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定了表3.0.7中的单向拉伸残余变形指标,Ⅰ级接头允许在同一构件截面中100%连接、μ0限值最严,Ⅱ、Ⅲ级接头由于采用50%接头百分率,故限值可适当放松。

表3.0.7注2:当频遇荷载组合下,构建中钢筋应力明显高于0.6fyk时,设计部门可对单向拉伸残余变形μ0

的加载峰值提出调整要求。由于各类工程结构荷载变异较大,本条注为设计部门按照结构的特殊荷载情况提供了灵活处理的余地。

高应力与大形变套件下的反复拉压试验是对应于风荷载、小地震和强地震时钢筋接头的受力情况提出了检验要求。在风荷载或小地震下,钢筋尚未屈服,应能承受20次以上高应力反复拉压,并满足强度和形变要求。在接近或超过设防烈度时,钢筋通常都进入塑性阶段并产生较大塑性变形,从而能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因此要求钢筋接头在承受2倍和5倍于钢筋屈服应变的大变形情况下,经受4-8次反复拉压,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这里所指的钢筋屈服应变是指与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相对应的应变值,对国产HRB335级钢筋,可取εyk=0.00168,对国产HRB400级和HRB500级钢筋,可分别取εyk=0.00200和εyk=0.00250.

3.0.8接头的疲劳性能是选择性试验项目,只有当接头用于直接承受动载结构构件(如铁路桥梁)时,才需要检验其疲劳性能。由于直接受动力荷载结构的荷载特性有很大的不同,钢筋应力变化范围较大,原规程规定的参数不能适应各类结构的工况,本规程中明确规定,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应根据钢筋应力变化幅度,由设计单位提出接头的抗疲劳性能要求。

当设计无专门要求时,接头的疲劳应力幅限值应不小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中表4.2.5-1普通钢筋疲劳应力幅限值的80%。部分直螺纹钢筋接头试件个套筒挤压钢筋接头试件的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制作良好的钢筋接卸接头的抗疲劳性能优于闪光对焊钢筋接头的疲劳性能。

因此,本章中取消了原JGJ 107中第3.0.9条有关低温试验的条款,因此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试验资料很少,制定本条款的技术条件尚不够成熟,但不排除设计部门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和接头类型提出低温试验要求。

4接头的应用

4.0.1接头的分级为结构设计人员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及接头的应用场合选用不同等级接头提出了条件。本规程根据国内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新成果以及国外钢筋接卸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向规定了一个最高质量等级的Ⅰ级接头。当有必要时,这类接头允许在结构中除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外的任何部位使用,

16

且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这条规定未解决某些特殊场合需要在同一截面实施100%钢筋连接创造了条件,如底下连续墙与水平钢筋的连接;滑膜或提模施工中垂直构件与水平钢筋的连接;装配式结构接头处的钢筋连接;钢筋笼的对接;分段施工或新旧结构连接处的钢筋连接等。

提高接头质量等级,放松接头使用部位和接头百分率的限制是近年来国际上钢筋连接技术的一种趋向。例如,美国统一建筑法规UBC-97对新增设的Ⅱ型接头(接近我国Ⅰ级接头强度),允许在结构中任何部位包括框架梁、柱塑性铰区使用,且接头百分率不受限制;德国和日的有关规定规范也有类似规定。本规程中的Ⅰ级和Ⅱ级接头均属于高质量接头,在结构中的使用部位均不受限制,但允许的接头百分率有差异。通常情况下应鼓励在工程设计中尽可能选用Ⅱ级接头并控制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这比先用Ⅰ级接头和100%接头百分率更加合理。

4.0.2 本条规定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比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要求有所放松,由“应”改为了“宜”。这是因为机械连接中连接件的截面较大,一般比钢筋截面积大10%-30%或以上,局部锈蚀对连接的影响不如对钢筋锈蚀敏感。此外由于连接件保护层厚度是局部问题,要求过严会影响全部受力主筋的间距和保护层厚度,在经济上、实用上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故适当放宽,必要时也可对连接件进行防锈处理。

