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文艺心理学论述题 -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论述题汇总

? 第一章

一、(论3)用荣格的文艺心理学理论分析原型与特定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和特定的原型切入)

答:与艺术家的集体无意识相联系的重要概念是原型。在《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荣格指出,“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测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是一切心理反应所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

下面是运用原型分析的方法对“雨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联系”的论述。

远古时代祈雨、止雨及云雨原型规定了中国诗人喜雨、苦雨、爱恋的情感模式。雨不仅是一个文化意象,而且也是一个诗歌意象。雨的意象具有思想的启示意义,也具有艺术的审美意味,从而拓展出了一个广大而幽微的思维与想象空间,所谓“楚雨含情皆有托”。雨中吟诗已成为中国诗人的传统。

一、雨与诗的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主,牧为辅。真正使人认识到雨水的重要性是在农牧业产生之后。(雨水是农业的命脉,或旱或涝直接影响到庄稼的收成,甚至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早就认识到雨水对谷物生长的重要性。)《诗经·小雅·信南山》说雨水“生我百谷”。但同时,《尔雅·释天》又谓:“久雨谓之淫”,淫就是雨水多成灾,危害庄稼生长。有雨无雨,不仅对农业,对牧业生产也同样非常重要。所以,古人希望下雨时间上和数量上都要合适,“甘雨时降,万物以嘉。”然而大自然自有它执拗的个性,未必皆听人类摆弄,风调雨顺的年景毕竟是不多的。有时甚至完全与人的意愿相反,于是促使人们去寻觅雨水的生成秘密,探索雨水的生命形态。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对雨、雨神的崇拜。这样,雨这个原型就更具有了普遍的力量。

对雨的祈求及对雨神的崇拜也雕塑着人类的情感模式,孕育了对雨的原始歌唱。原始的祈雨活动,不仅是宗教活动,也是艺术活动。雨师是人类最早的原始歌手之一,在对雨的歌唱中出现了人类最早的原始歌谣,由此我们得以发现诗与雨的原始联系。

二、雨的原型与诗中之雨的情感模式

原型是对一个民族的艺术与文化具有规范和启示意义的心理结构,原始意象的基本内容制约着诗人的情感表现空间。弗莱说:“就意义方面而论,神话世界同样可看作一个充满活动的场所或领域,同时需牢记一个原则:诗的意义或模式是一种具有概念内容的意象结构。”这段话从诗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诗的意象蕴藏着丰富的原始神话内容,而另一方面原始意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诗人情感世界的大致趋向。

文学史的发展进一步证明,雨乃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传统抒情意象,古代诗人也往往习惯于作雨中行吟。李义山在《梓州吟罢寄同舍》中写到:“楚雨含情皆有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诗人们的雨中吟唱存在着喜雨、苦雨、爱恋的三种基本情感模式,而这些情感模式的形成是因原始世界的祈雨、止雨、云雨原型密切联系的,诗的吟咏回响着原始世界的声音。

- 1 -

三、雨意象的升华

雨,做为一种自然现象,来去不定,从一开始就为原始先民崇拜,渐而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喜雨、苦雨和爱恋的情感模式,此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又多有引申,其“能指”与“所指”均大大扩大,到后来,几乎可以寄托人类所有的情感形态。

雨,一步步被罩上一层层神秘的面纱为历代诗家青睐并完成了“物象——表象——意象”的进化且具有非盈的生命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寓意。

综上所述,雨的意象传达着明丽清秀,洁净淘洗,生动传神的古典美学风韵。雨已被文人墨客们寄寓了种种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因此,它就有了丰盈、灿烂、多义、朦胧的审美品格,使得历代诗家对它如此垂青。现代诗坛也出现了李金发的《微雨》、戴望舒的《雨巷》、卡之林的《雨同我》等著名诗篇中都以雨作为抒情意象,可见,雨这一原始意象具有融贯古今、震撼心灵的巨大力量。

- 2 -

二、(论4)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理论中的有关观点具体分析某个作家的创作或某部文艺作品。

答:曹禺是我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在中国近代话剧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我们知道,在曹禺的作品中,《雷雨》是最为经典的。在《雷雨》中,最值得人回味、最具有“雷雨性”强烈个性的其实是蘩漪。

