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中医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为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我司组织重点专科护理协作组在梳理、验证和优化各地有效中医护理方案、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等20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司医疗管理处。
联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 廖穆熙 邴媛媛 电 话:010—59957689 59957687 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护理方案 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方案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 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丹毒中医护理方案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胃癌中医护理方案
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护理方案附录1 护理方案附录2
.
.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试 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滞痰凝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心烦易怒。或口苦,头晕目眩。舌苔薄白或薄黄。
(二)冲任失调证:乳房肿块胀痛,两胁作胀,头晕目眩。或月经失调,腰腿酸软,五心烦热,目涩,口干。舌质红,苔少有裂纹。
(三)毒热蕴结证:乳房肿块迅速增大,疼痛或红肿甚至溃烂翻花,分泌物臭秽等,或发热,心烦,口干,便秘。舌质暗红,舌苔黄白或黄厚腻。
(四)气血两虚证:疲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口干少津,二便失调。舌淡,苔薄白。
(五)气阴两虚证:乏力、口干苦、喜饮,纳差,乏力,腰腿酸软,五心烦热。舌质干红,少苔或薄苔。
(六)瘀毒互结证:肿瘤增长迅速,神疲乏力,纳差消瘦,面色晦暗。或伴有疼痛,多为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或伴有乳房肿物坚韧,若溃破则腐肉色败不鲜。舌淡或淡暗,苔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肢体肿胀
1.评估患侧肢体水肿程度,如出现肿胀加重及时报告医生。
2.平卧时抬高患肢,使其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患肢不宜进行静脉输液及测血压。
3.指导患者做患肢握拳活动,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
.
.
4.遵医嘱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仪治疗,每次30分钟,每日1次。 5.遵医嘱中药外敷。 6.遵医嘱中药湿敷。 (二)疼痛
1.采用《疼痛评估量表》进行评估。
2.指导患者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读书、看报、与人交流等。 3.教会患者使用放松术,如全身肌肉放松、缓慢的深呼吸、听舒缓音乐等。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乳腺、腋下、肝、交感、内分泌等穴。 5.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心烦易怒
1.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其排忧解难。 2.帮助患者取得爱人、家属的理解和关爱。
3.推荐患者听轻音乐,舒缓情绪。焦虑患者:听安静、柔和、婉约的乐曲,如高山流水、古筝等;抑郁患者:听冥想式的乐曲,如沉思、古琴等。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俞、肝俞、神门、脑、皮质下等穴。 (四)恶心、呕吐(化疗期间)
1.观察呕吐物的量、色、性质,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2.呕吐后,遵医嘱以温开水或中药漱口液漱口。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交感、膈等穴位。 4.遵医嘱艾灸:取中脘、关元、足三里、神阙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合谷、内关及两侧脊穴等穴。 (五)四肢麻木(化疗期间)
1.保证环境安全,避免烫伤、灼伤、磕碰等。 2.注意四肢保暖,穿棉袜,带棉质手套,防止受凉。
.
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52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