4.0.3 本条给出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和接头连接区段长度为35d的规定。接头百分率关系到结构的安全、经济和方便施工。规程综合考虑了上述三项因素,在国内钢筋机械接头质量普遍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放宽了接头使用部位和接头百分率限制,从而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既方便了施工又可取的一定的经济效益,尤其对某些特殊场合解决在同一截面100%钢筋连接创造了条件。根据本条规定,只要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Ⅱ级接头可以在抗震结构中任何部位使用。因此,正如第4.0.1条条文说明所述,即使重要建筑,一般情况下选用Ⅱ级接头就可以了。接头等级的选用并非愈高愈好,盲目提高接头等级容易给施工和验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0.4本条规定对于有经验的工程师,可以根据具有钢筋接头的构件试验结果,调整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应用范围。

5 接头的型式检验

5.0.1 本条指出了接头型式检验的应用场合。其主要作用是对各类接头按性能分级。经型式检验确定其等级后,工地现场只需进行现场检验;本规程在本条中增加了型式检验有效期的规定;取消“质量监督部门提出专门

17

的要求”的规定,是为了减少质检部门不必要的随意增加型式检验的要求,但并不排斥当接头质量有严重问题,其原因不明,对定型检验结论有重大怀疑时,上级主管部门或质检部门可以提出重新进行型式检验要求。

5.0.2 考虑到国产钢筋延性较好,在达到强度要求后,接头试件通常已有较大延性;为简化检验验收规则,取消了原规程中接头试件强度与钢筋实际强度进行对比的要求。

5.0.3 由于型式检验比较复杂和昂贵,对各类钢筋接头只要求对标准型接头进行型式检验;

此外,相同类型的直螺纹接头或锥螺纹接头用于连接不用强度级别(HRB500、HRB400、HRB335)的钢筋时,可以选择其中较高强度级别(如HRB500)的钢筋进行接头试件的型式检验;在连接套筒尺寸、材料、内螺纹以及现场丝头加工工艺均不变的情况下,HRB500级钢筋接头的型式检验报告可以兼作HRB400、HRB335级钢筋的同类型、同等级接头的型式检验报告使用,反之则不允许。

钢筋母材强度试验用来判别接头试件用钢筋的母材性能和钢筋牌号。

5.0.4 为使型式检验结果更好地反映现场钢筋接头试件性能,规定接头试件必须由检验单位或在其监督下由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按规定拧紧扭矩装配后进行检验,并确保试件未经过顶拉,因为预拉可消除大部分残余变形。严格执行本规定可杜绝个别送样单位弄虚作假,例如将试件进行预拉后再送样检验。

5.0.5 本条规定型式检验应按附录A接头试件的试验方法中A.1型式检验试验方法进行。附录A.1增加了接头试件变形测量的仪表布置规定,修改了有关接头试件最大力总伸长率Asgt的测量方法。

接头的强度要求时强制性条款,型式检验的强度合格条件是每个试件均应满足表3.0.5的规定;接头试件的总伸长率和残余变形测量值比较分散,用3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检验评定依据。

6 施工现场接头的加工与安装

本章是新增加的一章。本章规定了各类钢筋接头在施工现场加工与安装时应遵守的质量要求。钢筋接头作为产品有其特殊性,除连接套筒(接头的部件之一)在工厂生产外,钢筋丝头则大都是在施工现场加工,钢筋接头的质量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施工现场接头的加工与安装。《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经过本次修订并增加本章后,可使各类钢筋机械接头施工现场的加工与安装有章可循。本章各条款是在总结多年来国内钢筋机械连接现场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最重要的质量控制要求;制定本章各条款时尽可能简化了接头的外观检验要求,这是考虑到以下几点:

18

1.接头外观与接头性能无确定的可量化的内在联系,具体检验指标难以科学地制定; 2.各生产厂的产品外观不一致,难以规定统一要求;

3.现场接头数量成千上万,要求土建单位的质检部门进行机械产品的外观检验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争议和误判;

4.将外观检验内容列入各企业标准进行自控较为妥当;

5.修订版在现场工艺检验中增加残余变形检验要求,将大大促进产品供应单位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和自律; 6.国际相关标准均没有接头的外观检验要求。

6.1 接头的加工

6.1.1 丝头加工工人经专业技术培训后上岗以及人员相对稳定是钢筋接头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接头的工艺检验时检验施工现场的进场钢筋与接头加工工艺适应性的重要步骤,应在工艺检验合格后再开始加工,防止盲目大量加工造成损失。

