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未能及时清除抗原,可相继对隐蔽表位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 5. 人类自身免疫病的易感性与HLA相关

HLA-DR3:重症肌无力、SLE系统性红斑狼疮、IDDM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突眼性甲状腺肿

HLA-DR4:类风湿性关节炎、寻常性天疱疮、IDDM

HLA-B27: 强直性脊柱炎、其结合及提呈类似自身抗原的病毒抗原肽的能力较强,在病毒感染后更容易使自身反应性CTL活化,造成脊柱细胞损伤,引发强直性脊柱炎。

6. 自身免疫病的病理损伤机制:

1. 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1) 自身抗体直接介导细胞破坏:细胞膜或膜吸咐成分自身抗体(Ⅱ

型超敏反应)

2) 自身抗体介导细胞功能异常:抗细胞表面受体自身抗体引起的自

身免疫性疾病

3) 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介导组织损伤:如系统性红

斑狼疮

2. 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

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发生的免疫应答是导致AID病理损伤的原因

AID实际上是由自身抗体,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或二者共同引起的针对自身抗原的超敏反应性疾病

AID的发病机制和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相同 9. AID与超敏反应

? 病损均由适应性免疫应答致,均属“病理性免疫”和“免疫性疾病” ? AID的Ag是自身成分

? 超敏反应的Ag广泛:自身/外源

? AID病理机制就是Ⅱ、Ⅲ、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 10 自身免疫病的分类:

1、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患者的病变一般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器官。

2、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又称为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病变可见于多种器官和组织。

11 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

①患者体内可检测到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和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 ②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的免疫应答,造成损伤或功能障碍;病情转归与自身免疫反应强度密切相关;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③病变组织中有Ig沉积或淋巴细胞浸润。 ④通过血清或淋巴细胞可以被动转移疾病;应用自身抗原或自身抗体可复制出具有相似病理变化的动物模型 12 自身免疫病的防治原则 1) 去除引起免疫耐受异常的因素 2) 抑制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 3) 重建对自身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6 / 8

第十九章:免疫缺陷病

1.免疫缺陷病(IDD):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其他多种原因造成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伤而导致的免疫成分缺失、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病症。 6.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由于免疫系统遗传基因异常或先天性免疫系统

发育障碍而导致免疫功能不全引起的疾病。 7.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IDD):是后天因素造成的、继发于某些疾病或使用药

物后产生的免疫缺陷性疾病。 8. 免疫缺陷病IDD的特点

1) 反复、慢性和难以控制的感染,感染的性质和缺陷类型有关 2) 常伴发自身免疫、超敏反应和炎症性疾病 3) 易发生肿瘤,特别是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4) 多数PIDD有遗传倾向性

9. HIV逃逸免疫攻击的机制:HIV感染机体后,可通过不同机制逃避免疫系统

识别和攻击,以利于病毒在体内长期存活并不断复制。

(1) 表位序列变异与免疫逃逸:HIV抗原表位可频繁发生变异,影响CTL

对其识别并逃避中和抗体

(2) 树突状细胞与免疫逃逸:在适当条件下,DC可直接或间接将病毒颗

粒传递给CD4+T细胞等靶细胞,从而提高病毒感染率并有效保持病毒的传染性。

(3) 潜伏感染与免疫逃逸:HIV感染细胞后,被病毒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

并不表达HIV蛋白,从而有利于HIV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对其的识别和攻击。另外,HIV的使细胞表面CD4和MHC分子表达下降,从而影响CTL识别和攻击HIV感染细胞。

8. HIV感染的整个临床过程分为急性期、潜伏期、症状期和AIDS发病期。 典型AIDS发病期主要出现三大症状: ①机会感染:病原体包括白色念珠菌、卡氏肺囊虫、巨细胞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新型隐球菌及弓形虫等,是AIDS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90%以上);

②恶性肿瘤:常伴Kaposi肉瘤和恶性淋巴瘤,也是常见死因; ③神经系统异常: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AIDS痴呆症等。

第二十章:肿瘤免疫

1. 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或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表达的

抗原物质。

2.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是指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些肿瘤细胞而不

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 3. 肿瘤相关抗原(TAA):是指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组织均可表达的抗原,只是

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增高。

4. 胚胎抗原:是在胚胎分化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在胚胎后期

减少,出生后逐渐消失。但当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而大量表达表达胚胎抗原。

5. 增强抗体:具有促进肿瘤生长作用的抗体被称为增强抗体。其可以干扰特异

性细胞免疫应答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还可使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改变或丧失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

7 / 8

6. 抗原调变:是指由于宿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致使其表面抗原表位减少

或丢失,从而避免杀伤的现象。

第二十一章:移植免疫

1.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是由移植物中同种异型反应性淋巴细胞识别宿

主同种异型组织抗原而发生的一种排斥反应。 2.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是宿主的免疫系统对移植物发动攻击,导致移

植物被排斥,可分为三种类型:超急排斥、急性排斥、慢性排斥。

3. 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的本质是受者免疫系统对供者移植物产生的一种特

异性免疫应答,其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4. T细胞识别同种抗原的机制

直接识别:指受者的同种反应性T细胞直接识别供者APC表面抗原肽-同种异体MHC分子复合物,并产生免疫应答。 速度快、强度大,在急性排斥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间接识别:供者移植物的脱落细胞经受者APC摄取、加工,以供者来源的同种异体抗原{主要是MHC抗原}的抗原肽-受者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受者T细胞,使其识别并分化。 间接途径有赖于受者的APC对同种异型抗原进行加工,其所引起的排斥反应出现较晚,在急性排斥反应中晚期和慢性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5. 能引起强烈排斥反应的移植抗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人类是HLA抗

原,供受者间的HLA型别差异是发生急性移植排斥的主要原因。

第二十三章:免疫学防治

1. 免疫预防主要措施是接种疫苗。 2. 计划免疫(planed immunization):是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

群免疫状况分析,有计划的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预防相应传染病,最终达到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3. 生物应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 BRM):指具有促进或调

节免疫功能的制剂,通常对免疫功能正常者无影响,而对免疫功能异常,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有促进或调节作用。

8 / 8

免疫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未能及时清除抗原,可相继对隐蔽表位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5.人类自身免疫病的易感性与HLA相关HLA-DR3:重症肌无力、SLE系统性红斑狼疮、IDDM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突眼性甲状腺肿HLA-DR4:类风湿性关节炎、寻常性天疱疮、IDDMHLA-B27:强直性脊柱炎、其结合及提呈类似自身抗原的病毒抗原肽的能力较强,在病毒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vvfn9as5u38ccg96pc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