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黑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欧洲老鼠”计划

老鼠不仅有99%的基因和人类相似,而且在胚胎发育、疾病类型甚至行为上都和人类有可比之处。科学家开始一项耗资1亿英镑的计划:培育不计其数的转基因老鼠。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在老鼠身上造出糖尿病、心脏病、癌症及精神病等人类主要疾病,揭示上述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找到新药物和新疗法。这项计划的协调人维斯特教授说:“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

“欧洲老鼠”计划是三年前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那项耗费巨资的DNA排序计划揭示了人体两万种基因的构成。但是,科学家目前仍然不知道其中一半基因的作用或者这些基因能制造哪些蛋白质。

科学家承认,老鼠和人类如此相似的事实的确令人惊讶。医学研究委员会遗传学分部的布朗博士说:“表面看人类和老鼠显然没什么可比性,但其实它们像我们一样常常生病,而且显示出同样的症状。”在一个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类似的计划之下,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

“欧洲老鼠”计划将使用一种称作“黑六品系”的老鼠。这类老鼠已经广泛用于实验室,而且完全出自同系交配。每只雄鼠都是其他雄性“黑六”的克隆,每只雌鼠也都是其他雌性“黑六”的克隆。参加“欧洲老鼠”计划的科学家将从这些“黑六”中提取胚胎,消除或改变其中一种基因,再把经过遗传改性的胚胎放回雌鼠子宫,创造一个每名成员体内都有一个变异基因的新种群。科学家将对“黑六”体内的两万种基因重复这个过程。剑桥生物信息科学研究所的伯尼博士说:“最后,这就将使我们得到两万种老鼠,而且每种体内都有一个变异基因。”

然后,科学家将观察这些基因变异对每种老鼠的外观和行为产生哪些影响。这样,他们

就能发现每种基因有什么作用,由此了解相应的人类基因。科学家还希望弄清不同的基因组合对不同的人有哪些影响。人类的主要疾病不是由一种基因而是由多种基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之中还有环境因素。

1.下列对“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老鼠遗传研究将揭示人类主要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 B.老鼠遗传研究将找到人类主要疾病的新药物和新疗法。

C.科学家希望通过老鼠遗传研究弄清不同的基因组合对不同的人的影响。 D.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小老鼠和人类基因极其相似”开篇,为下文“欧洲老鼠”计划的相关论述做了铺垫。

B.第二段提及人类基因组计划耗资巨大但收效甚微,目的是与“欧洲老鼠”计划形成鲜明对比。

C.文章多处使用引用论证,如维斯特教授等人的言论,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D.作者论述了基因对人类主要疾病的影响,同时指出“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逻辑严密。

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欧洲老鼠”计划成功,科学家便会知道人体两万种基因的作用及其能制造哪些蛋白质。 B.“欧洲老鼠”计划将消除“黑六品系”老鼠每名成员体内的一种基因,从而创造一个新种群。

C.如果能够发现“黑六”体内每种基因的作用,相应的人类基因的作用就能得以了解。 D.“欧洲老鼠”计划的研究和实施将极大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

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D.“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错误。由第一段“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在老鼠身上造出糖尿病、心脏病、癌症及精神病等人类主要疾病,揭示上述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找到新药物和新疗法”可知,“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应是对人类疾病的研究有所贡献,而选项是人类对老鼠基因的研究成果。故选D。

(2)B.“第二段提及人类基因组计划耗资巨大但收效甚微,目的是与欧洲老鼠计划形成鲜明对比”错误。结合下文第三段“表面看人类和老鼠显然没什么可比性,但其实它们像我们一样常常生病,而且显示出同样的症状”“在一个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类似的计划之下,构成老鼠基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可知,作者第二段提及人类基因组计划耗资巨大但收效甚微,是通过二者的类比,说明“欧洲老鼠”计划的必要性。故选B。

