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1年颁布 英语课程标准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1.了解自然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 12.了解英语国家中的个人隐私习俗; 13. 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14. 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 15. 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 同时,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为此,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应努力做到:

(1)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发展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学习难度,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并使他们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2)尊重个体差异。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利用学生的不同潜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3)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时机和灵活的方法妥善处理语言实践中出现的错误。

(4)强调打好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素养和基本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以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创设具体语境并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升“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而服务。要积极尝试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

在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注意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语言操练与语言运用的关系以及教学与考试的关系。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体现以下要求:

(1)活动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实践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3)活动应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应使学生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整合,从而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活动应能激励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事情。

(4)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应有利于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联系,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3.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教师应做到:

(1)结合学生母语学习的经验和认知发展需求,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异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学习策略的能力:感知和模仿英语发音的特点;有效记忆和使用英语词汇的方法;理解英语句型的结构和语用功能;初步运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获取、处理和传递所需信息;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学习的策略等。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应强调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2)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整体安排学习策略的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发展具体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的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示范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创设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尝试和自我监控使用策略的情况和效果,并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并符合个人学习风格和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

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素养包括文化素养。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异国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拓展文化视野,同时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做到:

(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力,为开展跨文化交流做准备。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1)根据所在地区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对教材所做的补充和删减,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避免一味为了满足考试需要而对教材作调整。

(2)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动加以替换。也可根据需要扩展教学内容或添加活动步骤,比如增加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教师还可适当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或辩论活动,增加词汇学习活动或写作活动,从而丰富教学内容。

(3)根据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对教材编排顺序作适当的调整。比如,现实生活中发生了某一重要事件,该事件与教材中某个单元的话题相关但进度不同步,如果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没有大问题,就可以提前学习这个单元,使其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同步。

(4)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材中建议的教学方法,采用最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方法和步骤。

6.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常规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使各种教育技术都能科学地、合理地、恰当地、简约地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而服务。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

(1)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黑板、白板、卡片、简笔画、教学挂图、模型、实物等常规媒体,同时积极利用音像、网络以及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供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真实语言的语境,使英语学习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

(2)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等多种资源,提供充足的条件,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师资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有效推进英语教学。

(3)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注意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形式与过程更为直观、

生动、形象,以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

(4)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与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实例,丰富教学内容,正确处理讲授与多媒体手段使用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要注意目的性、恰当性、合理性。多媒体的使用不能替代师生课堂上真实而鲜活的语言交流、思维碰撞、情感互动和人际交往活动。

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英语课外活动应是课内活动的延伸和拓展,应能为学生用英语做事情提供更大的平台。活动要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和塑造性格。英语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应注意:

(1)形式多样、因地制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创造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的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剧,以及英语角、英语墙报、校园或班级刊物等,还可以举办演讲会、英语演出会、英语主题班会、英语作品展示会等,甚至可以参与社区英语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参与有组织的国际学生交流活动。

(2)注重兴趣,鼓励参与。英语课外活动设计应注意课内外活动的沟通、延伸和拓展,要着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注意鼓励、动员、吸引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为他们设计适合的形式和内容,使他们能够乐于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产生学习兴趣、动力并获得成功。在活动中要给予他们耐心的指导,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热情,尊重他们的参与方式,并注意因势利导。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课外活动具有新鲜感和活力。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尤其要突出童趣。

(3)鼓励自主,提供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策划和选择,要关注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做好活动的顾问和服务工作。学校要积极引导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避免使英语课外活动变成课业补习活动。

8.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在实施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深对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既要充分吸收和继承各种教学方法的可取之处,更要根据本标准所阐述的课程理念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师要特别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应做到:

(1)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掌握并不断更新学科专业知识。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系统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应能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表达观点和看法,用英语实施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并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不断更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既包括基本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也包括有关英语教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教师要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特点,根据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和学习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不断探索学生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教师要能够确定合理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连贯、清晰的教学过程,选择并创造性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教师还应注意观察教与学的过程,监控教与学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3)开展教学反思,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教学反思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反思,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要通过建立教学团队,构建合作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制和氛围,鼓励分享,促进交流,提炼适合个人特点的教学信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成为一个不断进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上述教学建议一,特提供部分教学案例供广大教师参考。见附录五。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与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及时、有效地监控,以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为此,特提出以下评价建议:

1.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应起到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评价要有利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及时了解课程的实施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还应有利于家长和社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目标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共同推进课程实施。

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以及评价的实施等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合作者。学生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和可行的评价工具,了解学习进程,发现和分析学习中的具体问题,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不断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观念,调整评价机制,采取有效的评价措施,支持和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评价的内容与标准要依据课程标准。因此,教师应当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及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内容,采用恰当形式。应避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查和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倾向,以切实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4.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在设计和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各阶段教学的特点与评价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认知水平,选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接近的形式以及平时测验、成长记录袋、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和表现性的评价形式,在诸如期末、学业等考试中,应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笔试中,客观性和主观性试题要合理配置。

5.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活动,其目的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合理有效的评价活动,及时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困难,为下一步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应坚持激励原则。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使学生通过参与展现自己学习进步的各种评价活动,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采用描述性评语、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方式,也可采用测试与非测试、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与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并应主动争取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

6.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如期末考试、毕业学业考试等。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手段,应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终结性评价应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确定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语言知识运用等部分。口试要重点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策略的使用。听力测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避免单纯辨音题等脱离语境的题型。终结性评价应以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为主,合理配置主观题和客观题。对语言知识的考查不能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更不能考查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小学的终结性评价应充分

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形式和内容,做到简单、实用。学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根据成绩对本地区或学校作任何形式的排名。

7.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教学与评价都是英语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评价是及时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评价要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平时的教学要避免为考而教、不考不教、以考代教的倾向,特别是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干扰正常教学的做法。要坚持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使教学始终立足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8.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以课程标准和平时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小学阶段的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小学中、低年级的终结性评价应采取与平时教学相近的、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小学高年级的终结性评价也应主要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合理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基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终结性评价的成绩评定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不宜采用百分制。

9.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初中毕业英语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级别水平的程度。英语学业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在英语方面听、说、读、写等四种语言技能的实践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听和读应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从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学生还要能够对信息加以判断、归纳、综合。说和写应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完成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发表意见和观点。英语学业考试需要以适当形式考查学生对具体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不是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更不是考查对知识的机械记忆。

英语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守以下原则:(1)要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2)要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避免单纯考查语言知识;(3)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4)要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况命题;(5)要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要控制题量;(6)要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

英语课程的评价要体现新课程的评价原则,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评价形式和评价手段。教师要不断学习和了解国内外语言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钻研语言评价技术与手段。既要积极尝试新的评价方法,也可以保留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在具体的评价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阶段英语学习的内容、目标以及评价的不同功能,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并进行合理组合。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建议,特

提供一些评价方式和方法供教师们参考。见附录六。

三、教材编写建议

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练习册、活动册、读物、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挂图、卡片、教学实物、计算机软件等。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材要以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编写依据。在满足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应尽可能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教材编写应体现以下原则:

1.思想性原则

英语教材既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媒介。教材选材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既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精华和中外文化的异同,还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提高文化鉴别能力,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中还应选编一定比例的介绍祖国文化的内容,积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及民主与法制教育。 2.科学性原则

2011年颁布 英语课程标准 - 图文

11.了解自然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义;12.了解英语国家中的个人隐私习俗;13.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娱和体育活动;14.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15.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力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u7ld0his62cg5g8iu4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