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机械传动机构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 双摇杆机构 移动导杆机构 双滑块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演化出其他形式的四杆机构。即⑴取不同构件为机架;⑵转动副变移动副;⑶杆状构件与块状构件互换;⑷销钉扩大。在曲柄摇杆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中,当载荷很大而摇杆(或滑块)的摆角(或行程)不大时,可将曲柄与连杆构成的转动副中的销钉加以扩大,演化成偏心盘结构,这种结构在工程上应用很广。

5.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1.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存在的条件

周转副:两构件能做360°相对转动的运动副。否则称摆转副。 曲柄:与机架相铰接能整周回转的构件。

下面以图示的四杆机构为例,说明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存在的条件。

在图中,设d >a,在杆1绕转动副A转动过程中,铰链点B与D之间的距离g?是不断变化的,当B点到达图示点B1和B2两位置时,???值分别达到最大值 gmax=d +a 和最小值 gmin=d -a。 如要求杆1能绕转动副A相对杆4作整周转动,则杆1

应通过AB1和AB2这两个关键位置,即可以构成三角形B1C1D和三角形B2C2D。根据三角形构成原理经过公式推导可得出如下重要结论: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如果某个转动副能成为周转副,则它所连接的两个构件中,必有一个为最短杆,并且四个构件的长度关系满足杆长之和条件 我们考虑一下当选取不同的构件作机架时,会得到什么样的机构?

(1)若取最短杆为机架------得双曲柄机构;

(2)若取最短杆的任一相邻的构件为机架------得曲柄摇杆机构; (3)若取最短杆对面的构件为机架------得双摇杆机构。

(4)如果四杆机构不满足杆长之和条件,则不论选取哪个构件为机架,所得机构均为双摇杆机构。

得出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存在的条件为:

(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 (2)边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2.压力角和传动角

在图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如果不计惯性力、重力、摩擦力,则连杆2是二力共线的构件,由主动件1经过连杆2作用在从动件3上的驱动力 F的方向将沿着连杆2的中心线BC。力 F 可分解为两个分力:沿着受力点C的速度υc方向的分力Ft和垂直于υc方向的分力Fn。设力F与着力点的速度

υc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为?,则

其中,沿υc方向的分力Ft 是使从动件转动的有效分力,对从动件产生有效回转力矩;而Fn 则是仅仅在转动副 D 中产生附加径向压力的分力。由上式可知:???越大,径向压力Fn 也越大,故称角??为压力角。压力角的余角称为传动角,用γ表示,γ=90-? 。显然,γ 角越大,则有效分力Ft 越大,而径向压力Fn 越小,对机构的传动越有利。因此,在连杆机构中,常用传动角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来衡量一机构传力性能的优劣。

在机构的运动过程中,传动角的大小是变化的。当曲柄AB转到与机架AD重叠共线和展开共线两位置AB1、AB2时,传动角将出现极值γ′和γ″(传动角总取锐角)。这两个值的大小为

比较这两个位置时的传动角,即可求得最小传动角γmin。为了保证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力性能,设计时通常应使γmin≥40°;对于高速和大功率的传动机械,应使γmin≥50°。

3.急回运动和行程速比系数

在图示的曲柄摇杆机构中,当主动曲柄1位于B1A而与连杆2成一直线时,

从动摇杆3位于右极限位置C1D。当曲柄1以等角速度ω1逆时针转过角φ1而与连杆2重叠时,曲柄到达位置B2A,而摇杆3则到达其左极限位置C2D。当曲柄继续转过角φ2而回到位置B1A时,摇杆3则由左极限位置C2D 摆回到右极限位置C1D。从动件的往复摆角均为 ??。由图可以看出,曲柄相应的两个转角φ1和φ2为:

式中,θ为摇杆位于两极限位置时曲柄两位置所夹的锐角,称为极位夹角。介绍急回运动产生的原因,为了表明急回运动的急回程度,通常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或称行程速比系数)K来衡量,即

K?v2t1?1180??? ???v1t2?2180??机构具有急回特性必有K > 1,则极位夹角????0。

???=180°×(K-1)/(K +1)

有时某一机构本身无急回特性,但当它与另一机构组合后,此组合后的机构并不一定也无急回特性。机构有无急回特性,应从急回特性的定义入手进行分析。 4.死点位置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死点位置的形成:在图示的曲柄摇杆机构中,设摇杆 CD 为主动件,则当机构处于图示的两个虚线位置之一时,连杆与曲柄在一条直线上,出现了传动角γ = 0的情况。这时主动件CD 通过连杆作用于从动件AB 上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所以将不能使构件AB 转动而出现\顶死\现象。机构的此种位置称为死点位置。

提出问题: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位置,决定于什么? 答:从动件是否与连杆共线。 对于传动机构来说,机构有死点是不利的,应该采取措施使机构能顺利通过死点位置。 措施:

a. 对于连续运转的机器,可以利用从动件的惯性来通过死点位置;

b. 采用机构错位排列的方法,即将两组以上的机构组合起来,而使各组机构的死点位置相互错开;

机构的死点位置的积极作用:在工程实际中,不少场合也利用机构的死点位置来实现一定的工作要求。夹紧工件用的连杆式快速夹具是利用死点位置来夹紧工件的。在连杆2的手柄处施以压力F 将工件夹紧后,连杆BC 与连架杆CD 成一直线。撤去外力F 之后,在工件反弹力T 作用下,从动件3处于死点位置。即使此反弹力很大,也不会使工件松脱。当飞机起落架处于放下机轮的位置时,此时连杆BC 与从动件CD 位于一直线上。因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故机轮着地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不会使从动件反转,从而保持着支撑状态。

连杆式快速夹具 飞机起落架

5.3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图解法

1.平面四杆机构设计的两类基本问题

平面连杆机构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十分广泛。根据工作对机构所要实现运动的要求,这些范围广泛的应用问题,通常可归纳为三大类设计问题。 (1)实现刚体给定位置的设计

在这类设计问题中,要求所设计的机构能引导一个刚体顺序通过一系列给定的位置。该刚体一般是机构的连杆。 (2)实现预定运动规律的设计 在这类设计问题中,要求所设计机构的主、从动连架杆之间的运动关系能满足某种给定的函数关系。如车门开闭机构,工作要求两连架杆的转角满足大小相等而转向相反的运动关系,以实现车门的开启和关闭;又如汽车前轮转向机构,工作要求两连架杆的转角满足某种函数关系,以保证汽车顺利转弯;再比如,在工程实际的许多应用中,要求在主动连架杆匀速运动的情况下,从动连架杆的运动具有急回特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解析法和实验法三类。 2.按给定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如图示,设工作要求某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能依次占据Ⅰ,Ⅱ,Ⅲ三个给定位置,试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引导该刚体实现这一运动要求。设计问题为实现连杆给定位置的设计。首先根据刚体的具体结构,在其上选择活动铰链点B,C 的位置。一旦确定了B,C 的位置,对应于刚体3个位置时活动铰链的位置B1C1,B2C2,B3C3也就确定了。

设计的主要任务:确定固定铰链点A、D的位置。

机械传动机构设计

3双摇杆机构移动导杆机构双滑块机构铰链四杆机构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演化出其他形式的四杆机构。即⑴取不同构件为机架;⑵转动副变移动副;⑶杆状构件与块状构件互换;⑷销钉扩大。在曲柄摇杆机构或曲柄滑块机构中,当载荷很大而摇杆(或滑块)的摆角(或行程)不大时,可将曲柄与连杆构成的转动副中的销钉加以扩大,演化成偏心盘结构,这种结构在工程上应用很广。5.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pkmh2yhl07916095d5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