(3)A.“欧洲老鼠计划成功,科学家便会知道人体两万种基因的作用及其能制造哪些蛋白质”错误。由第五段“科学家将观察这些基因变异对每种老鼠的外观和行为产生哪些影响。这样,他们就能发现每种基因有什么作用,由此了解相应的人类基因”可知,人们能了解其作用,但并没有提及能使人了解“其能制造哪些蛋白质”;B.“‘欧洲老鼠’计划将消除‘黑六品系’老鼠每名成员体内的一种基因,从而创造一个新种群”错误。由第四段“参加‘欧洲老鼠’计划的科学家将从这些‘黑六’中提取胚胎,消除或改变其中一种基因,再把经过遗传改性的胚胎放回雌鼠子宫,创造一个每名成员体内都有一个变异基因的新种群”可知,并非是“消除”一种基因,而是“改变”其中一种基因;D.“欧洲老鼠计划的研究和实施将极大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错误。由第一段“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在老鼠身上造出糖尿病、心脏病、癌症及精神病等人类主要疾病,揭示上述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找到新药物和新疗法”可知,该计划可以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由第五段“人类的主要疾病不是由一种基因而是由多种基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之中还有环境因素”可知,疾病的成因不光是基因,还关乎环境,“将极大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属于无中生有。

答案: (1)D (2)B (3)C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题。

①在一个盘子里共餐的会食方式,虽然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以现在的眼光看,它算不上优良。其实,会食传统产生的历史仅1000多年,而优良的分餐制比它古老,我们可以寻到不少证据证明:分餐制在古代中国曾实行了至少3000年。

②古代中国人分餐进食,一般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低矮的小食案,案.上放着轻巧的食具,重而大的器具直接放在席外的地上。现代考古已经发掘到了公元前2500年时的木案实物。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一些用于饮食的木案,以及与木案形状相近的木俎,俎上放有石刀、猪排或猪肘,其中有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厨房用具实物。陶寺遗址的发现,不仅将食案的历史提到了4500 年以前,而且也指示了分餐制在古代中国出现的源头。古代分餐制的发展与这种小食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饮食礼仪的逐渐形成,正式的进餐场合不仅有了非常考究的餐具,还有了摆放餐具的食案,于是一人一案的分餐形式出现了。

③会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这种饮食方式的改变,源于桌椅形制的改变一周 秦汉晋时代,筵宴上实行分餐制,用小食案进食是重要原因;而高桌大椅的出现,成为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及至唐代,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1955 年在西安发掘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之兄高元佳墓,发现墓室壁画中的墓主

人像。他端坐椅子上,双足并排放在地上,这是唐代中期以后已有标准垂足坐姿的证据。可以肯定,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古代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终完成了坐姿的革命性改变。

④用高椅大桌进餐,在唐代已不是稀罕事,不少绘画作品都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线索。如传世的《备宴图》,描绘了宫中大宴准备的情形:在巍峨殿宇的侧庭,摆着大方食桌和条凳,桌上摆满了餐具和食品。大约从唐代后期开始,高椅大桌的会食已十分普遍,无论在宫内或是民间,都是如此。家具的革新直接影响了饮食方式的变化。而家具的稳定发展,也保证了饮食方式的恒定性。不过,在晚唐五代之际,虽然场面热烈的会食方式已成潮流,但还只是一种有会食气氛的分餐制。人们虽然围坐在一起,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这种以会食为名、分餐为实的饮食方式,是古代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发展阶段。

⑤到宋代以后,真正的会食一即具 有现代意义的会食才出现在餐厅里和饭馆里。在传世绘画《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餐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宋代墓葬的一些壁画上,也有不少夫妇同桌共饮的场景。宋代的会食,由白席人的创设可以看得非常明白。《东京梦华录》 就提到了这种特殊的职业,下请书、安排座次、劝酒劝菜,谓之“白席人”。白席人正是会食制的产物,他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食客行动、掌握宴饮速度、维持宴会秩序。现代虽然罕见白席人,但每张桌面上总有东道主一人,他的职掌基本上代替了白席人,他要引导食客一起举筷子,一起将筷子伸向同一个盘子。

⑥分餐制和会食制都是历史的产物,那种实质为分餐的会食制也是历史的产物。当前正值新冠肺炎防控的关键时期,人们开始思考混用碗筷以及会餐制隐藏的风险。目前,可以仿照唐代的“大桌分食”。这种分餐制借了会食制固有的条件,既有热烈的气氛,又讲究饮食卫生,而且弘扬了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

(摘自《分餐制在古代中国至少流行了三千年》,《光明日报》 2024年4月18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们有不少证据可以为“分餐制的历史比会食制的历史更古老”提供证明。 B.在陶寺遗址发现的迄今所见最早的厨房用具实物,指示了分餐制在我国出现的源头。

黑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欧洲老鼠”计划老鼠不仅有99%的基因和人类相似,而且在胚胎发育、疾病类型甚至行为上都和人类有可比之处。科学家开始一项耗资1亿英镑的计划:培育不计其数的转基因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bunh7nbb60a6ri16ozy38gut0xsx2013t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