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完美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我国古代手工业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课分三小目描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辉煌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第一目“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讲述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行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第二目“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阐述了作为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手工业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第三目“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概述了我国古代瓷器、丝绸远销国外的概况。教材还配有大量的图片和材料,对一些主要手工业品进行了详细介绍,这能加深学生对手工业品的形象认识。在教学中,要以一些图片为突破口,形象而又生动地向学生描述古代手工业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我国古代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领域重要的生产技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丝绸之路;“瓷器大国”。

●教学难点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涉及手工业部门较多,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资料引入、情境设置、问题设计、课堂讨论和教师总结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势利导,从学生感兴趣的陶瓷、丝织品着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辉煌的手工业成就,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古代冶金、陶瓷、纺织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并注意归纳鉴赏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古代手工业的兴趣。

(2)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古代手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与才智,认识到古代许多手工业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及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图片导入

图1图2

图3

图片简介:图1,铜爵(夏代),高22.5厘米,1980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图2,唐朝时期秘色瓷碗,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高7.1厘米、口径25厘米。

法门寺相传始建于东汉,唐时建有护国真身宝塔及地宫,供养佛教舍利。地宫中的许多文物是唐皇室供奉的,其中的秘色瓷是作为贡瓷的越窑精品,属宫廷专用。因其釉色、形制少为人知,故以“秘色”相称。器物以青绿釉为主,釉内夹杂玛瑙细末,釉面润泽晶莹,釉层有透明感。

图3,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这件素纱单衣,衣长160厘米,袖通长195厘米,重仅48克。经测算原料的纤度为10.2旦尼尔,即900米的纤维重1克,这种高超的缫丝技术让人惊叹不已,目前现有的复制技术还达不到它的重量。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推进新课 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这一目。 (板书)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问题情境1:什么是手工业?

师生互动: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问题情境2:请概述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变化。

师生互动: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所垄断,形成官营手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非常精美,但这些产品主要供官府、贵族消费,不是商品。中国古代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点明了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一个重要特征。

问题情境3:请概述古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变化。 多媒体课件展示:

项目 技术 冶铜技术 发展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期:繁荣 西周:已有铁器 冶金技术 冶铁技术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炼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师生互动:学生讲述,老师完成对应表格。

自主学习1: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多媒体课件展示精美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

四羊方尊:重近34.5千克,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器群的发现,揭开了川西平原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证明从距今3000年前,这里已具有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神秘而奇特的巴蜀青铜器,充分展现了巴蜀古代文明的顶尖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三星堆自此蜚声海内外,并于1988年1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条件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如:《央视一国宝档案四羊方尊》(上、中、下)

自主学习2: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两汉:高炉炼铁;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自主学习3:炼钢技术两汉:炒钢技术;南北朝:灌钢法。 有条件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如:《央视一国宝档案越王勾践剑》(上、下)

总结:中国很早就掌握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小件青铜器,夏朝已能铸造比较讲究的青铜器,商周时代进入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春秋战国、秦汉时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又得到进一步发展。人工冶铁最早并不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但在春秋时期我国也已开始了人工冶铁和使用铁器。战国时铁农具逐步推广,到汉代已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更使中国的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春秋晚期,中国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发明了灌钢法,使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问题情境4:请概述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变化。 多媒体课件展示: 项目 制瓷技术 朝代 商朝 东汉 北朝 唐朝 宋朝 发展 烧制出原始瓷器 烧出成熟的瓷器 烧出成熟的白瓷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五大名窑:官窑、汝窑、哥窑、定窑和钧窑 明清 瓷器种类丰富 师生互动:学生讲述,老师完成对应表格。 自主学习l: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多媒体课件展示:

陶尊(图1),瓷器的前身,表面有印花图案太棕黄色玻璃釉,造于商朝中期,河南郑州出土,高28.2厘米。

西周原始瓷豆(图2),高6.1厘米,口径13.8厘米,底径7.5厘米。萧山长河(今属杭州市滨江区)塘子堰出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教案完美版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我国古代手工业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课分三小目描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辉煌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第一目“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讲述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及其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行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第二目“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阐述了作为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手工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fp5x783qx036aw5tvxo0daes3y30z00x4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