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对比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对比

【摘 要】目的:对比先兆流产患者分别采用黄体酮、地屈孕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52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照组采用黄体酮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为84.61%,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6.1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孕激素、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情况较为明显(P<0.05)。结论:先兆流产采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明显提高患者保胎成功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先兆流产;黄体酮;地屈孕酮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73-02 先兆流产常见于妊娠早期,特别是在胎盘没有形成之前,由于机体没有足够的黄体功能造成子宫肌肉有着较强的收缩性,造成发生先兆流产症状[1]。另外,全身性疾病、遗传基因缺陷、生殖器官异常、免疫因素、创伤等方面的原因均会造成先兆流产疾病,先兆流产患者中有大概30%~65%的患者是因为黄体功能不全造成的。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9月到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52例先兆流

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52例先兆流产作为研究对象,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年龄(28.2±2.1)岁。患者的孕周在4~11周之间,平均孕周为(7.21±1.5)周。本组患者阴道均有少量出血,没有排除妊娠物,停经周数以及子宫大小处于一致的状态下,临床诊断标准与《妇产科学》的标准互相符合。将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全面排除。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区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区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别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首次采用40mg地屈孕酮片给予口服治疗,间隔8h后采用10mg地屈孕酮给予口服治疗,直到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后停止给药。对照组患者采用20mg黄体酮给予肌肉注射治疗,1次/d,直到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后停止给药。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均给予卧床休息,严禁与配偶发生性关系,均采用叶酸给予口服。如出血时间超过3d,则采用抗感染药物给予联合治疗,每隔一段时间检测超声以及血清孕酮等指标,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3临床效果评估标准 保胎成功:患者的临床体征、临床症状等全面消失,患者的P水平与正常妊娠人群一样,以

规律增长呈现,通过B超对患者进行复查,发现胚胎仍然存活。保胎失败:患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后临床体征、临床症状仍然存在,同时出现流产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对象研究数据均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做好分析处理工作,通过率(%)代表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组间数据对比,采取 ±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 对照组保胎成功21例,保胎失败5例,保胎成功率为80.77%,观察组保胎成功25例,保胎失败1例,保胎成功率为96.1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孕激素、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指标没有明显区别(P>0.05),观察组孕激素、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情况较为明显,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先兆流产疾病临床治疗中黄体酮制剂是较为常见的药物,黄体酮属于孕激素,主要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制造,

使增值状态下的子宫内膜能够在分泌状态下的子宫内膜快速进入,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加强子宫供血以及供养,使孕卵着床时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内源性孕酮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明显改善绒毛缺血的状况,逐渐降低子宫组织的激惹性,从根本上抑制淋巴细胞活性的发展,使淋巴细胞的快速增值、白细胞介素Ⅰ活性降低的情况受到阻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沉积糖原,加快提升胎儿成熟度、蜕膜生长的速度,明显降低新生儿疾病发病率[2]。以往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黄体酮药物进行治疗时,给药方式均是以肌肉内注射为主,患者之所以出现先兆流产症状主要是因为有着较低的妊娠激素水平。妊娠初期患者血清孕酮主要是通过滋养体或者黄体将孕酮分泌获得的。处于高浓度状态下的子宫鸡蛋白会出现增加合成的情况,子宫肌细胞受到雌激素、前列素相对明显的作用,能够明显的镇静子宫肌层[3]。由于黄体酮真机属于油剂类型的药物,长时间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会导致局部组织出现变态反应的情况,造成注射位置出现硬结红肿等症状,患者需要在医院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觉得较为麻烦,依从性低。

地屈孕酮药物是与口服孕激素较为相似的天然孕酮药物,该药物有着和内源性激素相同的分子结构,受体之间有着较强的亲和力,结合受体后能够降低流产的发生率。口服地屈孕酮药物有着较高的利用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不会发

生肾上腺皮质激素、蛋白同化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症状,不会抑制垂体性腺轴,在先兆流产患者中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4]。药物能够对T细胞启到调节性的作用,对效应性T细胞活化、反应性T细胞的免疫效应等有一定的抑制。先兆流产患者主要是因为细胞因子平衡状态出现失调,通过地屈孕酮药物进行治疗,使失衡的情况得到有效纠正,促进Th1细胞因子水平得到降低,加快Th1细胞因子往Th2型细胞因子转化的速度,对母胎免疫形成良好的耐受启到促进的作用,确保继续妊娠得到维持。地屈孕酮药物能够使血管平滑肌、子宫平滑肌得到松弛,使胎盘循环的情况得到改善,对宫缩有所抑制。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为80.77%,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6.1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孕激素、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情况较为明显(P<0.05)。 研究表明,先兆流产患者采用地屈孕酮给予临床治疗,保胎效果较为良好,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董金芳,王燕.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 8(18):822-823. [2] 吴海娟.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4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 (18):182-183.

[3] 应建波,吴国华.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流

产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1,7(15):154-155. [4] 陈浮,王毅.地屈孕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5(02):633-634.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对比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对比先兆流产患者分别采用黄体酮、地屈孕酮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52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照组采用黄体酮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为84.61%,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6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07ox2smct4i6jo0x1m776vac3ljqt012d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