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专题十一 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
考纲展示 命题探究
考点一 盐类水解
1 概念
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 实质
?弱酸的阴离子→结合H???
?→ 盐电离―→?-―??弱碱的阳离子→结合OH??
+
+
-
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c???cHH
++
≠cOH=cOH
--
―→溶液呈碱性或酸性―→溶液呈中性
3 特点
4 表示方法(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1)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在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时要用“例外)。不把产物(如NH3·H2O、H2CO3)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如Cu(N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ONH4Cl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2O
+
2+
”号
连接。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或“↑”表示水解产物(双水解
Cu(OH)2+2H。
+
+
NH3·H2O+H。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如Na2CO3水解反应
a
a
的离子方程式为CO3+H2OFe+3H2O
3+
+
2-
HCO3+OH、HCO3+H2O
---
H2CO3+OH。
3+
-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可用一步表示,如:FeCl3溶液中,Fe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Fe(OH)3+3H。
3+
-
(4)水解分别是弱酸和弱碱的离子组,由于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表示,如NaHCO3与AlCl3混合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HCO3===Al(OH)3↓+3CO2↑。
5 影响因素 (1)内因(本质)
弱酸根离子、弱碱阳离子对应的酸、碱越弱,就越易发生水解。
决定
如酸性:CH3COOH>H2CO3>HCO――→相同浓度的Na2CO3、NaHCO3、CH3COONa溶液的pH大小
-
3
关系为Na2CO3>NaHCO3>CH3COONa。
(2)外因
a
a
如CH3COONa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CH3COO+H2O对CH3COONa水解平衡的影响如下表:
改变条件 升温 加NaOH 加水 加少量FeCl3固体 加Na2CO3 移动方向 右移 左移 右移 右移 左移 c(OH)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
CH3COOH+OH,当改变下列条件时,
pH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水解程度 -
学霸巧学卡 对“盐类水解”的深度剖析 (1)盐类发生水解后,其水溶液往往显酸性或碱性。但也有特殊情况,如弱酸弱碱盐CH3COONH4水解后,其水溶液近似于中性。
(2)有些盐溶液虽然显酸性,但不一定发生水解。如NaHSO4溶液显酸性,是由于NaHSO4
发生电离产生H,即NaHSO4===Na+H+SO4。因此判断一种盐是否发生水解,要分析其在水中发生变化的本质。
(3)(NH4)2CO3溶液和NH4HCO3溶液显碱性,虽然都能发生双水解,但是双水解不能趋于完全,所以NH4和CO3、NH4和HCO3在溶液中仍可大量共存。
1.思维辨析
(1)能水解的正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其水溶液都呈酸性或碱性。( ) (2)NaHS溶液的水解方程式:HS+H2O
-
+
2-
+
-
+
+
+
2-
S+H3O。( )
2-+
(3)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溶液和NaClO溶液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已知
KHCN (4)在水溶液中AlO2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是因为两者能互相促进水解。( ) (5)金属焊接用NH4Cl溶液除锈。( ) (6)盛放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 答案 (1)× (2)× (3)√ (4)× (5)√ (6)√ 2.有四种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都由一价阳离子A和B及一价阴离子X和Y组成的盐溶液。据测定常温下AX和BY溶液的pH=7,AY溶液的pH>7,BX溶液的pH<7,由此判断不水解的盐是( ) A.BX C.AY 答案 B 解析 AY溶液的pH>7,说明AY为强碱弱酸盐;BX溶液的pH<7,说明BX为强酸弱碱盐;则AX为强酸强碱盐,不能发生水解,B对。 B.AX D.BY + + - - - - [考法综述] 盐类水解是高考的热点,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盐类水解涉及 面较广,离子浓度关系的判断是考查的热点,同时注重溶液中各种守恒关系的考查,从而使 a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 考点一 盐类水解教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