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册尼德兰革命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尼德兰革命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尼德兰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2.西班牙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 3.圣像破坏运动和尼德兰革命的爆发 4.西班牙总督的恐怖统治 5.尼德兰革命的经过

北、南方起义和南北分野、联省共和国成立 6.尼德兰革命胜利及其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

1.引导学生分析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影响、尼德兰社会各阶级的处境和革命态度等问题,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2.阅读教材所引的恩格斯的一段话,思考“为什么说尼德兰革命是以加尔文教为旗帜的?”提高学生运用历史资料论证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对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根本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本身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外族残酷的压迫,必然引起社会变革,以此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史观的教育,使其能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研究问题,加强理论学习。

2.通过对尼德兰革命性质和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尼德兰革命以宗教为外衣,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和压迫,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第一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由此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观点的教育——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历史的进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尼德兰革命的背景及其胜利的影响 (二)难点

分析南北分道扬镳的原因 (三)解决办法

1.尼德兰革命的背景

关于背景方面的叙述,书中列举得很清楚,由学生阅读后讨论(或提问)方式获得答案。包括三方面。一,革命前夕,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南方和北方有着不同的传统和行业特点,因此决定着各自的革命态度和革命结果。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关系的变化,新贵族阶层的出现、资产阶级激进派以加尔文教为旗帜等内容都是可补充说明的要点。三,西班牙在尼德兰的专制统治,使民族矛盾激化。教师也可通过提问上节内容中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如加尔文教形成的大致情况、教义等事引出本节中的背景,引导学生把前后历史知识联系起来?融汇贯通地学习。 2.革命胜利的影响

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注意,“为什么说尼德兰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由学生讨论,从一场革命的领导阶级、面临的任务和其历史作用等几小方面考察革命的性质,最后点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成功的一次,为荷兰日后的强大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关于南北分治问题

交待史实。在革命日益高涨之时,南方贵族叛变革命,与西班牙进行妥协,南北分治现象开始。1581年,北方宣布独立,成立“联省共和国”,摆脱了西班牙的控制,南方则仍归属西班牙。之后学生讨论出现这一结果的根源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南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及阶级构成、宗教信仰等几方面归纳讨论。应肯定学生的多种不同见解,有利于热烈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也利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本课内容较少,相对脉络清晰、完整,建议教师设计多种提问方式,由学生讨论或师生谈话法完成学习过程。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授课,使学生准确掌握以下史实。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化、西班牙的专制统治。尼德兰革命的开始标志——1566年的圣像破坏运动,以宗教革命的方式拉开序幕。尼德兰革命的过程——南北方的起义,统治者的镇压、南北分治。革命结果——联省(荷兰)共和国成立。革命的影响等。

训练学生以下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运用史料论证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以下思想教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教育学生树立唯物史观。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说明资本主义是战胜封建主义的强大力量,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培养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14、15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承上启下时期,一方面,旧的封建式的生产正缓慢地退出历史舞台,另一方面,新生的资本主义萌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滋长着,遍布欧洲,影响世界。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健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国,为资木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同时也开创了一种政权和社会制度变更的方式——革命。鲜明地体现了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烈愿望,马克思称它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型”。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具有划时代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导入。前面提到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在其中影响最大,最激进的派别是哪一个?(学生思考、回答——加尔文派)

导入新课。这一派别曾经成为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指引着尼德兰人民冲锋陷阵,为争取民族的自由和解放而战。这次革命是怎样发生的?当时大的历史前提是什么?启发学生思考、阅读教材。 1.革命前夕的尼德兰

学生讨论并发表见解。学习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大致会提到以下五点,第一,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第二,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第三,阶级关系的变化,出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第四,下层人民所受剥削压迫惨重,第五,天主教会实行宗教迫害。教师根据情况归纳。

2.革命的开始

教师点出革命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60年代的圣像破坏运动和南北游击战争。以宗教反抗拉开革命序幕,迅速席卷大部分地区。在西班牙的血腥报复之下,人民自发组成“乞丐”游击队给敌人以重创,革命深入发展。第二阶段始于70年代,革命有重大进展,北方南方先

后起义,推翻西班牙统治,但南方出于自己的利益,背叛了革命,与西班牙妥协。第三阶段,1581年北方几省独立,成立联省(荷兰)共和国,南方仍在西班牙控制下,革命在北方获得了完全的胜利。教师在捋清线索之后,几个问题应深入探讨,一是以加尔文教为外衣。西班牙信奉天主教为国教,并以此为其统治支柱,企图把尼德兰变成它奴役欧洲和建

立霸权的基地。并对尼德兰信仰的新教深恶痛绝,决心消灭这个“异教的温床”,用设立宗教裁判所、增加主教的职位及颁布“血腥法令”等方式迫害新教徒。在尼德兰,大多数人接受了加尔文教,反对崇拜圣像。提倡廉俭教会,建立民主、平等社会,因此革命的开端是以佛兰德尔等一些城镇的“破坏圣像运动”为开端的。二是南北为何分道扬镳的问,以教材小字部分为讨论基础。

3.革命的影响(即革命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说尼德兰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引导学生讨论,从革命领导阶级、革命任务及成果等几方面入手,证明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是“第一次”是“成功的”,为以后历次革命提供参考,并为荷兰今后资本主义发展打下基础。 六、布置作业

预留问题 比较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为第二章第一节授课后的讨论作准备。) 七、板书设计

第四节 尼德兰革命 一、革命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3.西班牙殖民压迫深重 二、革命经过

1.开始 圣像破坏运动 1566年 2.高涨 南北起义和南北分治

3.结局 北方——独立 “联省共和国”(荷兰) 南方——依旧被西控制(比利时、卢森堡) 三、革命意义

“第一个” “成功的” “资产阶级革命” 八、参考书目

《世界通史·中古部分》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人民出版社1962年 《世界上古中古史》朱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 《世界历史·中古部分》马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近代欧洲的兴起》朱孝远著、学林出版社1997年

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册尼德兰革命

尼德兰革命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尼德兰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2.西班牙和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3.圣像破坏运动和尼德兰革命的爆发4.西班牙总督的恐怖统治5.尼德兰革命的经过北、南方起义和南北分野、联省共和国成立6.尼德兰革命胜利及其意义(二)能力训练点1.引导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5n2x6yao67dd7d92wae4uc568cqjj01a1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