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一教学楼方案设计总说明
第一教学楼方案设计总说明
、项目背景、概况、设计依据 1、背景:
随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不断成长与发展,为满足北校区教学、科研、行政等用房的需要,经广东省教育厅20 年批复(粤教财函[20]160 号) 文,同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拆除第一教学楼并在原址上重建新第一教学楼。学校希望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教楼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新型教学楼,新一教楼应保留原建筑风格成为大学亮丽的风景点和标志性建筑特色,应遵循时代精神与我校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2、项目概况及规模:
本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高等院校用地( A31),用地面积551723 平方米,其中可用建设用地面积516667 平方米,地形图号:36-38-15 。
北校区教学区西南侧(现旧第一教学楼位置,建设新楼前先拆除旧楼),北侧为二教楼,南侧为南广场,东侧为学校文化广场;西侧为校办公楼。旧一教楼总建筑面积9033 平方米。建筑规模约为30073.5 平方米,建筑总投资约120万元。地上四至五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三15M(室外地面?屋面檐口)。
3、设计依据:
1 、北校区第一教学楼拆除重建工程设计任务书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提供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地形图
3 、广州市规划局关于调整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的复函( 穗规函[20]3752 号)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 GB50763-95) 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 GB 50099-2024)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6
第 1 页 共 16 页
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 GB50352-205) 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2024) 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3—20)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67-97) 1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 100-98) 12、《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
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5) 1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二、设计目标、主题构思及理念 1 、设计目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语言类重点大学,广东省“ 211 工程”重点大学之一。
广外第一教学楼项目必须具有浓厚的学术文化气息,能为师生创造一个高雅的文化学术环境,在建筑方案造型上应体现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贯中西”开放型大学的特点。本教学楼方案的建筑设计不但要体现美观、经济、实用、安全、新颖的原则还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先进的分析^p 方法,为建筑物的节能、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主题构思及理念:
本方案的设计主题为“以人为本、融入自然、创造环境、服务教育”。本方案设计一开始着手就从“以人为本”的概念出发,把创造一个回归自然、宁静优雅的学习环境为目标。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观,结合白云山风景保护区的优美自然环境,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尊重与对话,对北侧与东侧道路两旁的大型树木进行保留。通过“绿化广场—建筑物—内庭园林—建筑物—内庭园林—建筑物—绿化广场”这一建筑与环境相融合的空间序列,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充分融为一体,仿佛建筑成为了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命体。
三、规划设计 1 、总平面功能布局
第 2 页 共 16 页
因本教学楼是拆除原有旧楼重建项目,所以新教学楼的用地范围基本被限定在东西向140 米,南北向103 米的范围内,在小用地范围内如何体现出设计方案的布局合理性与功能完善性,就更具挑战性了!地块的北侧是现有的2、3、4 号教学楼,再往北是学生生活区,地块西侧靠南是行政办公楼,东南侧是教师生活区,南侧是入口广场。根据任务书要求1 号教学楼分为教学区与备课区,还要具备1500 平方的校史馆及1700 平方的世界文化展示中心。
北侧紧靠现有的教学区,而且离学生生活区最近,无需置疑新教学楼的北侧肯定设置教学区,北入口作为学生出入的主入口,则南侧应设置备课办公区,既方便与西侧靠南的现有行政办公楼链接组成备课区,又方便东南侧的教师生活区建立紧密联系,因此我们在东南角设置了一个教师出入口。
南侧正对学校未来的南入口广场,所以公众主入口设置在南侧正中,同时具有对外功能的校史馆及世界文化展示中心也利用这个主入口设在首、二
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表》如下: 2、空间组织及交通联系设计
在空间组织上采用正南北向布置的长条形分三排布置,北侧两排为外廊式布局的多媒体教室,南侧一排为内廊式布局的备课办公室,三排实体之间通过连廊联系,在同层的交通组织中既可相对独立运作,又可彼此联系。在
教学楼内设置了不同使用特征和空间性质的庭院空间,如两排教室之间所围 合的庭院空间,教室与备课室之间围成的内庭院空间。这样分级镶嵌的空间 组织结构,使校园空间具有层次性与领域感,有助于环境维护和促进人际交往活动,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舒缓压力,启迪思维,激发灵感。
3、景观视觉的设计本方案紧扣“创造环境、服务教育”的设计主题,力求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突破以往分散式绿地为主的设计模式,最大限度的创造出人与自然沟通的绿空间;通过内庭绿化空间与广场园林在建筑两侧的穿插布置,使建筑群体与绿化空间在平面上,形成有机的联系关系,使建筑与环境相互协作与渗透。通过这种相互渗透形成了三条横向的绿化景观轴,形成了建筑与环境的共生状况。
四、建筑设计
第 3 页 共 16 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一教学楼方案设计总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