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新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原发性高血压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 1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 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 1.高血压诊断标准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2.特殊高血压
(1). 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明显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明显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可以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和烦躁不安等。
(2). 难治性高血压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足量且合理联合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时,称为难治性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
3.高血压水平分级
(1).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2).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3). 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4.简化的高血压危险分层
(1). 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情况
①. 危险因素指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
②. 靶器官损害指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增厚或斑块、肾功能受损;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新精选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