下面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角度对蘩漪内心的分析,对其形象进行解读。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整体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在一个精神健康的人身上,这三个部分是统一的,相互协调的,这三个部分的相互协作使得他能够在自己的环境里,进行有效的令人满意生活和工作。反之,这个人就属于顺应不良的类型。他会对自己不满,对妨碍自己的他人不满,对现实生活乃至整个世界不满,他就会变得发狂或消沉。”他的这段理论可以说切中繁漪悲剧性格构成的主观因素。

一、 “本我”的原始表现——蘩漪的疯狂的爱

弗洛伊德告诉我们: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这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各种本能冲动的总和。弗洛伊德指出,“本我”不服从任何秩序,一味追求本能的需要和满足。它完全无视任何道德规范,追求快乐是它的唯一原则。

我们可以得知,“本我”的唯一功能是尽快地发泄由于内部或外部刺激而引起的兴奋。“本我”遵循的是“唯乐原则”。“唯乐原则”的目的就是避免痛苦,寻求欢乐,满足本能的需要。“本我”对蘩漪性格、思维和行为最直接的表现,莫过于她对继子周萍变态而疯狂的爱恋中。蘩漪和周萍的矛盾是整部《雷雨》的重要线索,他们的悲剧历程贯穿全剧始终,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蘩漪在对待与继子周萍的不伦关系这一点上,更多的将自己的绝望而饱受压抑的欲望投入其中,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二、“自我”的现实压抑——蘩漪矛盾的现实感受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自我遵循的是“唯实原则”,所谓“实”就是外界存在的东西,“唯实原则”的目的就是讲求实际的需要,设法使兴奋与紧张以适当的排泄。“唯实原则”的实行,并不意味着“唯乐原则”的放弃,而只是考虑到实际的需要,暂时将它搁在一边。

繁漪之所以愿意嫁给周朴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钱有势,与自家门当户对,有优厚的物质条件供她享乐,有显赫的地位使她感到体面。但她没有想到等待她的会是闷罐般的囚牢生活。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周家,“本我”遭到极大的压抑。这时,她之所以没有弃家远逃,又是“唯实原则”在内心起作用。一方面她过惯了舒适豪华的生活,一时无法割舍,另一方面她对周萍还抱有幻想,觉得跟他走,不仅可以得到感情的慰藉,而且仍然可以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这也就是说,她之所以能够控制本能的冲动,推迟自己对周萍这个罪恶家庭彻底报复的行动,是出于实际需要,权衡了利弊的。

我们可以看到,“自我”的现实压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蘩漪的这种矛盾的现实感受,一方面她想追求“本我”的实现,同周萍私奔,满足自己内心对爱情和性欲的渴望,另一更面她又无法面对脱离周家之后的生活。这种矛盾的现实感受也是蘩漪精神压抑的重要因素。

- 3 -

三、“超我”的精神枷锁——蘩漪痛苦的源泉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它包括品德和良心两部分,繁漪并非是一个赤裸裸的泛性论者、不知羞耻的女人。她十分清楚自己与异子之间的勾搭与伦理相违背,为世人所唾弃。另外,儿子周冲的存在多少使她有些不安和内疚,正是这种超我的抑制,才使她的本能冲动大部分是以隐蔽的方式而宣泄。

(蘩漪说到底也只是一个生活在旧式社会中受过旧式教育的女人,她的头顶有高高的道德光环和来自旧式传统礼教和新式教育的双重映照,她想要满足自身的欲望,想要逃脱周朴园设下的牢笼,却没有更进一步的行为,是因为她本身就给自己设下了这种道德意义上的精神枷锁。)蘩漪痛苦的最终来源,就是这中精神枷锁的存在,她想要冲破它,却又始终被它所禁锢。

四、“本我”与“超我”的抗衡——蘩漪的最终灭亡

弗洛依德认为, 欲望的幻灭“似乎常常并不导致有目的行动,而是导致防御性的行动,因此便导致了精神病的产生”。 蘩漪的灭亡可是说是她内心“本我”与“超我”相抗衡的结果,她的“本我”的欲望——与周萍的肉体关系和爱情因周萍的抛弃和自身以及周围各种道德上的压抑和抑制而无法实现,那么在这种情况中情况之下,内心的欲望与现实的压抑就有了一种不断地抗衡的过程,这种抗衡造成了蘩漪的痛苦和疯狂,最终她冲破压抑的束缚,在“本我”欲望完全幻灭的绝境中,走向疯狂,疯狂的报复所有造成这种结果的人,疯狂地报复着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现实,而她的疯狂举动的结果,是整个家族、自己的情人、儿子的灭亡,这当然也导致了自身完全的幻灭!

