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烘焙新手上路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的形象。搓条要紧,粗细均匀,条面圆滑是品质的基本保证。

切是将大面团利用工具将其分成若干均等的小面团,然后运用其他的操作手法施以整形的第一步。分割成小面团整形的面坯同样可用切的方式制作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形状。或将各个切好的小面团依据个人的创意组合成独特的造型,可配合造型的需要灵活掌握运用。

在面坯的表面划上裂口,但并不将其切断的造型方法称为割。割可将烘烤完成面包的表面因膨胀而呈现出爆裂的效果。

割的手法也有深浅的差异,割的时机也不尽相同。有些制品是在面团整形后进行,有些面包则是在完成最后饧发后进行的。在进行烘烤前割裂表面,更要依其表面加以配合运用。有些制品是在爆裂处填入各种馅料,以增加面包的造型及口味的变化。

能够使面团增长或增宽,并配合整形变化的动作叫做拉。有的制品是将面团拉长或拉宽后利用各种手法动作来整形,有些品种是将面团擀薄后再拉长。拉的动作须利用各种手法及造型的需要加以实施。应注意的是需要拉长或宽的面团需有足够的松弛时间,否则面团易断裂。

全蛋的打发方法

全蛋因为含有蛋黄的油脂成分,会阻碍蛋白打发,但因为蛋黄除了油脂还含有卵磷脂及胆固醇等乳化剂,在蛋黄与蛋白为1:2比例时,蛋黄的乳化作用增加,并很容易与蛋白与包入的空气形成粘稠的乳状泡沫,所以仍旧可以打发出细致的泡沫,是海绵蛋糕的主要作法之一。

拌匀加温全蛋打发时因为蛋黄含有油脂,所以在速度上不如蛋白打发迅速,若是在打发之前先将蛋液稍微加温至38~43℃,即可减低蛋黄的稠度,并加速蛋的起泡性。此时要将细砂糖与全蛋混合拌匀,再置于炉火上加温,加热时必须不断以打蛋器搅拌,以防材料受热不均。

泡沫细致开始用打蛋器不断快速拌打至蛋液开始泛白,泡沫开始由粗大变得细致,而且蛋液体积也变大,以打蛋器捞起泡沫,泡沫仍会滴流而下。

打发完成慢速再搅打片刻之后,泡沫颜色将呈现泛白乳黄色,且泡沫亦达到均匀细致、光滑稳定的状态,以打蛋器或橡皮刮刀捞起,泡沫稠度较大而缓缓流下,此时即表示打发完成,可以准备加入过筛面粉及其他材料拌匀成面糊。

蛋白的打发方法

要制作出成功又好吃的蛋糕,除了材料比例要正确,蛋白打发是极为重要的关键之一, 对于初学者而言,通常只要能打出漂亮的蛋白,这也代表离成功不远,以下就是蛋白打发的三大关键:

加入砂糖 首先蛋白要置于干净无油无水的圆底容器中,利用打蛋器顺同一方向搅打,至出现大泡沫时,就可以将砂糖分次加入蛋白中, 此时加入砂糖可帮助蛋白起泡打入空气,增加蛋白泡沫的体积。

湿性发泡蛋白一直搅打,细小泡沫会愈来愈多,直到整个成为如同鲜奶油般的雪白泡沫,此时将打蛋器举起,蛋白泡沫仍会自打蛋器滴垂下来,此阶段称为「湿性发泡」,适合用于制作天使蛋糕。 干性发泡(或称硬性发泡) 湿性发泡再继续打发,至打蛋器举起后蛋白泡沫不会滴下的程度,为「干性发泡」,或称「硬性发泡」, 此阶段的蛋白糊适合用来制作戚风蛋糕,或者是柠檬派上的装饰蛋白。

鲜奶油的打发方法

鲜奶油是用来装饰蛋糕与制作慕斯类甜点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由牛奶提炼而成的浓稠鲜奶油,包含高达27~38%不等的脂肪含量,搅打时可以包入大量空气而使体积膨胀至原来的数倍,打发至不同的软硬度,也具有不同的用途。

