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年山东省济宁市产业结构总体情况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产业结构总体情况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济宁市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意义。整体较优的产业结构,能够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够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创造新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济宁要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必须尽快适应改革大局,拿出不破不立的决心和勇气,必须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

一、产业结构现状基本分析 (一)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质量性指标,也是系统研究某地区产业结构演变情况的基本依据。改革开展以来,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尤其是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7.5:46.8:35.8,第三产业占比达到相对高地,2004年之后,产业结构经过调整放缓、平稳发展等几个时期,至2013年,第二产业占比达到51.1%,第三产业占比调整至36.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显著,且第一与二三产业呈“剪刀形”发展趋势,“二、三、一”产业结构格局逐渐趋于稳定,经济增长的动因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显著提升。

伴随着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量结构的调整,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00-2010年,一产从业人员占比下降19.5个百分点,二、三产从业人员占比分别提高7.7、11.8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带动,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全社会从业人员人均GDP已由2000年的12981元/人提高至2013年的67629元/人。

图1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演变情况(%)

图2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情况(%)

(二)产业贡献率结构分析。

贡献率是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分析产业部门贡献率结构情况,可以直观的了解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演变趋势情况。

总的来看,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的仍然为第二产业中的工业,2006至2012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50%,至2013年底,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1%。分析工业经济部门内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看出,一是采矿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略大于制造业,仍然是工业经济部门中拉动经济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隐射出济宁市经济增长对资源型产业的依存度仍然较高。二是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愈来愈突出,2013年底,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2%,超出采矿业(贡献率21.4%)9.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部门内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较大的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零业等传统服务业,金融业和营利性服务业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其中营利性服务业中的租赁、居民服务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表现较突出。近年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减弱,2010至2013年二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2006至2010年分别低了3.4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提升了2.8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提升了1.8个百分点,金融业提升了1.6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服务业部门产业对经济增长虽呈现积极变化,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波动性较大,显示了结构调整中不稳定性特点。2010年至2013年,批零业和金融业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动趋势,而营利性服务业和非盈利性服务业均呈现波浪形的变动趋势。

表1 产业部门贡献率结构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 2010年 2.6 59.2 52.7 24.9 2011年 3.7 64.1 61.0 31.5 2012年 5.2 59.8 54.7 2013年 4.3 58.3 54.1 2010-2013年 4.4 60.5 56.4 2006-2010年 3.3 62.4 57.7 35.0 2006-2012年 9.7 54.2 49.1 25.4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采矿业 21.4 制造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营利性服务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非营利性服务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26.3 6.5 38.1 28.3 3.1 32.2 31.3 5.1 35.0 4.2 37.4 4.1 35.1 22.7 4.7 34.3 23.0 5.1 36.1 8.0 2.7 2.9 3.8 3.2 6.6 4.6 14.6 1.6 2.0 1.2 5.3 15.5 1.4 3.7 0.9 6.4 10.9 1.1 4.9 1.9 4.6 10.3 0.9 4.1 2.6 6.6 12.1 1.1 4.3 1.9 5.8 9.3 1.4 2.7 1.3 5.2 11.0 1.5 3.3 1.6 5.4 1.2 1.1 1.2 0.9 1.1 2.2 1.8 4.1 5.3 3.4 5.7 4.8 3.0 3.7 0.7 1.6 1.5 0.9 1.2 2.8 2.5 1.4 1.4 1.6 0.6 1.2 0.6 0.8 0.8 5.4 1.5 8.8 9.1 6.7 7.8 8.7 5.7 -0.5 4.4 7.2 4.0 4.0 4.3 -0.2 2.0 4.4 1.9 2.8 3.8 4.3 0.1 0.1 0.4 0.2 0.2 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0.3 0.2 0.1 0.4 0.4 0.1 0.9 1.9 1.5 1.7 -0.8 0.8 2.0 1.8 2.0 二、产业结构比较优势分析 (一)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产业结构演变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会促进经济较快增长,相反,如果产业结构的演进忽略了稳定性,就会造成增长结构性的大起大落,这势必影响到产业结构的效益。2013年,济宁市服务业占比在全省居第11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3个百分点,比鲁西六市服务业结构最高的临沂市低5.8个百分点。近年来,济宁市服务业比重与省内各地市相比,提升缓慢,其中很大因素是结构发展稳定性负影响造成的。

衡量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否具有稳定性、有序性,可采用标准差系数即离散系数来分析,本文选取2010至201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其中离散系数值越大,表明结构发展稳定性越差。整体来看,济宁市产业结构发展稳定性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在鲁西六市中仅居第4位,德州、临沂、菏泽市分居前3位。其中济宁市第二产业发展较为突出,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鲁西六市中居第2位;第一、三产业结构发展稳定性较差,在鲁西六市中处于中游靠下。产业结构发展的稳定性,影响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要注重产业结构效益,更加要注重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尤其是服务业经济发展基础。

表2 鲁西六市产业结构发展稳定性评价

年山东省济宁市产业结构总体情况资料

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产业结构总体情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济宁市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意义。整体较优的产业结构,能够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够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创造新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济宁要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功夫,必须尽快适应改革大局,拿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h1fg89znp1qw0b8cvba7dd7d92whi01am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