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解
1、低钾血症:血清钾的正常值为3.5~5.5mmol/L,低于3.5mol/L为低钾血症
2、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常见于肺或支气管破裂后,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呈活瓣状。每当吸气时,空气通过活瓣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闭合,空气不能排出 3、残胃癌:指因良性病变行胃大部切除术至少5年以上所发生的残胃原发性癌
4、Charcot三联症:当胆道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时,主要表现为Charcot三联症:腹痛、寒战发热、黄疸
5、解剖复位:骨折复位后,矫正了各种移位,恢复了正常解剖关系,称解剖复位 6、高钾血症:血清钾超过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
7、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杀灭所以微生物。
8、库欣反应: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减缓,血压升高 9、MODS: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是指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序贯继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
10、Murphy征:即墨菲征。患者平卧,医生站立于患者右侧,左手拇指放置于胆囊部位,即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第九肋软骨尖),其余四指放于右胸前下方,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借肝脏下移时,使发炎的胆囊与拇指接触后,患者如感觉疼痛加剧而突然屏气,即可诊断为墨菲征阳性,说明胆囊有急性炎症
11、颅内压增高症:各种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或颅腔容积变小,导致颅内压成人持续在200mmH2O以上,儿童在100mmH2O以上,称为颅内压增高
12、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
13、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介入性诊疗操作后并发的感染
14、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由细菌、化学或物理性损伤等因素所引起的腹膜和腹膜腔的急性炎症性病变
15、急性尿潴留: 指膀胱颈部一下严重梗阻,突然不能排出尿液,尿潴留于膀胱内。需及时诊断和处理
16、甲亢危象:是甲亢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所有甲亢症状的急骤加重和恶化。 17、外科休克:是一组由多种原因所引起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有效血量锐减是其共同特点。 18、纵隔扑动:纵隔随呼吸运动而左右移位的反常运动
19、橘皮样改变:乳腺癌时,癌肿阻滞皮内和皮下淋巴管,引起局部皮肤淋巴水肿,因毛囊处与皮下组织连接紧密,造成点状凹陷 问答
1、肠梗阻什么情况下考虑绞窄性肠梗阻
答:1、腹痛突发、部位固定,为持续性剧烈腹痛;或腹痛由阵发性变为持续性;或在阵发
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腹痛,有时疼痛牵涉腰背部
2、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改善不明显
3、有腹膜炎表现,以及发热、脉搏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等感染中毒征象 4、腹胀不对称,腹部局限性隆起,或触及痛性肿块(孤立胀大的肠袢)
5、呕吐出现早而频繁,呕吐物、胃肠抽吸液、肛门排出物呈血性,或腹腔穿刺出血性液体
6、X线检查发现孤立肿大的肠袢位置固定,或有假肿瘤状阴影
7、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无显著好转
2、单纯性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怎样区别? 答: 全身情况 发病 腹痛 呕吐 呕吐物 触诊 肠鸣音 腹腔穿刺 X线 单纯性肠梗阻 轻度脱水征 渐起 阵发性、伴有肠鸣 高位频繁、胃肠减压后可缓解 胃肠液 无腹膜刺激征,可及水肿肠袢 肠鸣音亢进,呈气过性水声 阴性 有液平 绞窄性肠梗阻 重病容,脱水明显 急骤,易致休克 持续、剧烈、无肠鸣 出现早、频繁,胃肠减压后不缓解 可为血性液 有腹膜刺激征,无肿物可及 不亢进,或消失 可得血性液 有孤立,肿大肠袢 3、甲亢术前准备达到什么标准才能进行手术?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答:当患者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稳定在90次/分一下,BMR低于+20%,
腺体缩小变硬,表明准备就绪,应及时手术 术后并发症:
1、呼吸困难和窒息:为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24h内
2、甲亢危象:是最危险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高热或过高热、大汗,心动过速(140次
/分以上),烦躁,焦虑不安,谵妄,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心力衰竭、休克及昏迷
3、喉上神经损伤 4、喉返神经损伤 5、甲状腺功能减退
6、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临床术后出现口唇麻木、四肢抽搐
4、双侧上尿路结石治疗原则
答:1、双侧输尿管结石:先处理梗阻严重的一侧。若条件许可,同时取出双侧结石
2、一侧输尿管结石、对侧肾结石:先处理输尿管结石,后处理肾结石 3、双侧肾结石:先处理易取出及较安全的一侧结石,待功能恢复后再处理对侧肾结石。若肾功能极差,先行经皮肾造瘘引流,全身及肾功能改善后分别处理双侧结石
5、骨折愈合分期及早期并发症有哪些?