垫冰块:在容器底部垫冰块的目的,是为了使鲜奶油保持低温状态以帮助打发,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再者搅打时会因摩擦产生热能,所以必须利用冰块来降温,以免鲜奶油因热融化而造成无法打发的状况产生,冬季时则可省略。

六分发: 当手持搅拌器顺同一方向拌打数分钟后,鲜奶油会膨发至原体积的倍,而且松发成为具浓厚流质感的粘稠液体,此即所谓的六分发,适合用来制作慕斯、冰淇淋等甜点。

九分发:如果是手动操作打发鲜奶油,要打至九分发需要极大的手劲及耐力,因为鲜奶油会愈来愈浓稠质硬而难打,体积也愈大,最后会完全成为固体状,若用刮刀刮取鲜奶油,完全不会流动,此即所谓的九分发,只适合用来制作装饰挤花。

奶油的打发方法

奶油的熔点大约在30℃左右,视制作时的不同需求,则有软化奶油或将奶油完全熔化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如面糊类蛋糕就必须藉由奶油打发拌入空气来软化蛋糕的口感以及膨胀体积;制作馅料时,则大部份都要将奶油熔化,再加入材料中拌匀。

奶油回温:奶油冷藏或冷冻后,质地都会变硬,退冰软化的方法,就是取出置放于室温下待其软化,至于需要多久时间则不一定,视奶油先前是冷藏或冷冻、份量多寡以及当时的气温而定,奶油只要软化至用手指稍使力按压,可以轻易被手压出凹陷的程度就可以了。

与糖调匀:用打蛋器将奶油打发至体积膨大颜色泛白如图所示,再将糖粉与盐都加入奶油中,继续以打蛋器拌匀至糖粉完全融化,面糊质地光滑。

打发完成:完成后的面糊应成光滑细致状,颜色呈淡黄,已以打蛋器将之举起奶油面糊不会滴下得程度,就算完成了,这一款的面糊最成应用于重奶油蛋糕的制作上,加入不同的香料与馅料调配即变成不同口味的澎松蛋糕。

常见蛋糕烘焙缺陷及补救办法

一、 海绵类蛋糕表表皮太厚

1.配方不平衡,糖的使用量太大;

2.进炉时面火过大,表皮过早定型;

3.炉温太低,烤的时间太长。

二、 蛋糕收缩

1.烘烤时间不够;

2.面糊搅拌过久;

3.水分太多,模具刷油太多;

4.鸡蛋和面粉的比例不对。

三、 蛋糕组织有空洞

1.泡打粉太多;

2.装模后没有震模。

四、 蛋糕表面出现斑点

1.搅拌不当,部分原料未能完全搅拌溶解和均匀;快速搅拌之前一定要将糖等材料完全拌溶解;

2.泡打粉一定要与面粉一起过筛,糖尽量不要用太粗的;

3.面糊内总水分不足。

五、 蛋糕膨胀体积不够理想

1.鸡蛋不新鲜,配方不平衡,柔性材料太多;

2.蛋白搅拌时间不足,蛋清未打起,面糊比重太大;

3.加油的时候搅拌的太快太久,使面糊内空气损失太多;

4.面粉筋力过高,可适当加入淀粉搭配或慢速拌粉时间太长;

5.搅拌过度,不要长时间的搅拌面糊会使稳定性和保气性下降;

6.面糊装盘数量太少,未按规定比例装盘;

7.进炉时炉温太高,上火过大,使表面定性太早。

六、 有时蛋糕在烘烤的过程中出现下陷和底部结块现象

1.冬天相对容易出现,尽量使室温和材料温度相同,因为气温低部分材料不易溶解;

2.配方不平衡,面粉比例少,水分太少,总水量不足;

3.鸡蛋不新鲜,蛋清搅拌过度,蛋清充入空气太多;

4.面糊中柔性材料太多,如糖和油的用量太多;

5.面粉筋度太低,往往是自行配制低筋粉容易产生,或者烘焙时炉温太低;

6.蛋糕在烘烤中尚未定型,因受震动而下陷。蛋糕的烘焙过程中不可擅自开门察看蛋糕的烘焙情况。

七、 蛋糕内部组织粗糙,质地不均匀

1.搅拌程序顺序不当,有部分原料未搅拌溶解,泡打粉与面粉未拌匀;

