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医诊断学(总结)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淤血、燥屎、痰凝的不同。 (2)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3) 夺气:言语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中气大虚。 (4) 语言蹇涩:风痰蒙蔽清窍,或风痰阻络;语言错乱:神明之乱,心病。 (5)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

心气不足,神失所养,虚证。 错语:语言错乱,说后自知。 (6) 狂证:笑骂狂言,语无伦次,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阳热实证,多见于痰火扰心或伤寒蓄血证。 C. 呼吸:外感邪气有余,呼吸气粗而快——热、实证;内伤正气不足,呼吸气微而慢——虚、寒证。久病肺肾

之气欲绝,气粗而断续——假实证;温热病,热在心包,气微而昏沉——假虚证。 (1) 喘证:实喘——肺有实热,或痰饮内停;虚喘——肺、肾虚损,气失摄纳所致。 (2) 哮证——内有痰饮,复感外寒,束于肌表;或感受外邪,失于表散,束于肺经;或久居寒湿地区,或过食

酸咸生冷。 (3) 上气:肺气不得宣散,上逆与喉间,气道窒塞,呼吸急促。 (92真题)

①咳逆上气,兼见时时吐浊,但坐不得卧——痰饮内停胸膈; ②感喉咙不利——阴虚火旺,火逆上气;

③上气多兼身肿——外邪束于皮毛,肺气壅塞,水津不布。

(4) 短气: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抬肩,喉中无痰鸣声。

①饮停胸中,则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实证; ②肺气不足,则体虚气短,小便不利;

③伤寒心腹胀满而短气——邪在里,实证;腹濡满而短气——邪在里,虚证。 (5) 少气(气微):呼吸微弱,短而声低,虚虚怯怯,非如短气之不相连续,形体状态一般无改变——虚证。

D.咳嗽 (1) 咳声

①紧闷——寒湿。如咳嗽声音重浊,兼见痰清稀白,鼻塞不通——外感风寒;咳而声低,痰多而易咳出——寒咳,或湿咳,或痰饮。

②清脆——燥热。如干咳无痰,或少有粘液——燥热或火热咳嗽。

③咳声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咳出,喉咙干痛,鼻出热气——肺热;咳气不畅——肺气不宣。 ④顿咳(百日咳):阵发,发则连声不绝,甚则呕恶咳血,终止时作“鹭鸶叫声”——肺实,风邪与伏痰搏结,郁而化热,阻遏气道。咳声继续片刻——风。 ⑤白喉:咳声如犬吠——肺肾阴虚,火毒攻喉。 (2) 无力作咳,咳声低微,咳出白沫,兼有气促——肺虚。 (3) 夜间咳甚——肾水亏;天亮咳甚——脾虚,或寒湿在大肠。

E. 呕吐:呕(有声有物)、干呕(哕,有声无物)、吐(有物无声)——胃气上逆。 (1) 虚寒证: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吐物呈清水痰涎;

实热证:吐势较猛,声音壮厉,吐物呈粘痰黄水,或酸或苦。 (2) ①霍乱:吐利并作;

②反胃:朝食暮吐——胃阳虚,或脾肾俱虚,不能消谷; ③水逆症:口干欲饮,饮后则呕——太阳蓄水证,或有痰饮; ④胸闷腹满,便秘不通——肠有燥屎,秽浊上犯;

⑤气郁之呕吐:胸闷胁痛——肝气犯胃;胃痈则呕吐脓汁。

F. 呃逆:唐以前称“哕”。属胃气上逆。 (1) 新病闻呃,其声有力——寒邪或热邪客于胃;

久病闻呃,其声低气短——胃气将绝之兆。

26

(2) 实热:呃声频频,连续有力,高亢而短;

①呃声低沉而长,音弱无力,良久一声;

虚寒 ②呃逆上冲,其声低怯而不能上达咽喉或时郑声——脾胃气衰,虚气上逆。

G.嗳气:“噫”,胃气上逆。 (1) 气味酸腐,兼胸脘胀满——宿食不消,胃脘气滞; (2) 声响亮,频频发作,得嗳与矢气则脘腹宽舒——肝气犯胃; (3) 声低沉,无酸腐气味,纳谷不馨——脾胃虚弱,多见久病或老人; (4) 寒气客于胃,以致胃气上逆——噫;汗吐下后,胃气不和,亦致噫气不除。

H.太息:心有不平或性有所逆,闷愁时发出——肝气郁结。 (95真题) I. 喷嚏:肺气上冲于鼻——外感风寒;若外邪郁表久日不愈,忽有喷嚏——佳兆。 J. 肠鸣:腹中漉漉作响。 (1) 声在脘部,如囊裹浆,振动有声——痰饮留聚于胃; (2) 声在脘腹,漉漉如饥肠,得温、得食则减,受寒、饥饿加重——中虚肠胃不实; (3) 腹中肠鸣如雷——风、寒、湿邪胜则脘腹痞满,大便濡泄; (4) 脘腹疼痛,肢厥吐逆——寒甚。