答:愈合分期:1、血肿机化演进期2、原始骨痂形成期3、骨痂改造塑形期
早期并发症:1、休克2、重要脏器的损伤3、血管损伤4、神经、脊髓损伤5、脂肪栓塞
6、外科休克的概念及中心静脉压监测意义?外科休克治疗原则
答:1、外科休克是一组由多种原因所引起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
氧、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有效血量锐减是其共同特点。
2、中心静脉压(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变化,在反应全身血容
量及心功能状态方面较动脉压早。通过颈内、颈外静脉等处置入导管可以检查CVP,
正常值为5~10cmHO。当CVP<5cmHO提示血容量不足;当CVP>15cmHO则提示心功能不全或静脉血管床收缩。CVP受血容量、静脉回心血量、右心室排血功能的影响,还受胸腔、心包压力及静脉血管张力等因素的影响。连续动态监测CVP更有实用价值。
3、治疗原则:恢复有效血容量,保证充足的组织灌注及氧合是休克治疗的主要目标。在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今早去除休克的病因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是休克治疗的重要部分。
7、围手术期胃肠道准备有哪些内容
答:手术前12消失禁食,4消失禁饮,以防止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物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要时行胃肠减压,术前排空大便或清洁灌肠。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前1~2天始进流质饮食。结肠或直肠手术,应在术前1日晚及手术当天清晨形清洁灌肠或结肠灌洗,术前2~3天应口服肠道抗生素,以减少手术后感染
8、小脑幕切记疝的临床表现
答: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进行性加重伴烦躁不安。与进食无关的频繁
的喷射性呕吐。急性脑疝患者视乳头水肿可有可无
2、意识改变:随进展可出现昏睡、嗜睡、浅昏迷至深昏迷
3、瞳孔改变:病初患侧瞳孔变小,对光反射迟钝,这一过程时间短。随病情的进展,患侧瞳孔逐渐散大,直接或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并有患侧上睑下垂,眼球外斜。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此时患者多处于濒死状态
4、运动障碍:病变对侧肢体的肌力减弱或瘫痪。严重时可出现脑强直发作,表明脑干严重受损
5、生命体征紊乱:心率减慢或不规则,血压忽高忽低、大汗淋漓或汗闭,面色潮红或苍白,体温可高达41℃以上或体温不升,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9、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 答: 发病年龄 突出途径 疝块外形 疝块位置 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 外环口指针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 嵌顿机会 斜疝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由内患斜至阴囊 疝块不再突出 外环扩大,咳嗽时有冲击感 精索在疝囊后方 较多 直疝 多见于有老年 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半球形,基底较宽 腹股沟韧带内上方 疝块仍可突出 外环大小正常,无咳嗽冲击感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极少 疝囊颈在附壁下动脉外侧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11、简述测定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 答:中心静脉压(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变化,在反应全身血容量及
心功能状态方面较动脉压早。通过颈内、颈外静脉等处置入导管可以检查CVP,正常值为5~10cmHO。当CVP<5cmHO提示血容量不足;当CVP>15cmHO则提示心功能不全或静脉血管床收缩。CVP受血容量、静脉回心血量、右心室排血功能的影响,还受胸腔、心包压力及静脉血管张力等因素的影响。连续动态监测CVP更有实用价值。
中心静脉压、血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1、中心静脉压下降,血压低下,提示有效血容量不足,要加快输液。
2、中心静脉压升高,血压低下,提示心功能不全,应减慢输液并给予强心剂。
3、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低下,提示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可予补液试验。10分钟内静脉输入生理盐水250ml。 补液试验结果
1、若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
2、若血压不变而中心静脉压升高3~5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
12、体重55kg女性患者,血钠118mmol/L,计算补钠量,怎么补钠? 答:此女性患者血清钠<120mm/L,属于重度缺钠。
需要补充的钠量(mmol/L)=[血钠的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
先补充计算量的1/2,视纠正情况斟酌再补。血钠的正常值为135~145mmol/L
所以,此女性患者需要补钠量为467.5~742.5mmol/L,先补充233.75~371.25mmol/L
13、甲亢术后并发症 答:第三题有
14、低钾血症补钾原则?