2.配方内柔性材料糖和油比例不对,水分不足,面糊太干;

3.炉温太低,糖要充分溶解,一般建议使用糖粉容易操作。

八、 戚风蛋糕出炉后收腰

1.配方中液体材料太多;

2.出炉后,充分凉透方可脱模;

3.烘烤时间太短,导致产品还没熟透定型。

九、 蛋糕表面有裂口

1.入炉时底管温度太高导致蛋糕急速受热快速膨胀;

2.泡打粉太多。

十、 夏天或冬天都会出现蛋糕面糊搅打不起的现象

1.因为蛋清在17~22℃的情况下,其胶粘性维持在最佳状态,起泡性能最好,温度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蛋清的起泡。温度过高,蛋清变得稀薄,胶粘性减弱,无法保留打入的空气;如果温度过低,蛋清的胶粘性过浓,在搅拌时不易拌入空气。所以会出现蛋清搅打不起。

2.夏天可先将鸡蛋放入冰箱冷藏至合适温度,而冬天则要在搅拌面糊时一边在缸底加温水升温,以便达到合适的温度。

常见面包烘焙缺陷及补救办法

一、 面包体积过小

1.酵母不足

一般情况下发酵粉用量在1%-1.5%,500克土司面包一般用7.5ml一勺发酵粉即可。

2.酵母失去活性

酵母保存在低温干燥处即可,常规习惯放在玻璃瓶中保存。保鲜有效期限过后酵母不能用。

3.面粉筋度不足

改用12%蛋白质的高筋面粉,制作面包最好在蛋白12—13%之间。

4.搅拌不足(或过长)

国内多为搅拌不足,面筋还没有打起;国外超高速机,常会超时而将面筋打断。同样面包的体积也会小。

5.糖份太多

适量的糖会帮助发酵,太多也会压制酵母活力。

6.面团温度不当

搅拌最后温度26~28℃为宜。一般情况下人的手感会不相同,而和面的温水高了也会烫死酵母,一般建议大家用冷水和面。

7.盐不足或过多: 盐1.5~2%为宜。

8.醒发不足(体积不大)

冬天发酵5~6小时,夏天在40-60分钟即可发酵完成。

二、 面包内部组织粗糙

1.面粉品质不佳:改用硬麦的麦心粉(PATENT)蛋白质12%。 2.搅拌不当:将面筋充分打起。

3.面团太硬:增加适量的水量来调节面团的软硬程度。 4.发酵过长:发酵时间过长导致面团没有了弹性。

5.造型太松:一次发酵后必须将原来面团内的气体压出,并造型进行二次发酵,每个半成品之间距离不要太大。

6.手粉太多:所用生粉越少越好。

7.油脂不足:加入4—6%的油脂以润滑面团。

三、 面包表面颜色太深

1.太多糖:减糖量或减少奶制品材料就能缓解。

2.炉火太大:用正确炉温,白面包用190℃(家用小烤箱)。 3.发酵不足:延长发酵时间。

4.炉内水气不足:在烤箱内喷水来增加蒸汽或用烤箱内放一小碗热水。 5.烘焙太久:要根据不同的产品来定烘焙温度、时间。

四、 面包“香”与“味”不佳

1.制作方式不对

如用快速法,改用传统的发酵方法与发酵温度控制,以增加发酵带来的香味。

2.原料不佳(品质太差)

改用较好的原料,如面粉改用面包专用粉,油用纯净无盐黄油或精制豆油。

3.发酵不足或过长

发酵不足,则无香味,发酵过长,会变酸。

4.面粉、储藏不当:

防潮、防高温、面粉会因此降低品质,失去筋性。

5.面包不熟或烤焦

不同的面包有不同的温度时间。

6.面包太热包装

烤好面包要冷到温后再包装起来。

五、 面包在入炉前或入炉初期下陷

1.面粉筋度不足:改用高筋粉。

2.搅拌不足:增加搅拌时间,充分将面团筋度揉出。

3.缺盐:加盐1.5—2%(按各种面包配方、食盐配方适量加入)

