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算法的描述 【学习任务】
1、结合社会生活中的例子,探讨。
2、结合示例分析,提高学习兴趣,深入探究算法描述的方法。 【学习目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了解算法的常见描述方法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算法,能使用计算机语言描述一些简单算法,通过对算法描述的学习,懂得算法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养成清晰描述问题的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难点: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学习方法】
讲授法、示例分析法、问题引导。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环境】自动录播室 【学习过程】 环节 学习流程 设计意图 从视频导入,让学生对算法有一个感性认识。 温故知新:算法的描述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二) 1、出示“算法描述”的定义。 示例 2、出示“算法的常见描述方法” 学习 1、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2、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3、用计算机语言描述算法 活动一: 1、出示两个定义 2、【问题1】智力问题:“农夫带狼、羊、菜过河”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提(一) 1、名句视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导入 2、第1课知识回顾
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示例1-1】请用自然语言来描述“农夫带狼、羊、菜过用了三种方式来解决此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方河”的算法。 法的多样性;结合符号和数学序号,算法更具4、【练习1-2】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有条理性。 5、【练习1-3】请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网站对“用户登录”的 算法 。 活动二: 1、出示个定义 2、学习“常用的流程图符号及其功能” 3、【示例2-1】用流程图来描述“农夫带狼、羊、菜过河”通过三个典型事例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编程的算法。 的三种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4、【示例2-2】水费计算 5、【示例2-3】请用流程图来描述“用户登录的过程” 活动三: 逆向思维,让学生体会1、根据流程图分析一段程序,从而引出“计算机语言”。 流程图在编程中的作用。 2、出示定义 用一图片来展示发展历3、计算机语言发展历程 程,形象直观。 4、利用Scratch这一学习过的简易图形化编程工具编写两通过两个练习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强大的高速段程序。 的处理能力。 我判断我思考: 通过判断题的形式,让1、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通俗易懂,易于被大众所理解?学生找出三种方法的优( )2、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书写繁琐?( ) 点和缺点。 3、自然语言描述的算法能被计算机识别和执行?( ) 4、与自然语言相比,流程图要直观、形象、有条理?( ) 5、流程图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 ) 6、当遇到需要精确控制和大量运算的问题时,你选择“大 脑”,还是“电脑”? 小结: 练习: 加深、巩固 拓展练习: 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和解题思路。
算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它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算法的思想和初步知识,也正在成为普通公民的常识。运用算法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算法学习的根本目的。
作为八年级的初中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参与探究积极性高,对编程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接触和了解,具备一定的编程的经验,而且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
但对于算法和算法描述方法等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还比较模糊,缺乏理解性的认识,并且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抽象思维能力、概念内化能力相对较弱。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已基本完成。
但是这节课跟我预期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内容量有些多,给学生们消化的时间有些短。 第3个活动“编程”中,受到条件的限制,没能让学生自主地设计程序,无法体会到程序调试的“艰辛”与“魅力”。
本课选自青岛版新课标初中信息技术第3册“第1单元算法思想初探”中的“第2课 算法的描述”,这节课讲述了算法的描述方法,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算法思想应该是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之一。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算法描述的感性认识及理性认识,引导学生体验算法描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强化学生对算法描述的内化体验,为学生可持续学习信息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1、使用流程图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容易理解,在流程图中,表示条件判断的图形是( B )。
A、矩形框 B、菱形框 C、圆形框 D、椭圆形框 2、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程中,不包括( A )。 A、自然语言 B、机器语言 C、汇编语言 D、高级语言
3、医务室现有一瓶碘伏、一瓶酒精,怎样在不混合的情况下,把两个瓶子内的液体互换?
1)请用自然语言描述两种液体互换的算法。2)以下是算法流程图,请补充完整。
4、抗生素皮试,医生给病人注射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之前,必须要做皮试。15分钟后看皮试结果,皮试合格才能注射,否则不能注射。请你根据流程符号相关功能,尝试完善下列算法流程图。
这节课的内容是算法的重点之处,也是编程的基础,感觉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太多,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有限而且更具有层次性。 优点:
1、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是用了一句名言,营造了一个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2、注重挖掘和整合本地教育资源,让学生关注生活。本节课我都尽量列举生活和学习中的例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自己的切身体会。无论是问题的设计还是情景的创设,
我都是先考虑让学生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入手。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 3、在本节课中,我注意根据学生实际开发学习资源,并通过引导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问题的探究、解决等整个教学过程,既训练了学生搜集处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足之处:
在讲课中,教师是主导,但是学生的主休作用没有得以充分的发挥。 教学环节衔接应再仔细推敲,语言表达要再精炼简洁。 还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算法的常见描述方法; 2、 认知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3、 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算法,能使用计算机语言描述一些简
单的算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描述算法的优缺点;
2、掌握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计算机语言描述简单的算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以历史中名句引入算法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对算法的描述,体验描述算法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养成清晰描述问题的习惯。
初中信息技术_第2课算法的描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