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格律诗的结构特点和五绝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诗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在我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排律等)。

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格律诗又叫做近体诗或者今体诗。这是唐朝人的说法,我们至今沿用。 唐朝人把在格律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都称为古体诗。 二、格律诗的结构特点

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也就是说,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 2:各句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

每句五个字,共四句的,叫五绝;八句的叫五律。

每句都是七个字,四句的叫七绝,八句的叫七律。 3:一韵到底,必须押平声韵。

a,押平声韵,近体诗不能押仄声韵。

b,偶句必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奇句不韵。) (至于一些作者故意写仄韵律绝的,那是例外。)

也就是说。一首诗中只能押一个韵,不能换韵;并且押韵的字必须是平声。 偶数句(2、4、6、8句)必须押韵; 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奇数句不押韵,并且句子尾部的那个字必须是仄声。 押韵句的尾字叫韵脚,不押韵的尾字叫白脚。

4:律诗,中间两联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一般不要四联全对仗。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

律诗的第一联(1、2两句)叫首联,第二联(3、4两句)叫颔联;第三联(5、6两句)叫颈联;第四联(7、8两句)叫尾联。(颔是下颌的意思,颈是脖子的意思,) 5: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 三、格律诗的平仄和标准句式 平仄,说简单点,就是声调。 汉字的四声:

汉语乃一字一音,汉字的声调有不同,古汉字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 唐代诗人对汉字四声作了巧妙的二元化处理,即平声归于一调,仍叫平声; 上、去、入声归于一调,谓之仄声。 这就是格律诗中所说的平仄二调。

诗词格律中所讲的平,乃指平声字仄乃指仄声字(上、去、入)。

换句话说,在律格中,平声字位只能用平声字,仄声字位可用上声字、去声字或入声字。 现代汉语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其中,阴平、阳平属平声;上声、去声属仄声。 古代的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分散到现代的四声中去了,但在一些地方方言中还存在入声,所以写格律诗用旧韵时一定要考虑入声字。 例如:

李端《听筝》(古韵)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其中:“鸣筝金”三字、“房前”二字、“周郎”二字、“时时”二字以及“弦”字都是平声字;

其它,“粟”是入声字、“柱”是去声字、“素”是去声字、“手” 是上声字、“玉” 是入声字、“欲” 是去声字、“得” 是入声字、“顾” 是去声字、“误” 是去声字、“拂” 是入声字,统称为仄声字。

故而这首五言绝句(简称为五絶)的平仄格律如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其中,“平”表示该字位用平声字;“仄”表示该字位用仄声字;带“*”号者为韵脚,即这些字要求押韵。 格律诗的标准句式:

诗歌格律产生的原动力是诗人对诗歌音律乐美感的追求。 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是以每句四个字为主。 大家读过《诗经》,可以知道。

由于格律诗追求的是音律乐美感,因此,它要求句内平仄相间,(也就是一句诗中平声字和仄声字要交错使用)以显语调的抑扬顿挫之韵美, 另外,为了满足诗句中叠字的应用,诗人就规定了“平仄叠声相间”原则。所谓叠声是指相邻两个字的平仄声调相同,或同为平声,或同为仄声。 因此最基本的四言格律诗的基本句式就是:“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这两种句式。这两个句式很好记,两平两仄或者两仄两平。

那么,根据这一原则,以这两个基础句式为基础,在每个句式前或后各加一个字,就变成了五言格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式。(七言的也一共有四个,七言的以后再讲)。 五言格律诗的这四个标准句式是: A、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 C、仄仄平平仄 D、平平仄仄平

具体的加字方法是,在前边加相同声调的字,在后边加相反声调的字。(前同后反)

“仄仄平平”在前边加与开头“仄”相同的“仄”,在后边加与结尾“平”相反的“仄”,就成了以下两种句式: B、仄仄仄平平 C、仄仄平平仄 注意(1):A、B是一组;A、B组中的特点是前三后二,也就是说前边三个声调一致,后边两个声调一致,三平两仄,或者三仄两平。A句和B句平仄相反。

C、D是一组;特点是二、二、一,也就是说前边两字声调一致,中间两字声调一致,最后一个字声调和开头两字的声调一致;两仄两平一仄,或者两平两仄一平。 (一定要记住这四个句式。) 注意(2):A、C是一类,都是仄尾(句子的结尾的字是仄声),这类句子在格律诗中只能用在奇数句子上(1、3、5、7句);

B、D为一类,这两个句式的特点是,都是平尾(句子结尾的字是平声),这类句子要用在偶数句子上,诗的第一句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四、

五言绝句的四个基本类型: 按粘对规则,四式标准句子轮番领头,所得到的四句式组合,可组成押平韵的四首五言绝句。 第一个类型:平起式 两字压韵 (平起首句不押韵式)(开头两字为平声字,就叫平起,关键是第二个字。) 李端《听筝》

A、平平平仄仄, ——鸣筝金粟柱, B、仄仄仄平平。(韵)——素手玉房前。

C、仄仄平平仄, ——欲得周郎顾, D、平平仄仄平。(韵)——时时误拂弦。

开头两字“鸣筝”为平声字,平起;首句“柱”不押韵,二、四句“前、弦”两字押韵。 在这个类型里,第二、四两句必须押韵(“前、弦”两字压韵)并且必须是平声字。 一、三两句不押韵,并且句尾的两个字必须仄声(“柱、顾”都是仄声字)。

在绝句中,第一、四两句开头的两个字的声调应该一致,如本诗中的“鸣筝”和“时时”都是平声。

第二、三两句开头的两个字的声调应该一致,如本诗中的“素手”和“欲得”都是仄声(主要是第二个字的声调)。

第二个类型:仄起式 两字压韵(仄起首句不押韵式) 王之涣《登鹳雀楼》

C、仄仄平平仄, ——白日依山尽, D、平平仄仄平。(韵)——黄河入海流。

A、[平]平平仄仄, ——欲穷千里目, B、仄仄仄平平。(韵)——更上一层楼。

开头两字“白日”为仄声字,仄起;首句“尽”不押韵,二、四句“流、楼”两字压韵。 第三个类型:平起式 三字压韵(平起首句押韵式) 李益《鹧鸪词》

D、平平仄仄平, (韵)——湘江斑竹枝, B、仄仄仄平平。(韵)——锦翅鹧鸪飞。

C、仄仄平平仄, ——处处湘云合, D、平平仄仄平。(韵)——郎从何处归?

开头两字“湘江”为平声字,平起;首句“枝”押韵,一、二、四句“枝、飞、归”三字押韵。

第四个类型:仄起式 三字压韵 (仄起首句押韵式) 元稹《行宫》 B、仄仄仄平平,(韵)——寥落古行宫, D、平平仄仄平。(韵)——宫花寂寞红。

A、平平平仄仄, ——白头宫女在, B、仄仄仄平平。(韵)——闲坐说玄宗。

开头两字“寥落”为仄声字,仄起;首句“宫”押韵,一、二、四句“宫、红、宗”三字押韵。

大家关键要记住第一种类型,然后推导,就可得出其他类型。 第一种类型

A、平平平仄仄, B、仄仄仄平平。(韵)

格律诗的结构特点和五绝

一、什么是格律诗格律诗是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在我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排律等)。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格律诗又叫做近体诗或者今体诗。这是唐朝人的说法,我们至今沿用。唐朝人把在格律诗形成以前,除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1qur5i3go4m0xd0pw4b4c2db011p100m4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