2、 气味

A. 病体气味

(1) 口气:多属消化不良,或有龋齿,或口腔不洁。

酸——宿食;臭秽气——胃热;腐臭气——内有溃腐疡疮。 (2) 汗气腥膻:风湿热久蕴于皮肤,津液受到蒸变。 (3) 鼻出臭气,流涕经常不止——鼻渊证。 (4) 身臭:病体溃腐疡疮。

咳吐浊痰脓血,腥臭气——肺痈;大便臭秽——热,大便腥气——寒;小便黄赤浊臭——湿热;屁出酸臭——宿食停滞;妇人经带臭气——热,腥气——寒。

B. 病室气味 (2) 瘟疫开始,即有臭气触人,轻则盈于床帐,重则充满一室。 (3) 腐臭气或尸臭气——脏腑败坏(危重);血腥气——失血证;尿臊味(氨味)——水肿病晚期;烂苹果(酮

体气味)——消渴病(危重)。

27

五、脉诊

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一)脉诊的部位

1、遍诊法(三部九候法): 上部、中部、下部

2、仲景三部诊法:寸口、趺阳、太蹊 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3、寸口诊法:寸口是指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又称“气口”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寸口诊法原理 寸关尺的定位

1、先定关:以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 2、再定寸、尺:

关前为寸 关后为尺

寸口与脏腑相配

28

“脉口”

左手 右手

心(君火) 肺(金)

肝(木) 脾(土)

肾(水) 肾(相火) —————————————————— 阴、血、精 阳、气

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命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平息和体位 平息:“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 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体位: 坐位 卧位 与心脏等高

2、诊脉时间:平旦为佳,安静 诊脉方法

指法:手指略成弓形倾斜,指腹对脉脊。高大者宜疏,矮小者宜密,小儿用拇指定关法 1、举:轻取 2、按:重取 3、寻:中取

循法、推法、总按、单按 总按 单按 (二)平 脉

平脉既正常脉象的特点 1、胃:脉来从容、和缓、流利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胃少为病” “无胃为死” 《素问?玉机真脏篇》 2、神:应指有力,节律整齐

“按指下之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 3、根:尺脉沉取有力,按之不绝

“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

《脉经》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王叔和《脉经》:24种脉象、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脉理:

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 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三秋得之应无恙,久病逢之确可惊” 二者的区别:表证脉浮但有根;里虚脉浮而无根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29

【临床意义】里证

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沉而有力-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积滞所致(寒主收引,水性沉潜,积滞则阳气伏郁) 沉而无力-里虚:阳气虚不能升举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 【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 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

2)亦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 多见于里热实证。(阳明腑实证、肠伤寒、脑膜炎等) 《四诊抉微》“迟脉属脏主寒,此一定之理,乃其常也。若论其变,又有主热之证治,不可不知。所以然者,以热邪壅结,隧道不利,失其常度,脉反变迟矣。” 《伤寒论》“阳明病,脉迟,有潮热者,……可攻里也,大承气汤主之”

“又如脑膜炎,常因脑压增高,出现高热、脉迟,须脉证合参,勿作寒论。以免误诊” 4、数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 【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

1)主热证--因热迫血妄行,故脉数

凡外感发热、胃热、肠热、肺痈、肠痈、疮疡、或阴虚火旺等均可见数脉 2)主虚证--精血耗损,元气亏虚,脉来虚数。多见于虚劳日久之人 5、洪脉

【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滔滔满指,来盛去衰 【临床意义】主热甚(气分热甚) 里热内盛,气盛血涌故脉来洪

洪大有力,此为太过,多为里热炽盛,必伴见壮热,烦躁,口渴,吐血,疮疡及暑热汗出等。 《伤寒论》:“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汤主之”

亦主虚证:若洪大无力,则不主气分热盛,乃阴精耗竭,孤阳将欲外越之兆。 凡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出现洪脉则为阴损阳散之危重证候。 6、细脉

【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侵 1)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则脉来细而无力

凡久病气血亏耗,年迈体弱,失血,盗汗,自汗,阳虚畏寒,虚胀,泄泻等,可见到细脉 《脉诀刊误》:“主血少气衰” 《伤寒论》:“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脉的宽度分类 细脉

2)主湿侵:脾虚湿盛或感受湿邪,湿邪阻碍脉道,故脉细 凡湿邪伤人,或内困脾胃,或留滞经络,常可 见到细脉 《金匮要略》:“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者,此名湿痹” 《诊宗三昧》“湿痹脚软,自汗失精,皆有细脉”

9、虚脉

【脉象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虚证

30

中医诊断学(总结) - 图文 

淤血、燥屎、痰凝的不同。(2)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3)夺气:言语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中气大虚。(4)语言蹇涩:风痰蒙蔽清窍,或风痰阻络;语言错乱:神明之乱,心病。(5)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心气不足,神失所养,虚证。错语:语言错乱,说后自知。(6)狂证:笑骂狂言,语无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1b4o2zw5g7916095d4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