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人体生理学是国家开放大学护理学专业(专科)的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一、课程性质和主要内容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功能相一致的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在正常条件下,人体各器官和系统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只有了解了正常条件下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规律,才能了解在疾病条件下哪些功能会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以及如何通过药物或其它手段进行防治和护理。因此,人体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是学习病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基础。

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肾脏的排泄功能、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内分泌、生殖等。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

本课程前修课为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医学生物化学等课程;后续课为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

人体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理学理论来源于实验,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并加深对理论问题的理解;运用生理学的知识分析疾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理课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理论教学一般是先总论后系统,即先了解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再了解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调节和机制。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实验课和临床案例教学来完成。实验课可以和理论课并进,也可以集中进行,临床案例教学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

通过学习,学生要能够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基本原则、基本理念、基本理论和

1

基本知识;能了解本门课程与后续课程、临床护理工作之间的关系;能尝试应用人体生理学知识分析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掌握、熟悉和了解。要求掌握的内容为学习和考核的重点,占考试内容的80%左右。

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媒体的选择

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初步设计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音像教材和IP课件为辅助媒体,建设完善一站式网络课程,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可选的空间。

1.文字教材《人体生理学》为主教材,主编:李效义。

2.录像教材《人体生理学》以及《人体生理学临床应用专题讲座》为辅助教材,主讲:李效义、郭争鸣、贾军等。

3.系列多媒体实践教学课件《蛙心标本制作》、《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交叉配血与输血》、《微循环与休克》等。制作单位:国家开放大学

4.网络课程《人体生理学》,为一站式学习平台,可作为主教材,也可作为辅助教材。设计、脚本编写:广播电视大学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 二、媒体使用说明

1.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教材。教材每章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小结和学习活动(包括临床病例生理学分析、自测练习和网络课程学习活动)等四个模块构成,其中穿插“临床联系”等助学模块。学生按照每章的学习目标阅读、理解文字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学习提示中的“临床联系”为线索思考生理学知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习目标”和“临床病例生理学分析”、“自测练习”为线索检测自己学习理解和掌握本章内容的情况。

2.录像教材是学生配合文字教材使用的辅助教材。录像教材可以调动学生通过视听等多种途径进行学习,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建议学生在学习文字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录像教材内容进行学习。

3.系列多媒体实践教学课件主要是加强实验和临床应用教学,突破实践教

2

学难点。

4.网络课程《人体生理学》,为一站式学习平台,学练考学习过程一体化设计。各章以生理重点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的学习活动模块形式呈现,突出学科的实践教学特点,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教学过程建议

建议教学单位做好做好教师的教学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参加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工作,共同做好教学落实工作。辅导教师和班主任要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工作,通过面授辅导、小组学习,网上远程协助等方式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文字教材和/或登录网络课程完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做好形成性考核、期末复习和考试工作。

第三部分 大纲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内环境及其稳态 第三节 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 【教学要求】

1.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兴奋性、刺激、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阈强度(阈值)、反射及反馈。

2.熟悉: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适应性、反应类型、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特点。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第三节 兴奋的引起及其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第四节 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教学要求】

1.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相关概念及其产生机制;兴奋性的变化规律;

3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2.熟悉:细胞跨膜物质转运的形式及其特点;钠钾泵的生理意义;兴奋的引起和阈电位;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骨骼肌的兴奋一收缩耦联;前负荷、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3.了解:兴奋在同一细胞和细胞间传导的特点;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第三章 血液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细胞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教学要求】

1.掌握: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功能;血浆渗透压的组成、正常值及作用;红细胞的特性及临床意义;生理性止血的步骤;血液凝固及纤维蛋白溶解;血型的概念及ABO血型系统的分型依据。

2.熟悉:红细胞的正常值、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白细胞的分类、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血小板的功能。。

3.了解:血细胞的来源及破坏;Rh血型与ABO血型的不同点。 第四章 血液循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心脏的机械活动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第三节 血管生理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器官循环 【教学要求】

1.掌握:心动周期、心功能评价和心功能储备的相关概念(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等);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动脉血压的概念、形成原理、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组织液有效滤过压、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及其临床意义;中

4

心静脉压的概念、影响因素及中心静脉压测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支配心脏的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及其递质和受体;心血管反射。

2.熟悉:心肌自动节律性;心肌兴奋性的变化;期前收缩及代偿间歇;正常心电图的波段及意义;静脉回心血流量的影响因素;血管紧张素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微循环概念及功能;冠状循环血流特点及其调节。

3.了解:心动周期中心室压力、容积变化的特点,心脏瓣膜的开闭状态及心音的形成;脑血流量及其调节的特点。 第五章 呼吸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肺通气

第二节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教学要求】

1.掌握:呼吸过程的环节;肺活量、时间肺活量、肺泡通气量、无效腔的概念及临床意义;胸内负压的形成机制及气胸;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气体分压差、呼吸膜、通气/血流比值);氧的运输;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的概念,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2.熟悉:肺泡表面张力与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肺通气的动力及阻力;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机能余气量、余气量、肺总容量、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的概念;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二氧化碳的运输;延髓呼吸中枢的重要性及高级中枢的作用。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消化道的运动 第三节消化液及其分泌 第四节消化道的吸收 【教学要求】

5

《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人体生理学是国家开放大学护理学专业(专科)的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一、课程性质和主要内容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功能相一致的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rdx42ep9k6m3qp9xkwe9ersa9pruq00xb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