6.1.2 本条所述的直螺纹钢筋接头包括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直接滚轧直螺纹钢筋接头。

直螺纹钢筋接头的加工:

1.直螺纹钢筋接头的加工应保持丝头端面的基本平整,使安装扭矩能有效形成丝头的相互对顶力,消除或减少钢筋受拉时因螺纹间隙造成的变形,强调直螺纹钢筋接头应切平或镦平后再加工螺纹,是为了避免因丝头端面不平造成接触端面间相互卡位而消耗大部分拧紧扭矩和减少螺纹有效扣数

2.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有时会在钢筋镦粗段产生沿钢筋轴线方向的表面裂纹,国内外试验均表明,这类裂纹不影响接头性能,本规程允许出现这类裂纹,但横向裂纹则是不允许的;

3.钢筋丝头的加工长度应为正公差,保证丝头在套筒内可相互顶紧,以减少残余变形;

4.螺纹量规检验是施工现场控制丝头加工尺寸和螺纹质量的重要工序,产品供应商应提供合格的螺纹量规,对加工丝头进行质量控制是负责丝头加工单位的责任。

6.1.3 锥螺纹钢筋接头的加工:

1 锥螺纹钢筋接头在套筒中央不允许钢筋丝头相互接触而应保持一定间隙,因此对钢筋端面的平整度要求

19

并不高,仅对个别端部严重不平的钢筋需要切平后制作螺纹,因此仅提出不得弯曲的要求;

2 为确保锥螺纹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不致相互顶紧而影响接头的强度或变形,丝头长度应为负公差; 3 专用锥螺纹量规检验是控制锥螺纹锥度和螺纹长度的重要工序。

6.2 接头的安装

6.2.1 直螺纹钢筋接头的安装:

1 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应相互顶紧,这是减少接头残余变形的最有效的措施,是保证直螺纹钢筋接头安装质量的重要环节;规定外露螺纹不超过2p 是防止丝头没有完全拧人套筒的辅助性检查手段;

2 表6.2.1是规定的最小拧紧扭矩值,是为减少接头残余变形而提出的,拧紧扭矩对直螺纹钢筋接头的强度影响不大;

3 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扭矩扳子检定规程》 JJG 707 - 2003 扭矩扳子准确度分为10 级,5 级准确度的示值相对误差和示值重复性均为5 % , 10级准确度分别为10 %。 6.2.2 锥螺纹钢筋接头的安装:

1 锥螺纹钢筋接头安装时容易产生连接套筒与钢筋不相匹配的误接;

2 锥螺纹钢筋接头的安装拧紧扭矩对接头强度的影响较大,过大或过小的拧紧扭矩都是不可取的,锥螺纹钢筋接头对扭力扳手的准确度要求较高。 6.2.3 套筒挤压钢筋接头的安装:

1 套筒挤压接头依靠套筒与钢筋表面的机械咬合和摩擦力传递拉力或压力,钢筋表面的杂物或严重锈蚀均对接头强度有不利影响;

2 钢筋端部弯曲会影响接头成型后钢筋的平直度,遇有钢筋端部弯曲的应调直后再连接;

3 确保钢筋插入套筒的长度是挤压接头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由于事后不便检查,故应事先作出标记; 4 挤压过程中套筒会伸长,从两端开始挤压会加大挤压后套筒中央的间隙; 5 挤压后的套筒无论出现纵向或横向裂纹均是不允许的。

7 施工现场接头的检验与验收

20

JGJ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定了表3.0.7中的单向拉伸残余变形指标,Ⅰ级接头允许在同一构件截面中100%连接、μ0限值最严,Ⅱ、Ⅲ级接头由于采用50%接头百分率,故限值可适当放松。表3.0.7注2:当频遇荷载组合下,构建中钢筋应力明显高于0.6fyk时,设计部门可对单向拉伸残余变形μ0的加载峰值提出调整要求。由于各类工程结构荷载变异较大,本条注为设计部门按照结构的特殊荷载情况提供了灵活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n6xh9hgqk4ddq3430jm4g4gh0kze500yj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