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温胁迫对植物生理方面的影响
作者:王鑫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15期
在各种胁迫因子中,温度是最为关键的一项。在温室效应逐渐加剧的背景下,高温对于植物的生长造成了很大威胁,不少植物都面临高温胁迫的挑战。本文针对高温胁迫对植物生理方面的影响展开研究,有利于缓解高温对植物产生的危害。 一、高温胁迫对于植物细胞膜所产生的影响
总体来看,热损伤与抗热的核心便是细胞膜系统,并且植物对于逆境的适应能力也主要取决于细胞膜系统。尤其是质膜与内囊体膜的特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植物的适应水平,使之可以更好地抵抗高温胁迫。温度逆境会对植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原始的初级反应多发生于生物膜系统的类质分子热相变方面。这主要是由于,生物膜流动镶嵌学说中指出,膜的双分子层脂质的物理状态大多为液晶相,如果温度过高,则其将转变成液相。如果是处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下,那么就会转变成凝胶相。后面的两类状态均会对镶嵌在脂质中层的构型及其功能产生较大影响。要确保植物对于逆境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那么就必须要减少乃至于避免膜脂相变的情况出现。当植物处于高温逆境之下时,其脂质透性就会大幅度提升,造成严重的高温伤害,这也是其受到的高温胁迫的本质之一。原本在植物的细胞当中,活性氧的产生和消失都具有着一种天然的平衡,而高温逆境便会打破这样的平衡,导致植物内部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以及羟自由基等一系列氧化物的增多,直接引发膜蛋白和膜内脂产生转变,使得膜透性提升,细胞中的电解质流出,这可以从直接测定的相对电导率增加现象上看出来。当植物细胞膜所受的损伤愈严重时,其细胞膜的热稳定性就愈弱,反之即愈强。因此,采用电导法来检测植物细胞膜热稳定性,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方法。
面对高温胁迫时,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会呈现出上升的状况,同时其还会随着胁迫温度及时间的增加而进一步升高。从这样的现象中可以看出,植物能够忍受一定程度的高温,但这一抗热能力也毕竟是有限的。高温能够使植物膜脂的过氧化作用进一步加剧,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出丙二醛,其经常被当作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关键指标之一。在高温胁迫之下,不少植物中的丙二醛含量均会呈现出增加的势态。但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当黄连受到了高温胁迫之后,其内部的丙二醛反而会出现减少的情况。有关专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黄连更加能够忍受高温环境。 二、高温胁迫对于植物生理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植物叶片对高温环境十分敏感,并且叶片又是植物进行不同生理活动所必需的主要功能器官。当植物受到高温胁迫时,会引发叶片功能的多种变化,继而导致植物中的葉绿素含量遭受影响,阻碍植物正常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的开展。
高温胁迫对植物生理方面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