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第46讲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综合整治及经验借鉴 【基础梳理】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与衰落
位置 位于德国____部,莱茵河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 兴起时____世纪上半叶 间 主导工______开采与______生产 业 核心工世界着名工业区,以采煤、钢铁、______和______制造等为核心 荣 作 重要工区内的埃森、多特蒙德和__________ 业城市 煤走向繁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近;水源充炭与荣条件 足。 鲁尔时间 20世纪____年代后开始出现危机 区的廉价______的竞争,导致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繁荣原因 单一______工业经济结构 与衰科技水平落后 落 由于煤炭开采量下降,______和________大量关闭 传由于______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________统产业衰减少 落 落 传统的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产量下降 莱原大批______、化工、冶炼企业向莱茵河索取工业表现 茵河 因 用水,同时排入大量废水,导致水质______ 环周边生态环境遭到几乎是______性的破坏 境污 危染害 严重 二.鲁尔区的新发展
结构对煤炭、钢铁等传统企业实行______化和______化的改造,大力引进和发展调整 ____工业和______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______化 鲁产业布局采取______策略,新企业首先考虑安排在______地区的______地尔区布局带。 的新调整 钢铁工业布局在______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 发展 治理__________得到有效治理,营造______鲁尔区 环境 【疑难突破】
一.以鲁尔区为例,探究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资源德国鲁尔区煤炭、水源充足;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煤、铁、水源充足。 传基础 统工位置德国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水陆交通便利;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密西西业区优越 比河、五大湖、铁路等水陆交通发达;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更是依靠便利的海运的发交通条件发展起来的。 展条便利 件 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日本更是依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广阔 赖于国际大市场。 二.图示法说明传统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以鲁尔区为例)
三.传统工业区的发展过程分析及案例对比(以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对比为例)
所有的传统工业区都像鲁尔区一样,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衰落,特别是70年代以后。在我国,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表现最明显,因而在分析其衰落的原因和改造的措施时,可以运用鲁尔区的知识,这就是知识迁移能力,同样对其他重工业区也是适合的。但在迁移知识时应当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合适则用,不合适则不用。
传统工业区发展往往经历三阶段,即发展、衰落、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鲁尔工业区发展条件整治,每阶段的影响因素及变化分析如下图 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如下图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的困境与20世纪50~60年代德国鲁尔区十分相似,因此在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日趋衰落的原因、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时可参考鲁尔区相关内容。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现状和我国国情,振兴东北除借鉴鲁尔区成功改造经验外,还需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励)和大量引进民间资本。 【名题例析】
例1.(高考题改编)图1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图2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图3为该能源基地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3)与20世纪初期的德国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因素。
【解析】(1)该区是我国陕西、山西、内蒙古交汇处,是重要的煤炭、天然气能源基地。区位条件从资源,地形、水源、交通、市场等方面评价。(2)把煤转换成动力,又为其他工业提供动力。充分利用煤的副产品、废弃物,变废为宝,提高利用率,保护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3)与鲁尔区相比,本区不同的环境问题是干旱、草原沙漠化,土地荒漠化。黄土高原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主要的人为因素是对土地、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答案】(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临近消费区。(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例2.(改编题)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自然环境角度,评价图中两河通航的优势。
(2)简要说明荷兰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级大港的社会经济因素。
(3)图a中鲁尔工业区和图b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试归纳两地工业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的区位优势。
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解析】此题通过对德国鲁尔区和中国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的比较,要求明确两地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答题时,要结合两图明确两地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交通、劳动力、市场等条件。
【答案】(1)长江流域由于主要地处我国湿润地区,流域内降雨丰沛,河流水量大,汛期长,一年四季均可通航;多数干支流流经地区地势平缓(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因而通航里程长;江阔水深,通航条件优越,有“黄金水道”之称。莱茵河流域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流域内温暖多雨,河流因补给水源充足而终年流量大而稳定,没有明显的枯水期;由于流域内落差较小,主要流经平原地区,通航里程长。(2)国家政策扶持;港口服务功能强;背靠西欧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腹地广阔。(3)接近消费市场;内河航运便利;区内矿产和水资源丰富(鲁尔区煤炭储量丰富,华中地区则拥有铁矿产地);劳动力密集。 【课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德国鲁尔区,19世纪中叶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在持续100年辉煌后,开始衰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有关鲁尔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鲁尔区位于莱茵河左岸
B.鲁尔区是德国以机械、纺织为主的重要工业区
C.鲁尔区是在当地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鲁尔区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工业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2.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 )
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新华网北京2009年11月28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据此回答3~4题。
3.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部门主要以钢铁、机械、造纸、化学、石油工
业等为主,这种工业体系的特点是 ( )
A.综合性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B.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 C.以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D.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4.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出路何在下列措施不.适宜的是 ( )
A.关、停资源型工业 B.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C.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实现清洁生产 D.合理布局新兴产业,加强产业联系 二.综合题(16分)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2009年8月19日23:41,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太原八月十九日电(记者 张恩):山西省省长王君19日在主持召开山西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再次部署山西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全力打造当代煤炭企业“航母大舰”。
作为中国煤炭生产的大省,山西正在全力做好“煤文章”。时下,此地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也是中国高层的一项重大决策。据来自山西省政府的消息称,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山西煤炭行业管理得到加强,煤炭安
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状况也得以改善。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的官员表示,到明年年底,山西可形成千座煤矿八亿产能的产业格局,并实现办矿体制的根本转变。
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