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第3讲电容器与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3讲 电容器与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考点1 电容器及其动态变化

1.两个公式的比较 公式 公式 特点 意义 Q?ΔQ?C=?C=? U?ΔU?定义式,适用于一切电容器 对某电容器Q∝U,但=C不变,反映容纳电荷的本领 C=εrS 4πkd决定式,适用于平行板电容器 QUC∝εr,C∝S,C∝,反映了影响电d容大小的因素 12.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思路 (1)确定不变量,分析是电压不变还是所带电荷量不变. (2)根据决定式C=分析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变化.

4πkd(3)根据定义式C=分析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或两极板间电压的变化. (4)根据E=分析电容器极板间场强的变化. 考向1 电容器带电量不变

1.(2019·安徽宿州一模)(多选)如图为某一机器人上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工作时的简化模型图.当被测物体在左右方向发生位移时,电介质板随之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移动,连接电容器的静电计会显示电容器电压的变化,进而能测出电容的变化,最后就能探测到物体位移的变化,若静电计上的指针偏角为θ,则被测物体( BC )

εrSQUUd

A.向左移动时,θ增大 B.向右移动时,θ增大

1

C.向左移动时,θ减小 D.向右移动时,θ减小

解析:由公式C=,可知当被测物体带动电介质板向左移动时,导致两极板间电

4πkd介质增加,则电容C增大,由公式C=可知电荷量Q不变时,U减小,则θ减小,故A错误,C正确;由公式C=,可知当被测物体带动电介质板向右移动时,导致两极板间电

4πkd介质减少,则电容C减小,由公式C=可知电荷量Q不变时,U增大,则θ增大,故B正确,D错误.

考向2 电容器电势差不变

2.(多选)如图所示,两块较大的金属板A、B相距为d,平行放置并与一电源相连,S闭合后,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 )

εrSQUεrSQU

A.若将S断开,则油滴将做自由落体运动,G表中无电流

B.若将A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仍然静止,G表中有b→a的电流 C.若将A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表中有b→a的电流 D.若将A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表中有b→a的电流 解析:将S断开,电容器电量不变,板间场强不变,故油滴仍处于静止状态,选项A错误;若S闭合,将A板左移,由E=可知,E不变,油滴仍静止,由C=可知正对

d4πkd面积减小时电容C变小,则电容器极板电量Q=CU变小,电容器放电,则有b→a的电流,故选项B正确;将A板上移,由E=可知,E变小,油滴应向下加速运动,由C=可d4πkd知板间距离增大时电容C变小,电容器要放电,则有b→a的电流流过G,故选项C正确;当A板下移时,板间电场强度增大,油滴受的电场力增加,油滴向上加速运动,由C=

UεrSUεrSεrS4πkd可知板间距离减小时C增大,电容器要充电,则有a→b的电流流过G,故选项D错误.

考向3 两类问题综合应用

3.(2019·河南南阳月考)(多选)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与电源负极相连.现有一带电油滴位于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CD )

2

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 B.P点的电势将降低 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不变 D.电容器的极板带的电荷量不变

解析: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不变,由C=,d增大,

4πkd则C减小,又C=,则Q减小,但电路中有二极管,单向导通,故不会放电,电荷量Q不

εrSQUUQ4πkQ变,E===,d增大,则E不变,带电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带电油滴位于容器

dCdεrS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D正确.P点与下极板的电势差U=φP-0=Ed,而E、d不变,则φP不变,由EP=φPq得固定在P点的正电荷电势能不变,C正确,B错误.

求解电容器问题的两个常用技巧

(1)在电荷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E==

UQ4πkQ=知,电场强度与板间距离无关. dCdεrSεrSU(2)对平行板电容器的有关物理量Q、E、U、C进行讨论时,关键在于弄清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在变量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因变量,利用C=、Q=CU和E=进

4πkdd行判断即可.

考点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

1.做直线运动的条件

(1)粒子所受合外力F合=0,粒子或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粒子所受合外力F合≠0,且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带电粒子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2.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问题的两种思路

(1)动力学观点:根据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确定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此方法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3

(2)功能观点:根据电场力对带电粒子所做的功等于带电粒子动能的变化求解.此方法既适用于匀强电场,也适用于非匀强电场.

1212

匀强电场中:W=qEd=qU=mv-mv0

22非匀强电场中:W=qU=Ek2-Ek1

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电容为C,极板间距

离为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

(2)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3)小球从开始下落到运动到下极板处的时间.

[审题指导] (1)力和运动分析:带电小球先做自由落体运动,进入电场后在电场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本题可从力和运动观点和能量观点求解. 【解析】 (1)由v=2gh得:v=2gh

(2)在极板间带电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qE=ma 0-v=2ad 解得:E=解得:Q=

2

2

mg?h+d?

U=Ed Q=CU qdCmg?h+d?

q12

(3)由h=gt1 0=v+at2 t=t1+t2

2解得:t=

h+dh2h

g【答案】 (1)2gh (2)(3)

mg?h+d?Cmg?h+d?

qdqh+dh2hg

1.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

4

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

2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D )

3

A.打到下极板上 B.在下极板处返回 C.在距上极板处返回

22

D.在距上极板d处返回

5

dddU3

解析:设板间电压为U,场强为E,则E=,由动能定理得mg·d-qEd=0.将下极板

d2d23U3d向上平移后,U不变,d′=d,则E′==E,设粒子在距上极板x处返回,则mg(+

332d22x)-qE′x=0,联立解得:x=d,故D正确,A、B、C错误.

2.(2018·全国卷Ⅲ)(多选)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连接在直流电源上,电容器的极板水平;两微粒a、b所带电荷量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使它们分别静止于电容器的上、下极板附近,与极板距离相等.现同时释放a、b,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在随后的某时刻t,a、

2

5

b经过电容器两极板间下半区域的同一水平面.a、b间的相互作用和重力可忽略.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BD )

A.a的质量比b的大

B.在t时刻,a的动能比b的大 C.在t时刻,a和b的电势能相等 D.在t时刻,a和b的动量大小相等

解析:本题考查电容器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由题设条件可知,微粒a向下运动,1qE微粒b向上运动,且在相等时间内,位移xa>xb,由运动学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可得:x=·2mt2,则maEkb,选项B正确;由动量定

理可得:qEt=p,则pa与pb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在t时刻,a、b在同一水平面上,电势φ相等,而两微粒的电性不同,由Ep=qφ,可知a和b的电势能不相等,选项C错误.

带电体在匀强电场中的直线运动问题的分析方法

5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第3讲电容器与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第3讲电容器与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考点1电容器及其动态变化1.两个公式的比较公式公式特点意义Q?ΔQ?C=?C=?U?ΔU?定义式,适用于一切电容器对某电容器Q∝U,但=C不变,反映容纳电荷的本领C=εrS4πkd决定式,适用于平行板电容器QUC∝εr,C∝S,C∝,反映了影响电d容大小的因素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v0j26hjtf8jj329nz0t2wkqq4mj6h00m1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