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常见药食同源中药的基本知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0年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习材料——

常见药食同源中药的基本知识

冯帅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同时也是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人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或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 古代医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使中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使中药强化了它的实用性和经验性。 一、药食同源中药 (一) 历代本草文献所载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名单 常见的药食同源品如粮食类中的谷芽、麦芽、淮小麦、浮小麦等;蔬菜类如荠菜、萝卜、芥菜、山药、百合、藕、败酱草、冬瓜、南瓜、赤小豆、刀豆、扁豆等;果品类如山楂、乌梅、龙眼、橘类、柚类、莲子、杏仁、无花果等;调味品类如山柰、生姜、桂皮、丁香、花椒、胡椒、八角茴香、小茴香、草果等;动物类包括蛇类、家畜类、水产类、野兽类等。历代本草文献所载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名单如下: 功能 聪耳(增强或改善听力) 明目(增强或改善视力) 名单 莲子、山药、荸荠、蒲菜、芥菜、蜂蜜 山药、枸杞子、蒲菜、猪肝、羊肝、野鸭肉、青鱼、鲍鱼、螺蛳、蚌 生发(促进头发生长) 润发(使头发滋润、光泽) 乌须发(使须发变黑) 长胡须(有益于不生胡须的男性) 美容颜(使肌肤红润、光泽) 健齿(使牙齿坚固、洁白) 轻身(消肥胖) 肥人(改善瘦人体质,强身壮体) 白芝麻、韭菜子、核桃仁 鲍鱼 黑芝麻、核桃仁、大麦 鳖肉 枸杞子、樱桃、荔枝、黑芝麻、山药、松子、牛奶、荷蕊 花椒、蒲菜、莴笋 菱角、大枣、榧子、龙眼、荷叶、燕麦、青粱米 小麦、粳米、酸枣、葡萄、藕、山药、黑芝麻、牛肉 增智(益智、健脑等) 粳米、荞麦、核桃、葡萄、菠萝、荔枝、龙眼、大枣、百合、山药、茶、黑芝麻、黑木耳、乌贼鱼 益志(增强志气) 安神(使精神安静、利睡眠等) 百合、山药 莲子、酸枣、百合、梅子、荔枝、龙眼、山药、鹌鹑、牡蛎肉、黄花鱼 增神(增强精神,减少疲倦) 增力(健力,善走等) 茶、荞麦、核桃 荞麦、大麦、桑葚、榛子 强筋骨(强健体质,包括筋骨、肌肉及体力) 栗子、酸枣、黄鳝、食盐 耐饥(使人耐受饥饿,推迟进食时间) 能食(增强食欲、消化等能力) 荞麦、松子、菱角、香菇、葡萄 葱、姜、蒜、韭菜、芫荽、胡椒、辣椒、胡萝卜、白萝卜 壮肾阳(调整性功能,治疗阳痿、早泄等) 核桃仁、栗子、刀豆、菠萝、樱桃、韭菜、花椒、狗肉、狗鞭、羊肉、羊油脂、雀肉、鹿肉、鹿鞭、燕窝、海虾、海参、鳗鱼、蚕蛹 种子(增强助孕能力,也称续嗣,包括安胎作用) 柠檬、葡萄、黑雌鸡、雀肉、雀脑、鸡蛋、鹿骨、鲤鱼、鲈鱼、海参。

(二)卫健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

1.2012年,卫健委公布的86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黑枣、酸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葚、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2.2014年,新增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药:人参 、山银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叶、夏枯草、当归、山奈、西红花 、草果、姜黄、荜茇。

(1)人参:为5年及5年以下人工种植的人参;食用量≤3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4周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

(2)布渣叶:仅作为凉茶饮料原料;使用量≤15克/天。 (3)夏枯草:仅作为凉茶饮料原料;使用量≤9克/天。

(4)当归:仅限用于香辛料;使用量≤3克/天。

(5)山奈:仅作为调味品使用;使用量≤6克/天;在调味品中标示“根、茎”。

(6)西红花:仅作为调味品使用;使用量≤1克/天;在调味品中也称“藏红花”。

(7)草果:仅作为调味品使用;使用量≤3克/天。

(8)姜黄:仅作为调味品使用;使用量≤3克/天;在调味品中标示“根、茎”。

(9)荜茇:仅作为调味品使用;使用量≤1克/天。

3.2018年新增9种中药材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作为药食两用。

(1)党参:使用量≤9克/天,孕妇、婴幼儿不宜食用。

(2)肉苁蓉:使用量≤3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不宜食用。 (3)铁皮石斛:使用量≤3.5克/天,孕妇不宜食用。

(4)西洋参:使用量≤3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不宜食用。 (5)黄芪:使用量≤9克/天。

