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作者:孙春燕 令狐文生 李倩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12期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在专业基础理论的教育方面很扎实,但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方面却有很大的不足。本文探索了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将教育的首要目标 “立德树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探索。
关键词:地方高校,立德树人,思政教育,时代新人
中国高等教育在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却有很长的路要走。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立德树人”。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在培养造就人才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梦的关键。本文从环境分析化学教学为例从教学目标设立和教学方法与举措两个方面进行了将“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探索。
(一)将思政教育写进教学大纲
中华民族处于一个新的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尤为重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进一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大纲编写中,以专业课程知识讲授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整个教学大纲中,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通过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各门专业课程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各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应结合以下内容进行教学大纲设计。
1. 核心价值观---富强: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提高综合国力,圆中国梦。 2. 核心价值观---爱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展现时代精神; 3. 核心价值观---敬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有研究和创新精神;
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