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瘤床加量范围的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瘤床加量范围的研究

邱慧芝 王琳婧 张国前 田允鸿 史建军 张伟军 郑荣辉

【摘 要】【摘 要】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中,以手术切口外扩确定瘤床范围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保乳术后放疗的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T1-2N0-1M0乳腺癌,患侧乳腺术腔用≥3个银夹标记。勾画术腔所有银夹,并勾画标记手术切口的铅丝,将银夹均匀外扩2.0 cm,同时将铅丝均匀外扩1.5、2.0、2.5、3.0 cm,在三维立体图像垂直手术切口皮肤的方向上观察银夹外扩的范围能否完全覆盖手术切口、手术切口外扩的范围能否完全覆盖术腔所有银夹;分别计算银夹均匀外扩2.0 cm(组A)、铅丝均匀外扩2.0 cm(组B)后在垂直手术切口皮肤的方向投影形成的不规则射野的面积及两者重叠部分的投影面积(组C),并计算比例。结果 全组25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9岁,左乳10例,右乳15例,Ⅰ期13例,Ⅱ期12例。留置银夹3枚者3例,4枚者5例,5枚者8例, 6枚者9例。银夹外扩2.0 cm覆盖手术切口的比例为89.92%。铅丝外扩1.5、2.0、2.5、3.0 cm覆盖银夹比例分别为83.47%、94.21%、96.69%、99.17%。组C与组A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C/A范围为49.00%~100.00%,均值为66.73%;(A-C)/A范围为0%~51%,均值为33.27%。瘤床中心距离皮肤距离范围为15~46 mm,平均(35.5±8.36) mm;最浅银夹距离皮肤距离范围为8~34 mm,平均(16.8±9.02) mm。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银夹均匀外扩2.0 cm未能完全覆盖手术切口,且手术切口为外扩标准的瘤床区补量范围不能完全将术腔所有银夹覆盖。以手术切口外扩的瘤床补量方法易造成瘤床区漏照,推荐以术腔标记

的银夹为补量的依据。全程光子线照射可能造成靶区欠量。 【期刊名称】现代医院 【年(卷),期】2017(017)011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放射治疗; 瘤床加量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步增长[1],而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早期诊断率也逐步提高。保留乳房的治疗可保全患者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美容效果,保乳术后放射治疗对肿瘤局部控制的影响已明确,可降低局部复发率,目前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2-4]。以往保乳术后辅助放疗在完成全乳照射后行瘤床补量时常选手术瘢痕为标准,各方向均匀外扩2~3 cm作为瘤床区补量范围,但已有临床研究证实此方法欠准确[5]。目前保乳术中可对术腔各边界进行银夹标记,便于术后放疗精确确定瘤床放疗范围。本文主要就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以手术切口外扩方法所得的瘤床范围能否覆盖术腔所有银夹进行讨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4年1月—2016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5例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49岁(22~66岁)。患者肿瘤位于左乳乳房10例,右乳乳房15例;原发肿瘤位于外上象限12例,外下象限4例,内上象限8例,内下象限1例。术后分期按照2008UICC pTNM 标准:T1N0M0者13例,T2N0M0者7例,T1N1M0者3例,T2N1M0者2

例;Ⅰ期13例,Ⅱ期12例;病理类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1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1例,乳腺粘液腺癌1 例,乳腺导管内癌2例。全部患者保乳术术中均留置银夹标记瘤床,肿瘤切除安全边界1.0~1.5 cm,术后病理均显示原发癌灶切缘干净。全组25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接受了蒽环类联合紫杉类的新辅助化疗或辅助化疗;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于化疗结束后2~4 w开始放疗,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患者于术后4~8 w开始放疗。见表1。 1.2 CT定位扫描和放疗计划制作

放疗前CT扫描采用乳腺癌放疗专用乳腺托架固定,扫描层距为0.5 cm,扫描范围包括颈、胸、上腹部,以完整包括全部邻近正常组织器官如肺、心脏、肝脏、双侧乳腺、甲状腺等。将CT模拟定位图像资料通过局域网传入 Pinnacle三维计划系统工作站。采用Pinnacle适形放疗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在软件设定 的“Breast”窗宽床位下勾画靶区:患侧全部乳腺组织及乳腺下胸壁为临床靶区(CTV1),

不包括肋间肌、肋骨,前界为皮肤表面下0.5 cm,CTV1外扩0.7 cm(肺方向仅扩0.5 cm,皮肤方向不作外扩)形成计划靶区(PTV1),给予6 MV-X线适形调强放疗,处方剂量为5 000 cGy/(25次·5周);全乳放疗结束后,进行瘤床区补量照射,瘤床区域(CTV2)为瘤床及周边 1.0~1.5 cm的组织,CTV2 外扩 0.7 cm 形成 PTV2(皮肤方向外扩不超过皮下0.3 cm以内范围),处方剂量为1 000 cGy/(5次·周)。正常组织的勾画包括心脏及双侧肺组织。 1.3 研究勾画项目及观察方法

勾画术腔中所有的银夹及标记手术切口的铅丝,将银夹均匀外扩2.0 cm,并将铅丝分别均匀外扩1.5、2.0、2.5、3.0 cm,在垂直于乳腺切口皮肤的方向上,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瘤床加量范围的研究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瘤床加量范围的研究邱慧芝王琳婧张国前田允鸿史建军张伟军郑荣辉【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中,以手术切口外扩确定瘤床范围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保乳术后放疗的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T1-2N0-1M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7qqg5qt7s01k8300wxv0h1ll01f5u01c2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