综上所述,我们我们用精神分析的批评形式去解读蘩漪,解读《雷雨》,解读曹禺,无疑可是更深入也更透彻的认识原著和原著所包含的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 4 -

?

第二章

三、(论2)用具体例证分析童年经验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答:一个人的童年经验常常为他的整个人生定下基调,并规范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宿因,在个体发展史上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童年时期一些印象深刻的经验往往给艺术家的一生涂上一种特殊的基调和底色,影响着艺术家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情感或情绪的基调。童年经验分为缺失性经验与丰富性经验,前者即“童年生活很不幸或物质匮乏,或是精神遭受摧残、压抑,生活极端抑郁沉重”,后者即“童年生活很幸福,物质、精神两方面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生活充实而绚丽多彩”。通常认为,缺失性经验容易造就作品沉郁、苍凉或激烈、焦灼的风格;而丰富性经验常使作家笔下流淌出恬静、温柔、富有诗意的篇章。

下面就以张爱玲和冰心为例,论述童年经验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一、缺失性童年经验与艺术创作

艺术家童年时父母亡故或离异、家道中落等的痛苦经验即是艺术家的缺失性体验,对其创作影响巨大。痛苦的体验常常能使艺术家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博大的同情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童年的痛苦体验对艺术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内在的,它造就了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和意志结构,艺术家一生的体验都要经过这个结构的过滤和折光,因此即使不是直接表现,也常常会作为一种基调渗透在作品中。

在现代文学中,张爱玲是我们熟悉的作家之一。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与二三十年代的其他作家塑造的“时代新女性”不同,她描写的女性或庸俗、或浅薄、或放荡、或变态,就连一向被视为最高尚、最无私的母爱也被她刻画的千疮百孔,这些母亲形象黯淡无光,甚至被扭曲、异化,并且充满了调侃、亵渎和批判。在张爱玲犀利的笔锋下,我们看到,母亲的形象无力招架沉重的传统,她们感情扭曲、心灵异化,失去了母爱神圣的光环。张爱玲颠覆了传统的母亲形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应该归结于她的童年体验。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与其童年生活的重创和严重的母爱缺失有着直接关系。

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庸俗、冷漠自私甚至变态。在童年张爱玲的眼中,生母虽然受过受过高等教育,但在思想上却还是中国传统女性,不敢对丈夫荒唐的行径作出反抗。张爱玲在后来由于金钱问题与母亲造成了大堆矛盾使其过早洞见到人性的自私与冷酷。童年时期后母对张爱玲残忍暴戾。于是在张爱玲的字典里,后母便成为疯狂和变态的代名词。这些童年经验直接或间接地渗透了到作家的创作之中,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丰富性童年体验与艺术创作

艺术家童年时期对爱的温暖的丰富性体验,是他们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及必要条件。他们欢乐幸福的体验,对其创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快乐可以为创作提供更好的智力活动背景。

著名女作家冰心,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着爱的温馨家庭。创作早期以不同的文学样式集中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美等基本主题。她的体验生成与她的童年经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冰心以“爱的哲学”贯穿创作一生,成为当代文学史上有相当影响的作家。我们读冰心的诗歌、散文,都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浓浓爱意,如春风拂面。从冰心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更能看出童年经验对艺术家的创作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 5 -

文艺心理学论述题 -

论述题汇总?第一章一、(论3)用荣格的文艺心理学理论分析原型与特定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和特定的原型切入)答:与艺术家的集体无意识相联系的重要概念是原型。在《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荣格指出,“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测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是一切心理反应所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13ck6nqne86wqu5roq73pebe0ioab00lj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