(6)灵芝:使用量≤6克/天,孕妇不宜食用。

(7)山茱萸:使用量≤6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不宜食用。 (8)天麻:使用量≤3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不宜食用。 (9)杜仲叶:使用量≤7.5克/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不宜食用。 二、药食同源中药应用于养生保健的注意事项 (一)养生保健的原则

1.固护先天、后天

先天禀赋强盛,后天营养充足是人体健康长寿很重要的条件。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都靠脾胃供给。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元阴元阳之所在,肾气充盛,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强,衰老的速度也缓慢,正因如此,益寿方药的健身防老作用,多立足于固护先天、后天,即以护脾、肾为重点,并辅以其他方法,如行气、活血、清热、利湿等以达到强身、保健的目的。

2.着眼补虚、泻实

《中藏经》中指出:“其本实者,得宣通之性必延其寿;其本虚者,得补益之情必长其年”。无论补虚、泻实,皆以补偏救弊来调整机体,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虚者,多以气血阴阳的不足为其主要表现,予以调理。气虚者补气,血虚者养血,阴虚者滋阴,阳虚着壮阳,补其不足而使其充盛,则虚者不虚,身体可强健而延年;实者,多以气血痰食的郁结、壅滞为主要表现。在方药养生方面,即以药物宣通予以调理,气郁者理气,血瘀者化瘀,湿痰者化湿,热盛者清热,寒盛者驱寒,此为泻实之法,以宣畅气血、疏通经络、化湿导滞、清热、驱寒为手段,以达到行气血、通经络、协调脏腑的目的,从而使人体健康长寿。

3.意在调和阴阳

《素问·生气通气论》中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认为,人之所以长寿,全赖阴阳气血平衡。运用方药养生保健,其基本点即在于调和阴阳,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其复归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 (二)药食同源中药的应用注意事项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机体的病理生理特点,给患者制定饮食配方,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根据患者的特点、疾病的特点、起辅助治疗作用。食疗是个体化、辅助性的,不能代替治疗,要因人而异、辩证施膳,因时因地制宜,贵在坚持。利用药食同源的中药养生,也需要辩证施用。

1.不“盲目进补”

用补益法进行调养,一般多用于老年人和体弱多病之人,这些人的体质多属“虚”,故宜用补益之法。无病体健之人一般不需服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补药应有针对性,倘若一见补药,即以为全然有益无害,冒然进补,很容易加剧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失调,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故不可盲目进补,应在辨明虚实,确认属虚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补。例如,人参确有良好的补益作用,但不明自己体质、不知虚实的情况下大量进补人参,会出现身体不适、流鼻血、失眠等症状。中医专家认为,对阴虚体质的人,人参是不可用的,盲目吃人参,反而消耗阴津,使症状加重。

2.补宜适度,适可而止,补勿过偏

进补的目的在于谐调阴阳,宜恰到好处,不可过偏。过偏则反而成害,导致阴阳新的失衡,使机体遭受又一次损伤。例如,虽属气虚,但一味大剂补气而不顾及其他,补之太过,反而导致气机壅滞,出现胸、腹胀满,升降失调;虽为阴虚,但一味大剂养阴而不注意适度,补阴太过,反而遏伤阳气,致使人体阴寒凝重,出现阴盛阳衰之候。

3.不滥用“药物食品”

近年来,一些“药物食品”畅销,但长期大量服用这些食品可能有害健康。例如有人长期用甘草泡水代茶饮。甘草虽是最常用的一味药,药性缓和,调和诸药,但不宜久服。如长期大量应用甘草,会出现水肿、血压增高、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症状。肾病患者更要慎用甘草。

卫健委公告明确不是普通食品的名单:西洋参、鱼肝油、灵芝(赤芝)、紫芝、冬虫夏草、莲子芯、薰衣草、大豆异黄酮、灵芝孢子粉、鹿角、龟甲。

4.不忽视药物配伍

中药有“性味”之分,药食同源的药物都有“寒、热、温、凉”四性。如果忽略药物的配伍,“寒温”乱用,不仅不会见效,反而可能危害健康。寒性、凉性药物均属阴,具有生津解渴、清热泻火、解毒消炎等作用,如给寒性体质的人服用,等于“雪上加霜”;温性、热性药物均属阳,具有振奋阳气、驱散寒邪、通脉止痛等作用,如给热性体质的人服用,等于“火上浇油”。

5.辩证施用

食疗是医事活动,需咨询医生、药师。例如,虚人当补,但虚人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故进补时一定要分清脏腑、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辨证施补,方可取得益寿延年之效,而不致出现偏颇。 三、常用药食同源中药

丁 香

【来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能】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用法与用量】1~3g,内服或研末外敷。 【注意】不宜与郁金同用。

常见药食同源中药的基本知识

2020年山东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习材料——常见药食同源中药的基本知识冯帅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同时也是药物,它们之间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87ri2jsw102tjb2ixwe3xy6q955p4014t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