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断依据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断依据(1)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 ) 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B.天然气的燃烧 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室温下水结成冰 2.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Sm(s)>Sm(l)>Sm(g) B.Sm (l)>Sm(s)>Sm(g) C.Sm(g)>Sm(l)>Sm(s) D.Sm(g)>Sm(s)>Sm (l) 3.下列过程属于熵增加的是 ( ) A.一定条件下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B.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C.散落的火柴的无序排列 D.CO点燃时生成CO2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D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5.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 (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熵增加反应 D.熵增加或者放热反应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无关 B.化学反应的熵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 C.熵值增大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 D.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 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容易发生 D.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8.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其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其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其分解是吸热反应,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9.250℃和1.01×105Pa时,反应 2N2O5(g)=4NO2(g)+O2(g);△H=+56.76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二、填空题、简答

10.科学家根据体系存在着力图使自身能量趋于 和由 变为 的自然现象,提出了互相关联的 判据和 判据,为最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11.由 判据(以焓变为基础)和 判据组合而成的 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12.试解释“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是吸热过程,但却能自发进行。”

1

三、计算题

13..由能量判据(以焓变为基础)(符号为△H,单位为kJ/mol)和熵判据(符号为△S,单位为J·mol-1·K-1)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即体系自由能变化(符号为△G,单位为kJ/mol)将更适合于所有过程的自发性判断。公式为△G=△H-T△S(T指开尔文温度);若△G<0,反应自发进行。电子工业中清洗硅片上的SiO2(s)的反应是:SiO2(s)+4HF(g)==SiF4(g)+2H2O(g)

△H(298.15K)=-94.0kJ·mol-1 △S(298.15K)=-75.8J·mol-1·K-1 设△H和△S不随温度而变化,试求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断依据(2)

一、选择题

1.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一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其中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是 ( )

A.反应进行的方向 B.反应的快慢 C.反应进行的限度 D.反应物的多少 2.已知:C(s)+CO2(g)

2CO(g) △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

向进行的是 ( )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 )

A.判断过程的方向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无关 B.化学反应的熵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 C.熵值增大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 D.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

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6.下列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的是 ( )

A.NaOH+HCl=NaCl+H2O B.NH4Br(s)=NH3(g)+HBr(g) C.2CO+O2=CO2 D.C(s)+H2O(g)=CO(g)+H2(g)

7.已知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s)+ O2(g)= CO2(g) ΔH2= —393.5kJ/mol,C(金刚石、

s)+ O2(g)= CO2(g) ΔH2= —395.4kJ/mol。关于石墨和金刚石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B.金刚石转化石墨成金刚石是自发进行的过程 C.相同质量时,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 D.相同质量时,金刚石比石墨能量低

2

8.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 2X(g)+Y(g)

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2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二、填空题

9.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 增大,这个原理也叫做 原理。在用来判断过程的方向时,就称为 判据。不难理解,即使是同一物质,应该存在着 时的熵值最大, 时次之, 时最小的这样一种普遍规律。 三、计算题

10.在298 K时,下列反应的ΔH依次为:

C2H5OH(l) +3O2(g)→2CO2(g) + 3H2O(l);△H1 = -1366.8 kJ. mol—1 C(石墨) + O2(g) → CO2(g); △H2 = -393.5 kJ. mol—1

H2(g) + 1/2O2(g) →H2O(l); △H3 = -285.8kJ. mol—1

乙醇(C2H5OH)、氢气、石墨和氧气的熵值分别为:161.0、130.6、5.74、205.3 J·mol—1·K—1,则298K时,由单质生成1 mol乙醇的ΔH、ΔS及ΔH-TΔS分别为多少?

1化学平衡状态

一、选择题

1.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 ( ) A.可逆反应

B.任何反应

C部分反应

D.气体反应

14

2.14C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14CO2+C粒有

2CO,达到化学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C的微

A .14CO2 B.14CO2,14CO C.14CO2,14CO,14C D.14CO 3.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4.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5.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

(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3

6.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已经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中SO2、O2、SO3共存 B.容器中SO2和SO3的浓度相同

C.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为2:1:2 D.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7.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

B+3C在下列4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A.正反应速度 v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B=2 mol/(L·min) B.正反应速度 v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C=2 mol/(L·min) C.正反应速度 v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B=1.5 mol/(L·min) D.正反应速度 v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C=1.5mol/(L·min) 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X2(气) + Y2(气)

2Z(气), 已知 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L,

0.3 mol/L, 0.2 mol/L, 在一定的条件下,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 Z为0.3 mol/L B. Y2 为0.35 mol/L C. X2 为0.2 mol/L D. Z为 0.4 mol/L

9.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 + 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 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l : 2 : 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1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 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 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11.可逆反应2NO2

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C(g)+D(g)

①单位时问内生成n mo1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2.在容积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充入X、Y各2mol,发生可逆反应X(g)+2Y(g)

2Z(g),并达平衡,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

系如图。则Y的平衡浓度的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S指对应区域的面积)

A.2-Saob B.2-Sbod C.1-Saob D.1-Sbod

二、填空题

1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举例反应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

mA(g)+nB(g) pC(g)+qD(g) 平衡是否建立 4

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④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一定(m+n和p+q的关系不定) 正、逆反应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A同时生成m molA 速率的关系 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B同时生成p molC ③vA:vB:vC:vD=m:n:p:q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 molB,同时消耗q molD 压强 ①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②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 混合气的①Mr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 ②Mr一定,但m+n=p+q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体系温度一定时 Mr 温度 体系的密度 密度一定 三、计算题

14.某温度时,将1molNO2分解:2NO2

2NO+O2,并达到平衡,此时NO?的体积分数为40%,求:

(1)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2)平衡时NO2、O2的体积分数。

化学平衡常数

一、选择题

1.对于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正确的是

A.K=[c(C)·c(H2O)]/ [c(CO)·c(H2)] B.K= [c(CO)·c(H2)]/ [c(C)·c(H2O)]

C.K=[c(H2O)]/ [c(CO)·c(H2)] D.K=[c(CO)·c(H2)/ [c(H2O)]]

2.关于平衡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平衡常数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平衡常数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平衡常数随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D.使用催化剂能使平衡常数增大

3.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平常常数大说明 ( ) A.反应物平衡浓度较大 B. 反应物平衡浓度较小 C.生成物平衡浓度较大 D. 生成物平衡浓度较小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推断任意反应进行的程度 B. K值越大,反应的转化率越小

C. K值越大,反应的转化率越大 D.温度越高,K值越大

5.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其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B. 其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C.其分解是吸热反应,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B.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C. 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

5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断依据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断依据(1)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天然气的燃烧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D.室温下水结成冰2.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on23081fu8wrp7230mk0mq5e7eb5x017x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