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年级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授课时间 认识三角形 第 1 课时 主备教师 黄必威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重点与难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引入 1. 师:同学们,我们以 前认识过三角形,仔细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观察情境图,你能找出三角形吗?提问:生活讨论: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 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学生交流后说一说。 形呢?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 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三角形的定 义 1.画三角形。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三学生用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角形,能想办法画一个(1)学生在小组观察画出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三角形吗? 形有什么特点?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交流。 2.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2)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以下特点: 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3.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③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教师指出:三条线段首 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 三角形。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点?分别指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三角形, 请学生在三角形上标出“顶点”“角”“边”。 ”。 (1)出示题目, (2)教师展示学生的画4.完成教材第75页“试一试 法。 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 (3)观察比较。 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 引导学生发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能画出提问:观察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三角形。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 和底 1.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学生独立观察图。 学生动手在教材上的人字梁图上量一量。 指名学生结合投影图说一说。 指名回答图中人字梁的高度。 学生指出: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 用虚线画一画三角形的高。 1.完成教材第76页“试一试”。 引导学生得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三角形有三条底,也就有三条高。 2.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判断,再说说判断的理由。 3. 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十二第一题: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学生交流汇报和质疑。 例题2人字梁图。 师提问:你能量出右图 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2.组织交流。 提问:你量的是哪条线 段?它有什么特点? 明确:人字梁的高度是 上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 距离;量的线段与人字 梁的底边互相垂直。 3.介绍三角形的高和 底。 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边 和它重合,(不断移动) 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 条?(无数条)其中只 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 说是哪一条吗? 三、反馈完善 提问:三角形一共有几 条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 疑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年级 课题 课时 学习目标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授课时间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第 2课时 主备教师 黄必威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重点与难点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的特点: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3条高…… 学生交流后回答。 2.操作交流。 (1)学生从自己准备的四根小棒中选出三根小棒来围一围,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2)小组交流。 布置学生将各自的操作情况在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回答预设: ①选择8cm、5cm、4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②选择5cm、4cm、2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③选择8cm、4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④选择8cm、5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2)学生独立探索。 3)交流汇报。 第①种情况:4+5>8、4+8>5、5+8>4; 第②种情况:4+2>5、4+5>2、5+2>4。 小结:任意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 4.验证规律。 教师活动 一、谈话引入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2.复习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导入新课。 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题3: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指名回答:你选择的是哪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小结:因为4cm+2cm<8cm,5cm+2cm<8cm,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3.探索规律。 师: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又有什么特点呢? (1)布置探索任务。 从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出两根,将它们的长度和与第三根比较,结果怎样? 二次备课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年级课题课时学习目标四年级学科数学授课时间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主备教师黄必威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画出对应边上的高。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8zdv9ca240mq5e7eayt5nd0e7n2rf017a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