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有时候需要评估自己的综合实力,但是如果比较弱的情况下也不一定就要放弃,大家可以多参考下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分享,今天我来分析一下我当时考研的一些方法技巧。
政治性价比较高,投入时间不用太长。一般是九月开始准备,但是提前一点可能更好。我是七月暑假开始,每天中午抽点时间看马原原理的讲解视频。暑假报了全科辅导班,按照讲义划得重点把四本书都过了一遍。暑假最好能把基础过个一两遍最好。9月后,我每天上午开始做练习题。每天看一章,并且把练习题里对应的单选、多选做一遍。应该到10月下半月就可以做完。完成练习题后,我复习了当代时政和真题里面的所有选择题。11月主要是开始狂背分析题,李凡的预测卷押题卷等等模拟卷都可以选择。
辅导书方面我用的全是李凡老师政治新时器的那一套。包括《政治新时器》、练习题、真题。当代时政、20天20题。建议大家平时养成一个总结的习惯,因为政治里面要背的很多很容易混,找一个笔记本写下来。并且把易错题写进去。另外就是要注重平时对分析题的练习。预测卷不可能都把所有考题预测到,遇到不会的题并且又没有文科基础不能靠自己写的话,直接抄材料分数会很低。选择题我平均能对到30分以上,但是考试的时候分析题吃亏了,因为之前没练过分析题,所以政治没达到预期的分数。
英语比较难。也有方法。 (1)正视基础
17、18这两年的英语试题网上的评论都是偏难,我却连续两年都考了71分。我觉得谈英语复试如果只说我没花太多的时间,没太为英语纠结,那是误导大家。我想先谈谈我的英语基础。我四级616分,六级591分,大学四年我一直没有放弃对英语的复习,只要我能够早起,英语晨读是不可或缺的一天的开始。因为我二战时身边有好几个二战,战友,有一个是六级没过的基础,但复习很努力,除了真题以外的阅读做了三四百篇,每篇认真总结,真题也做了两三遍,考了55分。有一个是六级考两次才过,但一直在英语学校做口语助教,没做真题以外的阅读,只是弄了几遍真题,考了70分。我呢,是六级近六百,真题以外的阅读做了二百篇,真题做了一遍半,考了71分。之前看考研经验说没过四六级,考研考七八十分,我觉得他可能忘了讲自己考研这一年在英语上下的功夫,或者自
己平时看电影参加演讲之类接触英语的体验。所以,正视自己的英语基础是制定英语复习计划的开始。
(2)资料方法
复习规划因人而异,就像我上面列举的战友有的靠阅读题海战术,有的靠真题重复钻研,没有一定之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好。前者需要课外阅读和真题结合,后者就是真题的反复了。但有几本资料是必备的:真题方面是木糖英语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阅读方面是蛋核英语的阅读理解基础一百篇,到最后考前一个月再买套模拟题,版本我觉得不太重要,因为做模拟题的目的就是维持之前做题的语感,并帮助计算考试时间,难易都没关系。
关于具体的复习方法,大家按自己四六级的复习来就可以。我讲讲我做阅读的一点体会。每天做2到4篇,保持语感,很重要。当然每天做完都要总结生词和自己做错的原因,第二天做新题之前要先把头天的总结看一遍。 (3)关于词汇
词汇复习也按个人四六级的复习方法就好。我不太喜欢用词汇书,而是靠做题目记单词。不管是真题还是课外阅读,我都会把里面的生词整理到一个便利贴大小的本子上。然后第二天早读时背一遍,做新阅读之前背一遍,睡前再抄抄巩固一遍,就这样循环进行。真题的词汇是必须死死记住的,课外阅读的词汇尽可能的多记,虽然很多是超纲的,但因为材料涉及的网络,校园,经济等一些专用词汇考试时也多有涉及,记下来考试看到不会慌。另外我还用过一个《一本单词》的单词书,每天记三五十个。总之,我觉得把单词放到文章中来记忆比死背词汇书更好一点,不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大家可以关注蛋核英语或者木糖英语的微信,基本准时发一些阅读短文。
专业课:
很多学弟学妹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复习的,现在开始复习晚吗之类的问题。一般来讲,从六月之前开始复习都不算晚。但是不得不说,我见过从二月开始复习没有考上的,也见过九月开始复习考400+的,还见过太多二战分数甚至不如一战的,所以复习周期这件事情很难量化,只能说一些我自己的体会。
首先来说是别准备太早,有的同学对我这句话是怀疑的,早复习难道有错吗?其实没错,但就是容易后劲不足,我去年是从三月份开始琢磨的考研,当时
听到了一样的话,我表示了自己的不屑,认为一定要提早拉开差距,笨鸟先飞。但到后来十月中旬的时候,我就经历了第一轮的瓶颈期,当时我的复习进度领先很多,自己复习的也很好,每天甚至感觉没什么可以学了。实际上并不上这样,真正的战斗还没有开始呢。到后来,当大家冲刺的时候,我就感觉很累,很疲惫,战线实在是太长。所以我建议大家,别跑太急,既然是长久战那就匀速前进。
去年这个时候,四月中旬,我就已经拒绝一切约会一切活动了。其实后来想想,纯属自虐,前期不用把自己搞太累,陷入“考研的深度自我麻醉”。打好基础足够,在暑假的时候,建议不要回家,找几个考研的朋友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三五成群,每天一起复习。我当时就是这样,暑假依旧每天在图书馆。家里诱惑太多,舒适的床,冰箱里的酸奶,时时刻刻侵蚀复习的时间。“得暑假者得考研”。暑假去了图书馆你会惊奇的发现,周边都是考研的同学,学习气氛浓郁。
专业课的复习一定要有规划,大到整体计划,小到每天安排。最好都要做到心里有数。我是买了一本能记事的台历,每月计划写到后面,心情记录前面~还有一个小本子写每天安排。有时盲目向前跑不如停下来思考,尤其是考研这样的长期战,更要心里有数,时间分配计划好才不会导致后期慌乱呀。
其实我现在走过了再去反观考研的历程,真的挺感慨的,我发现并不是越努力的人越成功,有些看似不那么努力的人反而考出来让大家刮目相看。因为考研考的不仅仅是知识,结果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你的报考院校,你的心态,甚至有些运气成分,而且你看到得不代表真正的学习效果。我周围背书背到嗓子哑掉的都不在少数,当时我嗓子没哑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话其实我只是背书不习惯那么大声罢了。所以说,每个人有自己的方法和节奏,努力是一个必备条件,想成功一定要努力,但它不是唯一的充分条件,希望大家都能放平心态,调整状态,通过努力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吧!
考研就像是一场大家都蒙着眼睛的长跑,彼此看不见跑的有多快。你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快的跑下去,等到终点。听人劝,吃饱饭。多看看过来人的复习经验能少走弯路,大家可以在high研app上联系我。
2021云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专硕)考研真题经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