4.发酵过长:在冬天时常醒发4~5小时,应提高酵母用量及加热醒发(38℃)。

5.发酵过大:二次醒发至模具的80—90%便可以入炉烘焙,这样烘焙会再次长大至100%模具。

6.油、糖、水太多:油、糖皆为软性原料,太多时会使面筋不能承担而塌陷。

烘焙原料比例常识

烘焙产品所用的材料种类繁多,每一种材料的性质功能都不尽相同,同时每种材料的用量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都要掌握烘焙计算。

烘焙百分比

烘焙百分比是烘焙工业的专业百分比,它是根据面粉的重量来推算其它材料所占的比例。它与一般我们所用的实际百分比有所不同。在实际百分比中,总百分比为100%,而在烘焙百分比中,则配方中的面粉永远是100%,它的总百分比超过100%。

1、烘焙百分比与实际百分比的比较

原料

面粉 食盐 酵母 清水 砂糖 油脂 总量

300g 6 9 186 12 9 522

重量

100 2 3 62 4 3 174

烘焙百分比%

实际百分比% 56.72 1.2 1.7 35.6 2.3 1.7 ±100

2、烘焙计算公式

1)、实际百分比=烘焙%*100%/配方总% 2)、烘焙百分比=实际百分比*100%/面粉实际% 3)、烘焙百分比=材料重量*100%/面粉重量 4)、材料重量=面粉重量*材料烘焙%/100% 5)、实际百分比=材料重量*100%/配方材料总量 6)、面粉重量=面团重量*100%/总烘焙% 7)、产品总量=产品面包重*数量 8)、面团总量=产品总量/(100%-发酵损耗)*(100-烘焙损耗)] 9)、面粉重量=某种原料重量*100%/某原料烘焙% 10)、发酵损耗%=(发酵前面团重量-发酵后面团重量)/发酵前面团重量 11)、烘焙损耗=(发酵面团重-成品面团总重)/发酵后面团总重

以上是材料和生产的计算,在实际生产中我们还会遇到温度控制方面的问题,下面在将加冰等方法的计算作一介绍: 1)、最适水温=要求面团温度*3(如二次法则为4)-(室温+糖温+摩擦升温) 2)摩擦升温=搅拌后面团温度*3(如二次法则为4)-(室温+粉温+水温) 3)、加冰量=总加水量*(自来水-实用水温)/(80+自来水温) 4)、最后加冰量=总水量-加冰量

西点的配方平衡

各类西点的配方是根据条件和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动。这种变动并非随意的,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配方平衡原则。各种原辅料应有适当的比例,以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配方平衡原则建立在原料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原料按其功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组: (1)干性原料面粉、奶粉、泡打粉、可可粉。 (2)湿性原料鸡蛋、牛奶、水。 (3)强性原料面粉、鸡蛋、牛奶。 (4)弱性原料糖、油、泡打粉。

干性原料需要一定量的湿性原料润湿,才能调制成面团和浆料。强性原料含有高分子的蛋白质,特别是面粉中的面筋蛋白质,它们具有形成及强化制品结构的作用。弱性原料是低分子成分,它们不能成为制品结构的骨架,相反,具有减弱或分散制品结构的作用,同时需要强性原料的携带。

配方平衡原则的基本点是:在一个合理的配方中应该满足干性原料和湿性原料之间的平衡,强性原料和弱性原料之间的平衡。

1、干湿平衡

不同品种在调制浆料或面团时所需的液体量不同。总的来说,浆料的含水量大于面团的含水量,

烘焙新手上路 - 图文 

的形象。搓条要紧,粗细均匀,条面圆滑是品质的基本保证。切切是将大面团利用工具将其分成若干均等的小面团,然后运用其他的操作手法施以整形的第一步。分割成小面团整形的面坯同样可用切的方式制作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形状。或将各个切好的小面团依据个人的创意组合成独特的造型,可配合造型的需要灵活掌握运用。割在面坯的表面划上裂口,但并不将其切断的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zinu230mk0mq5e7e8f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