答:采取分次补钾,边治疗边观察
①口服钾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富含钾的食物有蛋,肉,牛奶和新鲜水果
②对无尿和少尿的患者不输钾盐,应先恢复血容量,待尿量超过40ml/h后,才能静脉补钾 ③静脉滴注钾盐500ml,液体中,含钾宜不超过1.5克、速度每分钟不超过60滴;严禁将10%KCL作静脉推注 ④限制总量,一般进食患者每日补充KCI三克;严重缺钾患者每日补充KCL也不宜超过6~8g; ⑤经静脉补钾过程中应监测心电图的变化以防造成高钾血症
病例分析
1、患者,女性,70岁,退休工人。剑突下疼痛伴恶心及呕吐、2小时后剑突下疼痛消失,患者觉右下腹持续性隐痛。检查,体温38.5C.急性痛苦病容,腹平,右下腹腹肌紧张,右下腰压痛、反跳痛。脉鸣音高弱。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30g/L,白细胞20.610/L,中性粒细胞90%,尿常规阴性。
(1)诊断及诊断依 (2)鉴别珍断 (3)进一步检查 (4)治疗原则
<1)诊断 急性阑尾炎 诊断依据
1、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剑突下疼痛、2小时后剑突下疼痛消失,患者觉右下腹持续性隐痛。
2、右下腰部的压痛
3、腹膜刺激征:下腹腹肌紧张,右下腰压痛、反跳痛 4、胃肠道反应:疼痛伴恶心及呕吐 5、发热,急性痛苦面容 <2)、鉴别珍断 外科急腹症
1、右侧输尿管结石2、急性美克尔憩室炎3、急性胆囊炎、胆石症4、溃疡病急性穿孔5、右下肺炎和右侧胸膜炎6、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妇科疾病
1、急性附件炎和急性盆腔炎2、卵巢滤泡破裂和黄体囊肿破裂3、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4、卵巢囊肿蒂扭转
<3)进一步检查 辅助诊断体征
1,结肠充气试验:病人仰卧位,右手压迫右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测结肠,结肠内气体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
2,腰大肌试验: 病人左侧卧位,使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 3,闭孔内肌试验:病人仰卧位,使右髋和右大腿屈曲,然后被动内向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 4,直肠指诊 。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用于鉴别泌尿系统结石和妇科疾病)。 2、X线:腹部平片可见盲肠扩张和液气平面。 3、B超检查。 4、腹腔镜检查。 (4)、治疗原则
治疗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一旦确立诊断,应及早施行阑尾切除术,但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一般治疗(禁食和进流质饮食,静脉补液);对症治疗。
2、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采用麦氏切口,一期缝合。 3、中药治疗:原则主要是通里攻下、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等。
2、男性,25岁,腹痛2天急诊入院。患者于48小时前突然发作全腹痛,以右下
外科重点(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