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凤阳花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凤阳花鼓》教学二稿

执教人: 孟丽君 教学年级:初一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注重通过听、唱、创、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体验。在有趣的体验中,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学唱歌曲《凤阳花鼓》,初步了解凤阳花鼓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感受凤阳花鼓的独特魅力。 教材分析:

《风阳花鼓》又名《凤阳歌》,是一首安徽凤阳花鼓的代表作。歌曲结构短小,旋律优美,采用“鱼咬尾”式的创作手法。歌词具有叙事性,衬词部分诙谐风趣,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社会上的流行音乐非常感兴趣,对于民歌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也缺乏主动参与民族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但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具备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并运用新颖、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体验中。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凤阳花鼓的风格特点,培养其学习民歌的兴趣和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体验(听、唱、创、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2)初步了解“鱼咬尾”的音乐创作方法和“五声调式”的旋律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2、调动学生有兴趣地参与音乐体验,通过听、唱、创、演等形式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方法:

聆听、示范、引导、体验、小组合作与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凤阳花鼓等。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凤阳花鼓》伴奏音乐,创设情境) 一、以趣导入,体验凤阳花鼓 1、展示花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展示一面凤阳花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回答。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鼓)这个鼓与你们平时常见的鼓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探讨花鼓的特点,出示课题《凤阳花鼓》。

2、通过体验花鼓的敲击,尝试为歌曲《凤阳花鼓》进行简单的伴奏。 (1)师:有没有同学想试试他的声音?引导学生体验初步花鼓。从兴趣出发,邀请几名学生体验花鼓的敲击,及时评价学生敲击的声音。 (2)我们身边处处都有音乐,处处都有节奏。引导学生拍打身体,和伙伴配合,或找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去感受花鼓的节奏。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凤阳花鼓》,启发学生为歌曲《凤阳花鼓》编创伴奏。

(3)学生跟随歌曲《凤阳花鼓》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的节奏编配,体验花鼓的伴奏。

3、启发学生编创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凤阳花鼓》进行伴奏。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合作为歌曲《凤阳花鼓》编创合适的节奏型进行伴奏,并鼓励小组展示。师:一个人的智慧还是有限的,要充分发挥我们小组合作的力量。请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块根据这首歌曲编创出你们认为最合适的节奏进行伴奏。(放音乐,生讨论)小组展示合作成果,进行生生评价。

【设计意图】抓住花鼓和花鼓的节奏这个兴趣点,积极引导学生体验,感受花鼓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二、层层深入,学唱《凤阳花鼓》

1、师生互动进行节奏模仿,解决衬词部分的节奏。

(1)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延续学生兴趣。老师和学生一块玩打节奏的游戏,老师打什么节奏你们就打什么节奏。(衬词部分的节奏) (2)教师范唱歌曲《凤阳花鼓》,引导学生从其找出节奏模仿部分——歌曲衬词部分。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这首非常好听叫《凤阳花鼓》。 2、学唱歌曲的衬词部分。

鼓励学生根据节奏唱出衬词部分。师:这是歌曲的衬词部分,歌曲的衬词部分非常的诙谐、风趣。我们试着按照刚才击打的节奏,把歌词唱一下。(教师钢琴伴奏弹奏主旋律)

根据学生的要求,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解决衬词演唱中的难点。可以利用放慢速度,按照节奏念歌词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演唱难点。

3、教师用较慢的速度伴奏,启发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在多次聆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同时指导学生正确的演唱状态。师:同学们,我们试着把整首歌曲演唱一遍好不好?请同学们注意坐姿,听好歌曲的前奏。(教师钢琴伴奏弹奏主旋律) 4、根据学生的要求解决演唱难点。

对于学生遇到的难点之处,采用重点教唱的方式,并能够及时的纠正学生唱不准的地方。对于歌曲的处理、学生唱歌的姿势、演唱声音的位置以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始终贯穿整个学歌过程,并不是单独拿出来去练习的。

5、教师用较快的速度伴奏,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的情绪。

(1)师:你体会到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教师钢琴伴奏速度略快,钢琴伴奏加上伴奏织体)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肢体体验衬词部分的情绪。用自然圆润、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6、与学生进行演唱接龙游戏,结合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歌曲“五声调式”的旋律特点和“鱼咬尾”的旋律发展手法。 (1)师:同学们唱的这么好听,老师想和大家玩歌曲接龙游戏,好不好?(师生接唱歌曲)师:咱们配合的非常默契啊,这种默契是歌曲的旋律赋予我们的,大家来看看,我们接龙地方对应的旋律音,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形式上的“接龙”理解旋律上的“接龙”—— “鱼咬尾”。

(2)探究“五声调式” 引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自豪感。师:这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不仅用了鱼咬尾的发展手法,他的旋律的写作上也很有奥秘,再看看里面用了哪些音?

7、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边打花鼓边演唱歌曲,体会凤阳花鼓的演唱风格,完整展现歌曲。

启发小组合作编创歌曲《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并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师: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是将歌曲和花鼓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编配一下这种形式。(放音乐老师及时指导)

凤阳花鼓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凤阳花鼓》教学二稿执教人:孟丽君教学年级:初一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注重通过听、唱、创、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体验。在有趣的体验中,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学唱歌曲《凤阳花鼓》,初步了解凤阳花鼓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感受凤阳花鼓的独特魅力。教材分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a1fx5f7if3qhtz4wkc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