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教学设计 (7)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李清照《声声慢》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 2、借助以往所学诗句,解读典型意象。 3、了解人生际遇对词人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词人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二) 过程与方法

1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⒉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词及人,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2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

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丢家弃国之愁”的区别,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2)教学难点:品味词的意境美及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词的意境美及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情境法、比较法、评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学情分析

1、 单元特点

《声声慢》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这个单元重点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形态之一二,所选皆为唐宋诗词文的名篇杰作,《声声慢》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或蕴藉含蓄,典雅秾丽,或疏放恣肆,酣畅淋漓,使我们为之情志向往。本专题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

7

2、课文特点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李清照作为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为主,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为敏感与细腻,而《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3、学生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个活动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传授新知识时,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接教学对策。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高一的学生心理上摆脱了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可塑性极强。

所授的课程为宋词中的婉约风格,主题思想以浓郁哀愁为主调。授课的对象是十五六岁的学生,短时间较难理解李清照晚年后期这种浓愁、哀愁。因为必须提前做好上课准备,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外花时间曲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作品风格的前后分类。

上课的对象是高一级文科班学生,多朗读多写作对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有极大帮助。所以尽量在课堂上给予时间,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展示自我。做到“三大”,大胆发言、大胆朗诵、大胆上台。

教学内容分析

1、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句叠词,反反复复之用意,不仅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而且借以表达词人对于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一生在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此句,不禁使人感同身受。 2、“乍暖还寒”的多变气候,又怎能修生养息,酒难御寒,伶仃一人,苦不堪言。 3、从“三杯两盏淡酒”的“淡”字可以看出作者心中满是愁,酒力压不住愁,压不住心愁自然觉的酒味淡了。用酒之淡,更衬托词人内心极其的苦楚愁闷,望北雁南飞,这几个角度都写出词人内心的惆怅,寓情于景,通过意向使愁变得具体可感又意蕴无穷,耐人寻味。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正是化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温庭筠 虽为化用,但词人却善于融化前人的语句,自成意境,有天衣无缝之妙。梧桐这一意象不仅表现季节与时令,而且由此表现秋季的特点。

5、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化多为少,表面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将愁苦之情以感叹终句挥洒得淋漓尽致。用强调的语气更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愁。

7

6、 整首诗都用了悲凉凄惨的调,从作者角度分析,当时正值晚年,一些生活细节也看得如此悲凉,并以此来表现自己痛苦的心境,平实的语句中透的词义却是似浅实深。上片开笔连用七组叠词字来概括悲切孤苦的心境,奇特而生动。下片继续借眼前景物来倾诉忧愁,整首诗笼罩在一片凄凉悲苦的氛围当中。

以凄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凄惨悲切的心境。在词中,无论忽寒忽暖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忽起的秋风、天上的大雁、满地的黄花,还是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是景景含愁,处处成愁。这种浓重的凄苦氛围真切地表现了词人的愁苦,强烈震撼读者的心。

教学过程(7个环节,穿插1个小组比赛活动): 前奏:欣赏歌曲:邓丽君《声声慢》,课前播放,让学生尽快进入词的意境。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

昨天,我们详细地了解了词人李清照的生平经历。无论是少女还是少妇时期的李清照,都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这时期她所写的多是风格开朗明快的少女闲情词,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以及一些闺情相思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果历史让李清照就这么一直幸福甜蜜下去,那么,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的天空将会陨落一颗闪耀的明星。于是宇宙爆炸,时空激荡,新的人格考验来到了李清照的面前。

靖康之乱,风云突变,李家遭受灭门之灾,丈夫在赴职途中突发急病身亡。李清照孤身一人,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一个旷世奇女子饱受国破、家亡、夫死、物丢的折磨,满怀愁绪,“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今天,我们就通过她的作品《声声慢》来感悟李清照后期的别样愁情。

2、学生吟诵展示——全班齐读(把自己当做是作者)

二、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找出这首词的词眼——“愁”

直接抒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提问:如何理解开头的这几句话呢?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这时的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金石丢失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已罄其所有,再加之一人孤处、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更是百无聊赖、空虚惆怅、失落迷茫。唯一占据她身心的,就是对往昔的回忆,她只能在记忆的角落里苦心寻觅。她在寻觅些什么呢?是少女时代快乐

7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声声慢》教学设计 (7)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2、借助以往所学诗句,解读典型意象。3、了解人生际遇对词人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词人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二)过程与方法1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感受李清照婉约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oj9j4mrit1lh1d7s0l19lpyv23wp8008j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