对于数学学困生,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更需要注重发挥情感因素的促进作用。要让学困生轻松、愉快、主动地学习,着重培养学困生兴趣。

同时,意志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较稳定的意志特征,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份,一般包括坚持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方面。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学习就不自觉,没有恒心、毅力,就很难搞好学习,所以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变被动听为主动学,是转化学困生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与策略

(一)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1.与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指的是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时,会对老师所任的课产生热情,形成一股积极的教育力量。因此,要搞好数学教学,老师首先要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在感情上作投资,对学困生不歧视,而是要语气亲切,态度和蔼。对他们也应严格要求,要他们认识到学好数学,必须靠师生共同努力,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2.在思想上要教育学困生

教师在教数学的同时,要给学生们(包括学困生)讲数学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讲祖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懂数学的学者、专家,讲爱因斯坦在初中一次数学测验中竟然不及格,但他没有灰心泄气,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等等。联系个人学习目的,无论是为了国家和社会利益,还是为了个人的前途,都必须要学好数学。这样使学困生认识到只要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习踏实,就一定会学好数学。 3.在学习上要帮助学困生

教师针对学困生不同的程度,既要有一致的基本要求,又要用“一把锁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在课外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多方面给予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充分了解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在课堂提问时,对学困生着重提一些基础知识的问题,让他们容易解答,他们能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快乐,在不断地由成功带来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运用兴趣原理,激起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1.运用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困生的兴趣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出一种和谐、愉悦、轻松、活泼的授课气氛,尽量给学生带来欢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含学困生)感到数学课堂上有无穷的乐趣,听课是难得的精神享受,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求索,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益。 (1)自我推销,融洽感情

教学中有些教师不喜欢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害怕因此而在学生中失去威信。殊不知,恰当地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勇于向学生推销自己,往往能博得学生对您的加倍拥戴。通过自我推销的简短几句话,就很快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热烈、融洽、和谐,学生们感到老师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可近。

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转化数学学困生

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转化数学学困生作者:蒋邕平吕德清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01期【摘要】数学教师要关注数学学困生,要调查研究、分析成因,运用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制订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措施,尤其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激发他们的兴趣,发展一切积极因素,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bcnp0wunr9acj39qpyw5s23r4b08q00em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